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极简欧洲史》:浓缩的欧洲

《极简欧洲史》

本书作者是澳大利亚作家约翰·赫斯特,该书以清晰、幽默、发人深省的笔调,杂以活泼的插图,叙述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文明,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冲击与巨大贡献,梳理出欧洲文明所以能改变全世界的各种特质。

这是第8篇读书笔记

欧洲是个混合体,欧洲文明发端之初,组成要素有三: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基督教和日耳曼蛮族的尚武精神。、

三个要素的特点

1:

古希腊罗马文化

古希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尤其是在数理方面的成就使希腊人相信复杂的世界都可用简单的道理来解释,答案应该简单,符合逻辑,能以数学表达。

古希腊时期有三大哲人。苏格拉底,观点是质疑一切,任何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真理是存在的,但你必须耕耘你的心智,才能掌握它。柏拉图认为,我们在世间所见所感只是存在于另个一个崇高灵魂界中的完美形体的影子。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三段论。

希腊文化非常强大,以致后来罗马帝国占领了古希腊,他们也心甘情愿地效仿希腊文化。有一个例子是,精英分子在家说拉丁语也说希腊语,甚至把儿子送到雅典上大学,或者雇个希腊的奴隶在家教小孩。

希腊虽然被罗马占领了,但希腊的智识却保存了下来,这个文化体系称之为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2:

基督教

耶稣把犹太人以“十诫”为代表的道德教训,推而广之,发扬光大,转化成宇宙大爱,而且信仰基督教不必先成为犹太人,这样基督教不仅是犹太人的宗教,更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能够在罗马帝国各个角落开花结果。

3:

日耳曼蛮族

日耳曼民族:爱打仗不爱耕田,宁可流血也不流汗,部落首领为胜利而战,战士为首领而战,靠战争掠夺利益。

三要素的连结

1:

第一个连结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成为基督徒,公开表态支持基督教,于是罗马帝国变成了基督教的天下。

2:

第二个连结

教会俨然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王国,变成了罗马人的教会。

3:

第三个连结

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会将希腊和罗马的智识保存下来了。

4:

第四个连结

日耳曼蛮族支持基督教罗马帝国被日耳曼族瓜分殆尽,日耳曼蛮族目不识丁不能进行有效治理,于是支持罗马教会,蛮族战士接受基督教思想,演变为骑士。

骑士保护弱者,尤其是保护出身贵族的名门淑女,骑士绝迹后,这项传统演变为绅士风度。

在贵族和国王互相争夺财产土地的过程中,形成了“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的观念,这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从私有财产出发,衍生出人权观念,是西方价值的核心。

近代欧洲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凯撒养子奥古斯都),建立了罗马帝国。从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改奉基督教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是欧洲的古典时期。从罗马帝国灭亡到公元15世纪,这是漫长的中世纪。中世纪之后,欧洲到了近代。

在近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浪漫主义,各以不同方式削减了教会的权威。

1:

文艺复兴

罗马基督教会虽然保存了古希腊罗马的学术,但他们的做法是在古希腊罗马典籍中截取自己想要的段落,断章取义甚至歪曲解释,和《圣经》段落编在一起,构筑一套基督教神学。

文艺复兴就是许多学者不再使用古代知识来支持基督教会的神学,而是向往希腊和罗马在创造这些知识时的世界样貌而意图加以比拟,他们想回到过去那个非基督教的时代。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欧洲开启了漫长的世俗化过程。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中世界迥然不同,而是去模仿古希腊的古典风格,古典意味着经典、最优,是无法超越的精彩。比如人体雕塑,古希腊时认为人体是完美的,中世纪认为身体是邪恶的,是罪恶的根源,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认为人的“行动像天使,悟性像神明”。三个阶段的代表作品从裸体到罪恶的赤身裸体,再回归裸体。

2:

宗教改革

天主教认为行善积德是获得救赎的一个过程。路德派中心教义的观点是因信称义,只要相信基督就能得到救赎,认为罗马教廷庞大机制毫无必要,马丁·路德还把《圣经》翻译成德语,人人都能阅读。德意志诸小国也支持马丁路德的新教,借以争夺教会控制的广大土地。

文艺复兴着眼于古希腊和罗马的智识成就,新教的改革者频频回顾罗马教廷承袭罗马习性之前的基督教会。宗教改革带来的信息是:基督教不是罗马人的宗教。

3:

17世纪科学革命

欧洲人用希腊的数学方法,推翻了希腊的宇宙学,认识到古希腊人说的也不全是真理。比如古希腊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在17世纪被推翻了。

4:

启蒙运动

起源于法国,借由理性思考出整个自然体系的运用,并将这种理性精神运用到政府、道德观念、神学和社会改造上,提倡理性、科学、进步。他们相信,一旦理性教育得到普及,迷信和无知将会消弭于无形。

5:

浪漫主义

是德意志针对法国的启蒙运动而发展的,崇尚感受、情绪以及所有强烈的情感。浪漫主义催生了自由解放,也催生了民族主义形态。

民族主义认为,拥有相同文化和语言的民族必须生活在一起,成立自己的政府,如果这个政府不是由自己的民族所组成的,它也不可能是个好政府。

罗马帝国曾经遭受三次大规模入侵

1:

第一次是日耳曼蛮族入侵

公元3世纪到5世纪,日耳曼侵犯罗马帝国,但日耳曼蛮族并没有接管罗马帝国的欲望,他们只是侵略者,不想成为征服者,他们只想分一杯羹,愿意承认罗马帝王的统治。在西欧,日耳曼民族、古罗马基督教熔于一炉。整个英格兰也被日耳曼蛮族占领,之后回归基督教信仰。

2:

第二次是穆斯林入侵

公元7到8世纪,穆斯林侵犯罗马帝国。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基督教紧密联系,穆斯林承认耶稣和耶稣之前的先知们确实是先知,但深信穆罕默德是世上最后一位先知。在伊斯兰世界(中东、北非和西班牙),基督教完全隐没,但希腊的学术被保存下来。一个有趣的场景是:犹太人在信奉伊斯兰教的西班牙地位崇高,时常充当翻译者,一人先用阿拉伯语念出从希腊文转译的文献,接着以西班牙语高声翻译出来,另一人一面听着西班牙语,一面用拉丁文书写下来。

3:

第三次是维京人入侵

公元9和10世纪,维京人不断进袭没有遭受抵抗,主要是因为政府力薄势弱,没有正常的征税体制,无法整合成军,而且维京人驾着小船沿河而上,这些地区恰恰防卫薄弱。

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帝国灭亡。

民主政治

民主意识

希腊的民主源于军队,因为军人是普通人民兼职的,政府作战,需要得到人民的支持和同意。

罗马越有钱的兵权利越大。平民以“拒绝打战”作为威胁,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权利;但罗马共和主体依然是以贵族分子为组成分子的元老院。

共和体制:因为一个王子对女子的罪行,而点然了共和制的革命之火,开启了罗马共和政体。凯撒的养子奥古斯都,继续实行共和体制,而且不把自己称为皇帝,而是称为“第一公民”。

民主国家: 民主国家是希腊人的发明;所有公民共同讨论,这是直接式的民主。但我们应该意识到直接式民主会有很大的坏处,eg:如果实行直接式民主,现在的澳大利亚绝不可能允许其它国家的移民移入,除了英国人。

国王、民主、极权

国王与领主间地位平等: 因为君主高度依赖于拥有土地的重要臣民。

英国:国王与国会冲突。 国王想要增加税收得通过国会,但国会以增加权利为条件。真正引发国王和国会冲突白热化的是,英国在宗教改革后成为新教国家,但国王却信奉天主教。

    

皇帝和教皇

教皇和皇帝都承认对方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他们为了争夺相对权利而斗争。在中欧,由于教皇和皇帝一直硝烟不断,使得很多地方势力崛起,不把他们的君主放在眼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发生在这里。 

语言:从2种到几十种

罗马帝国境内只有2种通用语言:西边是拉丁语,东边为希腊语,以当今的塞尔维亚为界。罗马帝国分裂后,拉丁语演变成多种不同的语言,通称为罗曼语系(又称罗马语系、拉丁语系)。 

拉丁语(以及罗曼语系的徒子徒孙)、希腊语、斯拉夫语和日耳曼语系全部承袭自同一种根源,一种称为印欧语系的语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极简欧洲史》:浓缩的欧洲  欧洲  欧洲词条  浓缩  浓缩词条  
笔记

 第三篇 圣人之道

第九章  功遂身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①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②...(展开)

笔记

 《昆虫记》读书笔记

记得小时候我喜欢在田野中捉小虫子,因为我那时认为它们是我在童年是最重要的玩伴,正是怀揣着这种情感阅读了达尔文的《昆虫记》在这部作品中我领略到了前所未有的昆虫王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