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作者微信公号“爸鼻马迷”】
现在,提高阅读能力成为孩子们未来成长的重要内容。无论校内校外,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大家都把培养孩子阅读能力当作第一要务看待。但是在我看来,孩子阅读时,是否具备经得起考验的基本认读能力,才是真正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基本认读不过关,看不懂字意词意,无法领会文章的主旨,读再多的书也是枉然。
所谓认读能力,我结合个人经历,认为大概饱含了看准字词、读对句读(dou)、阅读连贯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看准字词,除了要提高个人的字词储备量之外,尤其要做到认读仔细。如果你读书的时候不够认真,只图速度和看书数量,那就是标准的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认读不仔细,还可能漏认看错!漏过看错几个无关紧要的词也就罢了,如果错过了关键的字词,轻则贻笑大方养成不认真不谨慎的作风,重则造成严重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1930年的蒋冯阎中原大战,冯玉祥骁勇善战的西北军在河南山东战场已经占据主动,愣是把蒋军的防线从直线打成了直角。结果因为参谋的疏忽,错把“沁阳”读成了“泌阳”!造成部队行军错失数百里,最终功亏一篑。后来,战史学家就经常把冯军的惨败称作“败在一笔上的战争”!
读对句读,既可提高阅读质量,也可感受汉语的莫大魅力。中华文字的魅力源远流长,孩子们现在读白话文就要认真领会标点符号的妙用,感受文章作者的语气和用意,也为中学时期大量接触文言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举个大伙儿都熟知的例子。明代的知名学者徐文长曾经在下雨天拜访朋友,不料朋友生来吝啬,不愿留宿客人,就写了一张内容为“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的便条暗示送客的意思。没想到徐文长巧妙地加了句读,把便条改成了“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一个巧妙的文字游戏把朋友羞臊了一通。可见,是否注重句读,对于准确掌握文章的意境真的非常重要。
阅读连贯,是准确掌握文章作品主旨的基本技能。如果孩子本身的词汇储备量不够,那么很多时候都会一字一认,速度过慢。这种情况一般都发生在低年级孩子的身上,他们读书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甚至有时还要用手指着点着。但是随着年纪的升高,孩子们也就会逐步改善。如果认读不够连贯,读什么作品都是断断续续的,就会割裂文章的连续性完整性,极大地影响整体阅读质量。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如果孩子的阅读不连贯,就会不由自主地低头认字,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影响视力,那读书岂不得不偿失?在这个时候,家长朋友就要切实负起责任,纠正孩子的坐姿,同时也要关心一下孩子是否存在阅读上的短板,及时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聊过了认读能力的构成,那么接下来就要说说,有没有什么具体措施可以让家长们帮助孩子提高认读能力呢?当然有!主要从气氛、心境和体力精力上面下功夫。
首先是气氛。读书是需要气氛烘托映衬的。只要到了孩子阅读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安宁的环境,帮助孩子稳定情绪,迅速进入状态。千万千万不要为了让孩子多看几本书就千方百计地催促甚至逼迫孩子读书。这种方式不仅容易挫伤孩子的阅读积极性,更会人为造成亲代隔阂。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哦!
其次是心境。和做其他事情一样,心境好了,注意力自然提高,那么看书的效率也就相应提高。如果孩子一直在写作业或是因为别的事情耽搁了阅读时间,那就不要强求,最好能改个时间再让孩子阅读。孩子一边煞有介事地读书,一边在心里操心惦记着别的事情,认读就不会准确,即使看懂了也很难记住。
最后是体力精力。和下围棋一样,阅读也同样是一件耗费体力精力的事情。如果长时间看书,或是长时间看同一本书,孩子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厌倦感和疲惫感,头晕眼花,体力不支,从而影响阅读效率。在此,我的建议是,看书要有一定的间歇,适当地休息。此外也可以安排一天内不同时段看几本风格迥异的书,及时调整兴趣点。比如说白天精神好的时候可以看一些知识含量高逻辑性强的书籍,而休息的时候可以看一些轻松读物,也可以保证自己涉猎的知识更全面更广泛。
写下这段文字,既是我自己对女儿阅读习惯的一些小小的建议,也是我个人这么多年学习经验的一些总结,希望能对孩子们的阅读出一点力,起到一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