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见义勇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不光是我们品德方面的要求,在民法典当中也是有相关规定的,这成为了法律所提倡的品质,那么见义勇为解释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律图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见义勇为解释是怎样的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二、怎么认定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的法律构成要件。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构成见义勇为行为至少需要下列四项法律要件: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是指与法人相对的社会公民个体的统称。由于见义勇为行为是紧急情况下实施者根据主观判断后所采取的行为和行动,因此无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具有完全政治权利者抑或剥夺政治权利者,都无关紧要。因此,只有将见义勇为的实施者定义为自然人,才能够符合其法律特性。
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行为。所谓的危难救助行为是指当国家、集体、社会、公民个人财产及公民个人生命安全遭到威胁之时,行为人实施了旨在降低损失或威胁的行为,进而产生了相应后果的一切行为。这种行为一般都是在危险的情况下出现,并且伴有较强的风险性。
3、行为人并不具备法律约定的义务。所谓法律约定的义务是指行为人与救助对象之间存在法律规定的救助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产生了救助效果,但是存在与救助对象的法律约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能够算作见义勇为。换句话说,只有行为人的行为超越了法律约定的职责或不具备法律约定的救助义务以外,才能够成为见义勇为。
4、行为人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原则上说,见义勇为行为要求行为者必须在主观上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并且由此产生的行为,这种意愿必须带有正义感,才符合见义勇为的标准。即使行为者的行为客观上产生了上述结果,但是主观上仅仅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那么也不能构成见义勇为。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关于见义勇为解释是怎样的相关资料,关于这一问题小编认为主要就是从义乌以及奖励方面来进行规定,因为这毕竟是一种美德,但不是强制义务,针对这一道德义务我们还是需要记住这并不是法律所强制的,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也不能以这一借口去道德绑架身边的人。
延伸阅读: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房屋租赁纠纷若干法律适用问题的解答
知识产权法和民法的有什么关系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