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战国时期韩国都城叫什么?位于什么地方?

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虽然实力是七雄中最弱的,但也曾有过一段光辉时期。韩国最出名的兵器就是弩,只有韩国的弩射程可以达到800米,所以也就有了“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这样的说法。三家分晋以后,韩国立都于阳翟,在今天的河南禹州市,等韩国吞并郑国后曾有过一次迁都。其实韩国国力也没大家想象中那么不济,不然也不可能站上七雄之列,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韩国的都城,一起来看看吧。

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史上的重大事件,赵、魏、韩三国取代晋国。韩国刚建立时,国都在平阳。平阳,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市。

平阳本属赵氏,公元前514年,韩国的先祖看中平阳,用马首(山西寿阳)与赵氏做交易,换来平阳。公元前497年,韩氏正式迁居于平阳。

韩氏为何会选择平阳?首先,三家分晋前后,韩氏的封地在晋东南一带。这里的地形很特殊,以临汾为界,东边是太岳山,西边是吕梁山,汾河由北至南,穿临汾南下,最终汇入黄河。汾河谷地是韩国控制区域内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韩国钱粮所出,多源于此。定都平阳,对韩国的发展非常有利。另外,当时晋国还在,晋国国都在新绛(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平阳就在新绛以北不远,方便韩国参与晋国复杂的权力斗争。

不过,三家魏、赵、韩在分晋之后,都发现了一个问题:三国的都城都远离中原地区,而三国都有进取中原的野心。你看赵国的国都迁徙路线:晋阳(山西榆次)、中牟(河南鹤壁境内,不是郑州所辖之中牟)、邯郸,一路向东。魏国迁都也是一路向东,安邑(山西夏县)、大梁(河南开封)。韩国也不会例外。

在分掉晋国的三国中,魏、赵实力强大,赵国占据现在的河北省、山西省北部,魏国占据河南东部、山西中部。势力弱小的韩国,要与魏、赵争地盘显然不现实。韩国能做的就是向今河南省中部进军,寻找机会灭掉郑国。

郑国在春秋初期是小霸,实力很强。春秋末期,郑国实力明显下滑,但依然不是韩国几口就能吃掉的。所以,韩康子制定了灭郑的长远计划,

要灭郑,第一步就要向东迁都,在这个背景下,韩国把新都定在宜阳,就是现在河南省宜阳县以西的韩城镇。宜阳正好处在平阳与郑国国都新郑的中间,说明韩国的迁都战略非常清楚,就是冲着郑国去的。

公元前423年,韩武子大举攻郑,杀掉了郑幽公姬已。只是当时郑国实力还比较强,韩国一时半会吞不下去。这有点像明末,后金皇太极已取得对明朝作战的主动权,但就整体实力来说,明朝依然强大。后金的策略只能是步步蚕食。

韩国吞并郑国的过程,漫长而艰辛,就像蚂蚁啃骨头,没有一股子韧劲是做不到的。随着韩国对郑国的不断胜利,宜阳也不合适再做韩国的国都了,需要再向东寻找新都城。

阳翟(“翟”念“宅”或“狄”)位于郑国国都西南不远,颍水中流,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平顶山市代管的禹州市。韩国定都阳翟,意味着韩国对郑国已取得战略上的巨大优势。

有学者认为,韩国的新都宜阳、阳翟,更像是前敌作战总指挥部,军事上的属性更强一些。在韩人看来,他们只应该有两个国都:宗庙所在的平阳,地尽中原之利的新郑。宜阳、阳翟都是过渡性质的国都,这一点,从定都时间长短上可以看得出来。

公元前424年,韩国从平阳迁都至宜阳(16年)。

公元前408年,韩国宜阳迁都至阳翟(23年)。

公元前375年,韩国灭掉郑国,把国都迁至新郑,直到公元前230年,韩国为秦国所灭(145年)。

韩国为何一定要迁都新郑,这和韩国的疆域有关。魏、赵、韩三国中韩国疆域最小,而且缺乏平原地带。以黄河为界,韩国疆域大致分为南北两个部分。黄河以北山川纵横,活动空间有限。而黄河以南同样山川纵横,包括熊耳山、伏牛山、外方山、嵩山,新郑就位于嵩山东麓的平原。东出新郑不远,就是魏国地界。为了守住韩国本就不太大的地盘,“天子守国门”是个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定都新郑,屯重兵于此,可以阻止魏兵西进。同时,一旦魏国有变,韩国也可以就近从新郑出兵,攻城略地。

宜阳的定都条件都不错,已发现的宜阳韩都,面积就有3平方公里。但宜阳距离中原较远,距离秦国较近。就对韩国的威胁而言,秦国大于魏国。魏国可以把韩国当成抵抗秦兵东进的战略屏障,而秦国显然不需要这么做。秦国要统一当先取韩。欲取韩,当先取宜阳

韩国定都新郑,还有与魏国抱团取暖的意思。总之,在秦国已成七国最强者的情况下,韩国国都距离秦国边界越远越好。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公元前307年,秦军杀韩兵六万,攻下宜阳。如果当时韩国国都还留在宜阳韩国衮衮诸公早就下场领盒饭去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都城  都城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韩国  韩国词条  战国  战国词条  时期  时期词条  
奇闻

 唐朝女人为什么都喜欢坦胸露乳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唐朝女人的服饰,很多人都会认为他们的服装都非常的开放,毕竟很多唐朝的影视作品中,女演员的着装确实是非常的开放,基本上都事那种坦胸露乳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