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继承编》(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保护自然人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继承权,这是我国继承法的立法依据,也同时决定了我国继承法的立法宗旨和首要任务就是保护自然人的私有财产继承权。继承法一方面规定了继承权的主体、客体、内容、变动等事项,起到确权的作用;另一方面规定了继承权受到侵害时的法律保护措施,起到护权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的原则。
(二)、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
自然人无论男女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民法典》第1126条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这是宪法中男女平等原则在继承法中的体现。
(三)、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
该原则是指将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生前所尽义务的情况以及继承人对被继承人所遗留债务的清偿情况与继承人是否享有继承权以及如何行使继承权相结合,使继承人的继承权与其承担的义务相一致。这一原则在我国《民法典》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法典》赋予了那些对公、婆、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法律地位。
2、《民法典》根据继父母子女间、继兄弟姐妹之间是否有共同生活的基础,相互之间是否存在抚养关系来确定彼此之间是否享有继承权。
3、在分割遗产时,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或者尽了主要义务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而那些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但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则应当不分或少分遗产,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对死者生前扶养较多的,可适当分得遗产。
4、接受遗产的继承人,在接受遗产的范围内负有清偿被继承人生前所负税款和其他债务的义务,放弃继承的可不负清偿责任。
(四)、养老育幼原则
养老育幼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也是家庭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既是一项道德的要求,也是我国《民法典》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继承法中的“特留份”制度、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照顾都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五)、互谅互让、协商处理遗产的原则
《民法典》对此做了规定。这一原则要求继承人在遗产处理的过程中能相互体谅、谦让,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公平合理地分割遗产,实现物尽其用与家庭和睦的目标。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对整个继承法律制度起指导作用的法律准则。它是制定、实施、解释以及研究继承法的出发点和依据。而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了上述五个,详细内容大家可以从上文中进行具体了解。
延伸阅读:
最新遗产继承法全文
继承法的继承顺序是怎样的
遗产继承法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