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称,一种距今1.23亿年前的花栗鼠般大小的史前哺乳动物有助于揭开人类听力进化之谜。
据美国媒体报道,正在中国东北进行挖掘的古生物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之前不为人知、花栗鼠大小的哺乳动物化石,可能有助于了解人类听力进化的过程。
在中国临近朝鲜边界、化石资源丰富的辽宁省,古生物学家挖掘到这种生活在1亿2300万年前、长度仅有15公分(5英寸)的哺乳动物化石。
此项研究的作者之一、美国匹兹堡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Carnegi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馆长罗哲西指出:“最令人惊讶并吸引科学家关注的地方是该动物竟然长着内耳。”
该动物保存非常完好的立体结构化石,可以让这支国际研究小组重新探索其中耳和下颚连结的结构。
新发现的这些化石或许可以帮助解释哺乳动物中耳的三块骨头是如何与下颌骨分离(爬行动物的耳朵是与下颌骨相连的)并形成结构复杂且高性能听力系统的。
罗哲希指出:“哺乳动物的听力非常敏感,远比其他脊椎动物敏锐得多,而听觉是哺乳动物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
科学家认为,要探寻在2亿5000万到6600万年前恐龙繁盛的中生代时期,包括人类远古祖先在内的哺乳动物得以幸存下来的生存技巧,了解耳朵的演化过程是关键因素。
当然,目前还存在很多疑问:该动物究竟处于生物进化链的哪一环?它精致的耳朵是进化过程中变异所导致的适应性结果,还是处于听力进化中的某个阶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