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审开庭多长时间宣判?

一、一审开庭多长时间宣判?

(一)刑事诉讼

1、人民法院受理公诉案件的,一般要在受理案件2个月内作出宣判,但可以延期作出宣判,而最迟不得超过3个月,如果有特殊情形要延长的,需要取得批准。

2、如果是自诉刑事案件,如果嫌疑人被羁押的,按公诉案件的规定审理,如果没有羁押的,要在受理案件6个月内作出宣判

3、如果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人民法院要在受理案件20日内作出宣判

(二)民事诉讼

1、如果用普通的程序审理民事诉讼的,法院要在受理案件6个月内作出判决,案情复杂要延长的,可以向院长申请延长审理期限。

2、如果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要在受理案件3个月内作出宣判

二、当庭宣判的条件

1、案件事实清楚。案件事实清楚是裁判案件的基本条件,只有事实清楚,才能正确适用法律,公正作出裁判,事实不清,不能硬行判决。

2、必须在法庭进行宣判。如果到当事人住所进行宣判,不能视为当庭宣判

3、必须在庭审调查后当日宣判,如隔日则为定期宣判

4、宣判前的庭审辩论必须有新的实质性内容。如只为所示当庭宣判率,而刻意进行空洞的调查、辩论后宣判,则非真正意义上的当庭宣判

三、当庭宣判的原则

1、先审后判的原则

合议庭、独任审判员适用当庭宣判的方式,应依照民事诉论程序审理案件,充分发挥庭审功能,把庭审作为审判活动的中心环节,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确实通过公开开庭调查、举证、质证、认证、辩论等一系列庭审活动,查明当事人争议的法律关系、诉讼请求、事实理由、诉讼证据、是非责任、适用法律的依据等,然后全面客观地进行评议,依法当庭作出判决。因此,只有坚持先审后判,才能有效防止先查后审、先判后审、先入为主的庭审走过场的做法,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只有坚持先审后判的原则,才能进一步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树立法院执法公正的形象 。

2、一案一判的原则

民事判决是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根据已查明的事实,依照有关法律,就当事人之间讼争的权利义务关系年作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决定,是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的表现,它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性和权威性。民事判决一经宣告 ,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但实际审判工作中,有的审判人员由于不具备当庭判断是非和综合归纳判决内容的能力,当庭宣判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法律的依据、判决结果等内容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事后发现有误,便在送发当事人的判决书上补充或者更改当庭宣判的内容,事实上形成一案二判,违反法律原则,有损审判权的严肃性和法律的尊严。

因此,当庭宣判应遵循一案一判的原则,宣判的内容应与法定期限内发送给当事人的判决书内容相一致。若发现当庭宣判有误,不得擅自改变判决书内容,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3条之规定将修改意见报二审法院或按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处理,从而体现法院执法的严肃性。

如果说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受到了侵犯后是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权的,那么法院在受理了案件后也是会在规定的期限内做出宣判,法院从受理案件到作出判决需要的时间是有不同规定的,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是不同的,并且同样的诉讼用不同的程序审理的期限也不相同。

延伸阅读:

拘役缓刑会当庭宣判吗?

公开宣判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不公开宣判的情况有哪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审开庭多长时间宣判?  一审  一审词条  宣判  宣判词条  开庭  开庭词条  多长  多长词条  时间  时间词条  
办案流程

 驳回起诉裁定书范文

当人民法院立案之后,发现案件不符合起诉条件,请求方的诉讼主张没有得到法院的支持,法院依照法定程序予以驳回,称为驳回起诉,法院会给予一份驳回起诉裁定书,下面是驳回...(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