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五个层面发力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等改革;国企改革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产能过剩、库存过大、成本过高,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难以有效衔接。这些矛盾和问题既与政府过多介入微观经济活动有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还与企业和社会活力不足有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有序推进,已经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12月,中央政治局分析研究经济工作时指出,2017年要召开党的十九大,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因此,我们要统筹考虑、综合施策,将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多个层面协同发力,克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实现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一、从政府层面发力,深化简政放权等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简政放权等改革传承了“居敬行简”的传统文化思想,与当代中国实践紧密结合,既是新时代的制度创新,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当前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一些束缚企业和市场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需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自我革命,继续深化简政放权等改革

  放权于市场,还权于企业,进一步加大放的力度。政府干预过多,管得过死,就会导致企业活力不足。放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制胜法宝。要厘清市场和政府边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为企业松绑减负,为促进民间投资创造良好制度环境。着力解决监管缺位、越位、错位并存的矛盾,提升监管能力水平。政府监管是解决“市场失灵”的必然选择。政府监管不仅要管住,更要管好。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行政许可权集中改革带动监管体制创新,探索综合监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监管方式,以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多元监管格局。以便利群众、企业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政府服务。为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也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政府服务不仅是责任,也是生产力。要继续办好政务服务中心,简化流程,缩短时限,规范服务。借鉴电子商务“O2O”模式,抓好“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互联网和实体大厅融合,构建“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从市场层面发力,进一步深化要素价格等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要素价格决定着供求关系。因此,要素价格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逐步加强,但仍有不少阻碍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扭曲了价格信号,要素价格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已成为制约经济体制改革的突出矛盾。需要理顺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清除市场壁垒,健全完善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要素价格体系,以要素价格改革为引领,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着力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以农产品价格改革带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深化玉米价格改革,推进大豆、小麦价格改革。推进水、电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资源产权制度,能够由市场配置的资源,价格由市场决定,不能完全由市场机制决定的,要加强社会性管制。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税率、补贴也是引导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要通过更加简洁、合理的税收信号调节市场,比如减少各类补贴,改为降税减费等。推进金融改革。扩大金融业对内准入和对外开放,完善金融价格体系,完善利率、汇率市场形成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承包权“三权分置”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产权保护,发展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确保创新能够驱动发展。

  三、从企业层面发力,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激发企业活力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必须落实在企业层面。改革能否取得实效,结构调整、动能转换、转型升级能否实现,关键在于企业这个基础。要尊重规律,更多依靠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三去一降一补”,把深化国企改革与推动民企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不同所有制企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大环境。

  国企改革重点是在两个领域取得大突破。一是在产能过剩行业取得突破。煤炭、钢铁等行业,是去产能的重要对象,这些领域的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任务。对于经济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当前改革的重点是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进去产能,积极稳妥、分类施策处置“僵尸企业”,着力解决富余人员的分离和再就业。二是在自然垄断性行业取得突破。石油、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对于降低下游产业及其他产业的成本有决定性作用,对于营造有利于各类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提升整体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改革的重点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建立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

  民营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激发民企活力。一是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民企进入竞争性领域,确保“非禁即入”政策落实落地,破除各种影响民企进入的隐性障碍。二是加大服务支持力度。着力解决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减税降费并举,切实降低实体企业成本。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力。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提振民间投资活力。三是切实加大去杠杆力度。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抑制资产价格泡沫,通过债转股等市场化方式,大力推动企业债务重组,降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四是努力推动企业去库存。房地产市场是去库存的攻坚领域,尽管调控多年,但成效不彰,长期积累的矛盾问题已经逼近临界点,必须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

  四、从社会层面发力,通过实施“双创”“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行动,提高社会创造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需要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力量,也需要凝聚社会共识,聚集社会力量,合力打赢这场新时期的攻坚战。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就能汇聚成发展的强大动能。

  推动“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经济社会每个环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创新引领。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实践表明,我们依靠过去的老办法推动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已经无法奏效。唯有创新,才能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企业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关键少数”。企业家对寻求新技术和新产品、创造新模式有天然的动力,他们是创新创业的主体,是市场经济最稀缺的资源。只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大显身手,改革才能更好更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工匠精神。我国优质高端产品不足,“技不如人”是一方面,工匠精神缺乏也是重要因素。弘扬工匠精神,就可避免急功近利、轻浅浮躁,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供给结构。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全社会倡导三种精神,让创新精神融入每个社会细胞,让企业家精神遍地开花,让工匠精神结出硕果。

  推动“双创”“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深度融合。双创和“互联网+”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者与《中国制造2025》有机结合,就能迸发出强大动能。“双创”与“互联网+”催生新经济。滴滴、创客工场、摩拜单车等新经济形态蓬勃发展,电子商务领域不断壮大,网上零售持续高速增长,正是得益于“双创”与“互联网+”的发展。“双创”和“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海尔、荣事达、沈阳机床厂等企业,大力实施“双创”,依靠“互联网+”,创新机制与模式,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生机。新经济中蕴含着老经济,老经济中创造出新经济。“双创”与“互联网+”广泛渗透于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与《中国制造2025》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源于大众万众,归于各行各业,三者有机融合,就能不断孕育催生新经济,改造提升传统经济,持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五、从区域层面发力,“三个支撑带”全面发力,增强整体性协调性

  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的自由流动,有效化解资源配置集中于东部、大城市的结构性矛盾,提高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拓展企业、产业的发展空间。要内外结合,以“一带一路”为统领,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我国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通过区域协同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外方面:要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积极成果,获得了沿线国家的强烈共鸣,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要大力推动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如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倡议、欧洲的“容克计划”、印度的“季风计划”、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新经济计划、韩国的“欧亚倡议”等。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试点。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扩大试验区范围,丰富试点任务,探索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及时总结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的经验,向全国推广,充分释放改革红利。重构全球贸易投资规则,做好“建设性参与者”,扛起自由贸易大旗,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加快推动多双边区域经贸谈判进程,继续争当全球化的重要受益者,延长战略机遇期,在国际规则重塑中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促高难度改革

  对内方面: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长江经济带引领作用,以东部地区为龙头,横向带动中西部省市发展,将东中西三大板块连接起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分工协作,形成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区域格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形成以京津为中心、辐射带动环渤海和北方地区的城市群,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通过“四大板块”与“三个支撑带”的战略组合,优化区域结构,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结构性问题,推进区域间开放和国内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打破省际无形障碍,降低区域间交易成本,提升统一市场效率。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我们要继续深化简政放权等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实质性推进国企改革,增强民企活力,大力实施“双创”“互联网+”等行动,打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牌,五个层面共同发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责任编辑:谢 庆

  [作者简介] 马海龙,国家行政学院发展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结构性  结构性词条  发力  发力词条  供给  供给词条  层面  层面词条  改革  改革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