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加强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中,“多元”是指中华民族是由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组成;“一体”是指这56个民族是统一在一个国家内。所以,在我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同一性;中华民族是与中国这一概念相关联的“国族”,即涵盖整个国家的属于国家层面的“国家民族”。

  在我们的民族政策、措施和宣传中,除了凸显与强调中华民族内各民族之间的多样性、差异性、区别性,还应该加强对中华民族作为整个国家的国族的一体性、共同性认知的强调。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中华民族在共同文化之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养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巩固、稳定和融合,也有利于防止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的滋生和蔓延。

  近年来,我在民族理论上做过一些思考,认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独特性和各民族文化的丰富性与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可以在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具有同一性的理论框架下得到辩证统一。

  “中华民族”一词虽然出现在近代,但中华民族开始形成却可以上溯到秦汉时期。自秦汉以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的常态,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也是至少从秦汉开始已处于正在形成之中。从秦汉到清朝,中华民族的形成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中国一直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进入清朝以后,从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具有同一性的视野看,即已基本上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华民族

  基于上述理论认识,在民族学研究和宣传中,要在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具有同一性的前提下,研究各民族文化的特性;要把对各少数民族文化丰富性的研究与把它和国家文化的关联性研究结合起来。

  还应设立“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同一性研究”这样的国家级重大项目课题,以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强调国家结构稳定与民族凝聚是一个统一体,强调中华民族与中国具有一体两面的关系。国家统一是由统一的国家结构、统一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的经济和交通等多方面的联系构成的。因此,维护国家统一与维护民族团结也是一体两面。从民族的国家形态结构上看,中华民族是由从秦汉开始的以郡县制为机制的统一的国家结构造就的;她以统一国家为框架,是一个与统一国家互为表里的全中国的国族。中国历史是这样发展的,中华民族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在“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具有同一性”这一理论框架下,我们可以把一些民族问题转化为地域问题,把一些民族优惠政策改变为民族地区的地域优惠政策,使得居住在某一民族地区内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族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各种优惠政策。这样,有利于各民族地区保持民族成分多样性的结构,从而通过各地各民族的互化(相互影响、相互变化)而使中华民族的发展得到新的升华。

  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具有同一性的理论认知也应体现在民族地区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应用上。从国家和民族发展战略上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少数民族地区继续从事双语教育的同时,加强作为国语的汉语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教育,也属于关乎中华民族是否具有稳固的内在联系的大问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加强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凝聚力  凝聚力词条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词条  认同  认同词条  加强  加强词条  国家  国家词条  
改革史话

 我国历史上的选贤制度

    选贤与能”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通“举”,“选贤与能”亦作“选贤举能”,即选举贤能之...(展开)

改革史话

 任法与任吏相统一

 任法与任吏相统一的王朝多为盛世  善法与良吏相结合,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一条成熟的治国之策。任法与任吏相统一的王朝多为盛世,如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既有良法也有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