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法律援助的实施主体具体有哪四类

大家都知道打官司是需要支付诉讼费和律师费用的,但是如果原告或被告是弱势群体或是极贫困群体是无法支付起诉讼费和律师费用,因此为了保障所有公民拥有合法的权利,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了法律援助的实施主体应该本着职业操守和道德操守应该为需要法律援助的客体给予帮助。

一、法律援助的实施主体

司法制度和职业道德精讲:法律援助的实施主体

法律援助的实施主体主要有四种:

1、 是法律援助机构的专业人员;

2、 是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3、 是公证机关的公证员;

4、 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其中律师主要提供诉讼法律援助(包括刑事辩护、刑事诉讼代理和民事诉讼代理等)和非诉讼法律援助;公证员主要提供公证事项的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主要提供法律咨询、代书、普通非诉讼事项的帮助等简易法律援助。另外,在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下,有条件的社会团体中的法律工作者和一些政法院校的师生也可以适当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在上述四种法律援助主体中,律师承担了大部分的法律援助工作。以下仅介绍律师参加法律援助工作的相关问题。

根据律师法第42条的规定,提供法律援助是执业律师的法定义务。因此,对于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律师不得无故拒绝。但是,在实践中,对某项特定的法律援助工作,经法律援助机构批准可以免除已指定律师法律援助义务。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1、指派的法律援助律师有正当理由无法办理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时,应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书面材料,经法律援助机构审查批准,免除其承办已指派法律援助案件的义务,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另行指派其他律师承办该法律援助案件。

2、指派的法律援助律师与受援人有明显的利害冲突,应当回避的,免除被指派律师对所指派案件的法律援助义务。明显的利害冲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指派的律师是同一案件其他当事人的代理人或法律顾问,且该当事人与受援人存在利害冲突的;

(2)指派的律师是同一案件其他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3)指派的律师与受援人存在其他利害冲突,可能影响公正实施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发现上述情况后,有权直接决定该律师回避,受指派的律师、受援人也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回避,由法律援助机构决定是否回避。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执业律师进行法律援助工作基本上是无偿的或者低偿的。司法部《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律师每年必须无偿办理若干法律援助案件,案件的具体数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规定。必须指出的是,律师并不是办理了无偿的法律援助案件后即算履行了法律援助义务,他们还必须根据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办理一定数量的有偿法律援助案件和事项。司法部《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律师在办理无偿的法律援助案件和事项后还应当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继续承办有偿的法律援助事项,当然这种有偿实际上是低偿的。

经过律图小编的介绍,法律援助的实施主体主要由四类人组成,首先是法律援助的专业人员,其次是律师,再次是公务员,最后是基层的法律服务工作者。对于律师来说实施法律援助是法定的义务。当然如果上述四类人在参与法律援助事件中与当事人或者对方有利益上的冲突是需要履行回避制度的。

延伸阅读:

涉外离婚财产分割法律如何规定

软件著作权登记有哪些法律意义

如何申请法律援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词条  主体  主体词条  具体  具体词条  实施  实施词条  
诉讼指南

 2020年福州市法律援助条例

福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26号  《福州市法律援助条例》已于2014年11月28日经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