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每年4月上旬这将近10天左右都是阴风怒吼,天气极其反常,阴冷无比,感觉妖魔鬼怪横行似的,这篇读书笔记正好用希特勒这个“大魔头”的自传来以毒攻毒、以妖镇妖、以魔压魔、以鬼缉鬼、以怪制怪...哈哈哈!】
《我的奋斗》阿道夫·希特勒:
春节假期看到了臭名昭著的希特勒的《我的奋斗》,本着批判的态度看了看,也希望得到如下问题的答案。
希特勒为什么憎恨犹太人?为什么要屠杀犹太人?
这本书作为纳粹的理论基础,到底宣扬了一些什么?
这本书的“赤裸裸”让人震惊。赤裸裸的宣扬雅利安民族就应该统治所谓劣等民族,而劣等民族们因为雅利安的统治会比原来过的更好;赤裸裸说群众都是空脑壳,世界应该由精英和贵族统治而不是什么民主。赤裸裸地说德国日耳曼民族要生存唯一的出路就是对外界提出领土要求,实力即正义没有什么国家应该有固有领土;赤裸裸地宣扬宣传就是操纵...太多赤裸裸。
一、背景
这本书是希特勒因为啤酒馆事件(1923年)而被抓入狱(1924年),此时的希特勒已经是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的首领,但该党还只有2万多名党众,距离希特勒被选为德国总理还有十年时间。此时的整个德国的背景是,一战战败,处在《凡尔赛条约》的重压下。这个条约其实是所有战胜国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罚和削弱。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以及德属新几内亚),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可以说这个条约其实是在肢解德国的领土,经济和军事。整个国家都在屈辱和愤怒中寻找出路。
二、为什么恨犹太人
其实当时整个欧洲都反对犹太人。魏玛共和国的政治家、社民党人、共产党人、犹太人被他们视为叛国者,因为这些所谓的“十一月罪犯”是魏玛政权的既得利益者,也是他们“在背后捅了德国一刀”。这种论调在德国投降后具有广阔市场,因为当时德国已经取得了东线的胜利并和俄国布尔什维克政权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而西线德军仍在法国和比利时境内。但实际上西线德军的春季攻势因给养不足而被迫停止,在批评者眼中这次失败被归罪于后方的罢工,尤其是犹太人。希特勒更是将归罪为一,犹太人。
还有更深一层的宗教原因,可以点击“阅读原文”那里,也可拷贝如下地址用浏览器打开阅读。
三、为什么有号召力
一战后当时的德国非常悲惨。
看看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它割走了德国七分之一的领土,并且是割走了它占有丰富煤铁资源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整个德国经济最发达的莱茵地区实行国际军事共管;1923年又来了一场法国和比利时军队联合武装占领鲁尔工业区的事件;同时德国的铁路、商船、海关关税全部没收;这个条约规定的战争赔款高达1320亿金马克。整个魏玛共和国14年多时间内,前5年是经济危机,后4年是经济危机,中间只过了不到5年的好日子。1923年时德国经济发生了空前绝后的大通胀,一美元兑换4.2万亿马克!德国人能不求变么。
这本书其实有很多破绽。比如其实种族的优秀与否,包括纯洁可以保持种族的优秀,这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犹太人到底是不是德国战败的原因,到底会不会破坏德国社会,也是感情着墨并非数据分析。文中所谓反对马克思主义,其实也没有显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有太多的研究。仅凭希特勒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知半解并可以煽动全德国对其的痛恨?何也?唯一的解释就是理性的民族在重大的灾难面前失去了理智,被屈辱和仇恨占满了头脑。希特勒的所谓理论正好利用了民族情绪。
四、说到做到,预言。为什么英美没有注意到?
不过整本书看下来,着实发现希特勒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此书1924年成书,1933年希上台后,所有政策完全跟这本10年前的书一致。民族政策、国家管理方法,尤其是领土扩张的顺序、对象、国家外交政策。这么重要的事情,当时英美法就没人发现吗?就没人发现这个罪魁祸首的著作研究一下?甚为蹊跷!
五、别有用心的政治总是要发现矛盾,宣扬和凸显矛盾,制造矛盾,利用矛盾。是一些群体与另一些群体的矛盾。小到家族矛盾、帮派矛盾,大到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或国国矛盾。在这个角度上,“群众总是无知”,竟一语成谶。
而矛盾又无处不在,无法被和谐掉的。面对永远存在的矛盾,如何防止矛盾被人利用。看来几个方法:
——只有想法设法让矛盾的双方变为较小的群体,且不可出现一个大的群体处于一个矛盾的一方,也就是矛盾零散化,杂乱化。
——如果一定要出现大的群体之间的矛盾,那么一定要站在矛盾势力较强的一方,代表他们的利益。什么叫势力较强?有时候不是以财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