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民法总则撤销权的时效是多久?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颁布,《民法总则》将废止。

为了符合时代的发展,《民法典》的编纂一直在修改或者新增,其中关于撤销权的相关条文也有一些变化,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民法典》撤销权的时效是多久。

一、《民法典》撤销权时效是多久?

  《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因重大误解导致民事行为被撤销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3个月内未主张撤销的,撤销权消灭。当事人受胁迫, 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二、撤销权行使的构成要件

撤销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所谓客观要件,是指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的行为,才能使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换言之,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处分财产的行为,此处所说的处分是指法律上的处分。具体包括:

第一,放弃到期债权。也就是说,债权到期后明确表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

第二,无偿转让财产,如将财产赠与给他人。

第三,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如将价值100万元的房屋故意以1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他人。

需要指出的是,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必须已经成立或生效,其财产将要或已经发生了移转,债权人才能行使撤销权。同时,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将明显有害于债权,债权人才能行使撤销权。所谓明显有害,是指债务人在实施处分财产行为后,已不具有足够的资产清偿对债权人的债务。如果债务人仍然有一定的资产清偿债务,不能认为债务人的行为有害于债权。

所谓主观要件,是指债务人与第三人具有恶意。一方面,债务人必须具有恶意。所谓恶意是指债务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处分财产的行为将导致其无资产清偿债务,从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而仍然实施该行为。一般来说,认定债务人的恶意应以其实施行为之时为准。

《民法典》撤销权时效为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的一年内,但如果债务人实施的行为已经五年,债权人仍不知道的,该撤销权消灭。撤销权在债权债务关系中可以有效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但它的行使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首先,债务人的侵权行为已实施,其次,债权人实施行为是有主观故意的,符合以上两点的,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

所以,根据以上全文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了《民法典》撤销权的时效是多久。在一些法律的债务关系中,我国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便颁布了相关的债权人的撤销权。当欠债者有对债权人损害利益的行为时,债权人即可以行使撤销权

延伸阅读:

担保人能否行使撤销权

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消灭的情形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多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民法总则撤销权的时效是多久?  撤销权  撤销权词条  民法  民法词条  时效  时效词条  总则  总则词条  多久  多久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