国务院半月内两推商业健康险深度参与医疗活动,助力医改。《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获悉,相关部委正在研究新医改思路,寄望于医疗保险发挥主力作用。
“目前尚在征求意见。要走向市场化的医改道路、以医疗保险作为改革方向。要理顺财政资金的补偿机制,要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消息人士说。
8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大力开发各类医疗、疾病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并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
8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助力医改、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会议确定,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入竞争机制,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服务。鼓励医疗机构成为商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降低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
分析人士称,“政府+市场”将是今后数年甚至十年内,国家重点推动的医改思路。
据悉,2013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已超过1121.67亿元。未来十年的保费收入有望达到1.8万亿元,年增长率在28%至37%之间。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占比从年初的7.3%提升至11.4%,达到历史新高。目前包括人保健康、昆仑健康、和谐健康、平安健康等在内的保险公司推出的健康保险产品达到上千种,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等。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王祖继日前透露,保险业这几年经办了26个省、260个统筹地区的大病保险服务,受益人群达到4.7亿,保障水平平均提高10到15个百分点,大病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让商业医保公司深度参与医改缘于高层对目前医改的进展不太满意。
卫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各级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持续加大,2009至2013年累计达到30682亿元,大型公立医院近年来的规模扩张纪录不断被刷新。但加大财政对医改投入的同时,2009年医改以来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卫计委6月5日下发紧急通知指出,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部分医院单位规模过大,存在追求床位规模、竞相购置大型设备等粗放式发展的问题,提高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挤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非公立医院的发展空间。
“财政就这点钱,医疗上花太多其他领域怎么办,大包大揽肯定不行。”上述消息人士指出,目前财政收支压力日趋加大,以财政资金作为杠杆、撬动市场化力量是未来财政资金发挥作用的方向。医改的市场化道路就是让医疗保险发挥更大作用,除了基本医疗保险之外,还将更多依靠商业保险公司参与。
“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是让公立医院拥有自主权、有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医院是医疗服务的提供方,保险公司则代表患者、代表医疗服务的需求方,保险公司的角色将不仅仅是提供资金,而会全程代表患者与医院沟通交涉,制定牵制医院行为的流程和准则,为患者节约费用,利用其专业知识全程参与资金运作,更好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他说。
据悉,医改是全球性的难题,世界各国目前总结了两种模式:一是英国模式,政府办公立医院,支出全部来自财政收入,政府大包大揽;另一条路是包括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在内的医疗保险模式,美国、德国、日本、台湾地区等都采用此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