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三国作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乱世,却是群雄并起,风流人物交接登场。不过和三国没隔多少时间,五胡乱华引发了又一场腥风血雨,汉族人因此被屠杀大半,险些有亡族之险。可是与两晋相比,为何在三国时期,中原内部打的不可开交,却是没有异族乘火打劫、攻入中原的现象出现呢?
在中华历史上,从黄帝时期,便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说法,当然,这都是中原人对于外族的侮辱性称呼。毕竟,并非同类,也就意味着各种摩擦和争端不可避免。之后各个朝代,都存在外族入侵的危险。
汉有匈奴威胁汉王朝近百年,而唐也有吐蕃,突厥等多个外敌虎视眈眈,宋朝时期更是未能拒敌于门外,致使南宋,辽蒙古并立的局面诞生。可见,不论是哪一个朝代,外族的威胁都是中原人共同的心腹大患。在三国时期也是一样,倘若当真有外族大肆入侵,恐怕三国也得合力拒敌。
那么,当时的外族人去哪儿了,难道恰巧在中原动乱的期间,外族也是互相内斗,导致无暇掺和中原人的内战?事实上,自匈奴被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打的“漠南无王庭”之后分为两拨,一半从了汉朝,被汉朝皇帝封王且渐渐和中华民族融合,一半则在汉文帝时被窦宪打败无力回天,远赴西方后,汉王朝的周边外族势力都是老实的很。
可是,匈奴这座巨山存在时,压迫的不仅仅是汉朝的边境,而且也统治着这些民族,在匈奴离开后,这些外族却有了翻身的机会,其中便诞生出一些强势的游牧民族。
当时有一个乌桓国便是诸多外族中的强国,此国诞生由来已久,甚至在匈奴还在时,该国和汉朝一样,抵御着匈奴人的入侵。同为游牧民族,所以两大种族往往是战的不可开交,并且损伤无数,不过,匈奴人走了,乌桓国也因此得以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在汉末,中原的天下大乱,乌桓王也动起了小心思,想要乘火打劫。不过,虽然汉朝已经是无力回天,逐鹿中原的各大军阀势力,实力却都不比乌桓国差多少,而且倘若这个外族闹得厉害了,仗着大义的名号,中原人也得先合力将其击败。
所以,为了取胜当时他们找上了中原的军阀势力张纯,企图狼狈为奸,里应外合拿下中原。倘若他们当真成功了,恐怕张纯未来要么成了乌桓王的傀儡,要么就是得撕裂出大量中原土壤给乌桓王。这群人刚开始倒也是无往不利,先后打下了幽州和冀州。可是,公孙瓒亲率大军,将其打出了中原。之后乌桓王消停了一会后,再次不甘寂寞,企图靠着收留中原的落魄军阀袁绍及其子,远程埋下一个傀儡。
这直接犯了曹操的大忌,既然乌桓王有逐鹿中原的野心,那就必须要为自己的野心付出代价,曹操亲率大军,讨伐乌桓国。当时的刚刚赢了官渡之战,正是实力膨胀之时,一个小小乌桓,敢于挑战其权威,自然是以卵击石。
一年不到,乌桓国被吞并,而张辽在这一次远征中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留名于史册。至于当时的其他外族,则要么是还呈游牧民族的形态,要么就是实力不足,不敢入中原竞争。所以,当时的三国在国内闹得不可开交,却没有外族乘火打劫,大捞一笔。
可是,在晋朝建立又因八王之乱分裂时,此时的中原王朝还没休养生息几年,整个中原实力都是极其孱弱,遇到了五胡乱华的大场面,自然也只能抱头窜逃了,到头来司马氏一族也落得一个被人不耻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