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

连夜赶完读书笔记,月亮与六便士你选哪个,总是残酷的考验着我们的每一个人。在生活中不失去好奇心,有自己喜欢的事做,碎碎念的日子也可以有月亮。

现在的这个社会,地上的六便士成了生活中很多人毫不犹豫的选择。毕竟,活在当下,选择六便士就意味着丰富的物质和稳定的生活。而选择天上的月亮,只有在时过境迁之后或许才能看出它的意义,毫无保障。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前半生,看似说的过去的生活,对他自己来说非常糟糕。他对一切的冷漠,只为追求心中的梦想,不屑于虚伪的人和事。追求梦想不顾一切,对梦想的疯狂执着有点偏门。他不讲求物质上的享受,只追求精神上愉悦,即使把自己身边的人都伤的体无完肤。这一点不是特别赞同。极端自我也极端天才,他享受着人们对他的善意和崇拜所带来的好,却又装着不屑一顾的践踏它们。用抛妻弃子,破坏别人家庭,对自己的孩子“我对他们没有特殊感情”等等这些来反衬他在塔希提岛上失明也在疯狂的作画,,不是特别赞同。

相反我更喜欢斯特罗夫,那个荷兰小个子,更喜欢土著的爱塔,她让我想起陈渠珍《艽野尘梦》里的西原。月亮还是六便士?我想这取决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你自己对自己的要求。真切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或许很难,但是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应该相对容易。有时候总觉得自己一直拿着六便士告诉别人说这是月亮,有点羞愧难当!

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古怪的人,他们做着古怪的事情;也许他们知道,人并不能做他想做的自己,而只能做他不得不做的自己。

而对斯特里克兰,他是例外的那一个。即使是人生看似已固定,即使家庭,都没能阻止他追寻自我的脚步。

小说很明智地以一个作家的身份来描述斯特里克兰的改变,作者讲渴望了解那些与社会迥异的人,小说的讲述风格也充满了强烈的对比。比如斯特里克兰前后人生境况的对比,那名事业如日中天的医生的生活的对比,世人对斯特里克兰前后态度的对比。

一个人会在什么情况下抛弃自己的一切呢,就我所认识的人来说,没遇到过。而主人公更不寻常的是,他突然地抛开了所谓的上流社会生活,以致于不被家庭和社会理解,可以说和那个环境格格不入——有钱有地位的人忙着进行各种百无聊赖的社会宴会。而主人公,会借口去打牌而偷偷自学画画。对于他的离开,所有人都认为是婚外情的私奔。事实上,社会对他的看法就是固化的,他应该按部就班赚钱,结识更多的上流人,找一个情妇。

而我情绪的变化也从最初的不解,慢慢变得理解。斯特里克兰太太说她愿意支持斯特里克兰去作画,其实只是一种托词。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学了两年画,在得知斯特里克兰是因为理想而不是女人离开自己后,她完全转变了态度。也许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斯特里克兰才会如此突兀和决绝地离开。

对比夫妇俩,我们也可以发现,当女方需要作家帮自己去巴黎寻找丈夫时,作家感到她的感情有表演的成分;而斯特里克兰,从不否认自己的不负责任,比较坦诚。我都有点想不到他们为什么走到一起。

而对待自己的理想,斯特里克兰也非常地纯粹,他不在乎自己的天才是否被世人认可,他的评判标准只有自己。在和作家不熟的时候,他甚至都不愿意向其展示自己的画。而事实上,他对自己的画其实是有信心的,从他硬塞给给自己看病的医生一幅画可以看出来。可他没用自己的画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可能他觉得那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那甚至对自己的理想是一种侮辱。而他耗尽大半生的巅峰之作,却被他自己付之一炬。可以说,他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完全不是这个世界对他的评判,他只遵从自己的内心。也许作者的一句话比较能形容他的状态:“虏获斯特里克兰的激情是一种创造美的激情。这种激情让他不得安宁,不停地催促着他。他是个永远在路上的朝圣者,昼夜思慕着某个神圣的地方,而他体内的魔鬼是那么的冷酷无情。有些人非常渴求真理,为了得到它,他们不惜彻底混掉自己的生活。”

而对待女人的态度上,他起初厌恶女人束缚自己,厌恶原配妻子依附自己,厌恶朋友的妻子讨好自己,他对她们都冷酷无情,极力要摆脱爱情的束缚,这大大地有别于我们大多数人。他对自己造成的家庭遭遇不屑一顾,他对自己造成的朋友家庭的悲剧不置可否。不过临终前,他还是有了那么一点温情,当土著妻子不愿抛下他时,他终于软下心肠,说:“只要你高兴,我就留下来,可怜的孩子。”

也许不了解艺术家身上的这种特质,我虽然钦佩主人公对理想那种不顾一切的追随,对大众的不趋从,不追求物质,但是我个人还是无法认可他对子女的抛弃,对朋友的背叛,我觉得他还是过于自我。如果的确有这种才华和志向,他完全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实现,或者不那么损害他人的方式去实现。毕竟也有富兰克林和许多爵士也实现了人生的理想。

1、追随自己想要的生活是需要异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比什么都重要,不要介于世俗的眼光;

2、理想这个东西是跟凡人不相关的;

3、不管什么事情,要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下去;

4、其实没有所谓的成功或者失败,追求自我认同感,做到自己满意就OK;

5、成功与性格没有关系;

6、一定要提高认识的纬度和深度,当你认定一件事情是否正确时,可能他需要时间的考验;

7、一个稳定的社会,必将物价飙升;

8、一定要好好想想当下所做的事情,或者说当下所做的决定,是否值得做,其实有的时候想想什么职业规划,什么理想,什么抱负,那不是一个没有毅力的人考虑的事情,我们凡人还是要把当下的琐碎的事情做好,自我满足,状态也蛮好。

你是想追求月亮,还是追求六便士?

《月亮和六便士》中很明确的给出了答案,斯特里克兰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艺术,抛妻弃子,抛弃了世俗一切的享受,摆脱了一切束缚,包括爱情,成为人们眼中的怪人,但艺术家天才往往离经叛道,只为追求心中的理想天国艺术,又有几人能理解呢?

他到最后,成为麻风病人,双眼失明,为了艺术,而不顾及疾病,只想着他的颜料和画布,只想为了绘画,他完成那幅最终理想画后,宁愿为自己的艺术理想而献身,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之后,情愿一把火付之一炬,也不愿意别人世俗的去理解他。

小说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高更在画展失败身无分文之后他返回塔希提岛。这样,便有了今天广为人知的脱去了文明的衣服,独身一人赤裸裸地置身于伟大的自然之中的高更的传说。病魔和家庭丧女的不幸使他想到自杀,得救后画了一幅传世杰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在书最后,斯特里克兰瞎眼了,为了心中的艺术,狂野的宗教的般的画出了他心中的画作。1897年创作的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凭借岛民厚朴的、天真无邪的形象,以画家那种独特的单纯、粗放、远古、唯美的装饰风语言,对生命和宇宙寻求答案,发出一个理性的、恒古的问天。这幅画的婴儿意指人类诞生,中间摘果是暗示亚当采摘智慧果寓人类生存发展,尔后是老人,整个形象意示人类从生到死的命运,画出人生三部曲。画中其他形象亦都隐喻画家的社会的、宗教的理想,颇具神秘意趣。这幅画是高更全部生命思想及对塔希提生活的印象综合,是他献给自己的墓志铭。

2015年2月8日,高更的一幅油画以3亿美元(1.97亿英镑)成交,创下艺术品最昂贵价格成交纪录。据悉,这幅题为《你何时结婚?》的油画是高更于1892年所作,画中有两名大溪地女子,原由一位瑞士收藏家所拥有。

油画《黄色的基督》,以其平铺的块面、浓重的色彩、大胆的轮廓线以及简约的造型,反映出高更“综合主义”绘画的风格特点。整个画面被前景的人物、十字架的垂直立柱以及顶端的水平横木所支撑。田野、天空及十字架的道道条状的形,与妇女及树木图像圆转起伏的曲线,产生鲜明对比;那平直延展的形,与圆曲封闭的形,形成强烈的对照。所有物象都统一于一种明快而简约的图形中。色彩虽然华丽,却显示出布列顿景色的天然质朴;妇女的形象虽显得优雅,然而其庄稼人的气质却仍是一目了然。

只有理解了高更这个原型,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书中斯特里克兰的种种荒诞不经的行为,与梵高这些天才类似,艺术家都是痛苦的,天才与疯子往往一线之隔,他们在成为艺术家之前往往穷困潦倒,在成为艺术家之前往往触碰精通到艺术瓶颈,我看过一篇小说,日本的一个画家非常有天分,但到了这个瓶颈时,人不得突破,处于疯魔状态,过了这个坎则进入大师境界,这坎过不去,则会成走火入魔,此人痛苦成分,终就不能跨越过去,最终放下,没有入魔,成为一普通人。中国一著名画家吴冠中,就让他女儿千万不要当画家,画家只有经过人生痛苦的折磨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这份折磨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的。

我们平常人做不到这种地步,也不能做到艺术家,那就保持对艺术的敬仰与欣赏,保持追求心中美好的月亮,而且不是只知道低头找六便士无趣的人。

那在互联网个人品牌崛起的时代,画家能否依靠个人魅力,按照长尾理论更好的养活自己之余,进行寻找心中的月亮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  便士  便士词条  月亮  月亮词条  笔记  笔记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  
笔记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

大家一定读过不少好书吧?这个周末我也读了一本令人回味无穷的好书--《海底两万里》。现在就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吧!《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儒勒贩捕,被誉为“科幻小说之...(展开)

笔记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城南旧事》这本书,叙说着一个叫英子的女孩的童年。我读完这本书第一个感想就是:有趣,作者写作的方法的不同之处就是作者并没有像其他作者一样刚开始就表明主人公的名字...(展开)

笔记

 《高效能教师的9个习惯》读书笔记

今年学校为了给我们教师充电特意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书,我有幸看到了中学卷张瑾著的《高效能教师的十个习惯》。揭示了高效能教师获得成功的关键。本来以为又是一本说教的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