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六年级上册出塞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诵读古诗。
  2、反复朗读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读悟结合,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学过程】
  (课前诵读古诗)
  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有的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反映战争的诗歌,题目叫做《出塞》。(板书课题)
  二、解诗题,知作者,
  1、谁知道"塞"是什么意思?(军事要地,边塞、边关)
  2、介绍写作背景和边塞诗:
  我们在边塞和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常常由此入侵中原,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边塞征战生活就成为许多诗人的写作题材。到了唐代许多诗人都喜欢用"出塞"作为吟诗的题目。
  3、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王昌龄)
  ——战争、征人……(战争场面惨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3、今天学的这首诗作者就是唐代的诗人王昌龄。你对王昌龄了解多少?(生介绍王昌龄资料)
  4、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资料)
  王昌龄:(?—约756)唐朝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开元进士,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尤其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那么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 设计意图:教学《出塞》这首诗,离不开边塞特殊的环境,因此,教学的破题,我选择"塞"字为突破口,打开边塞之门,直观地感知边塞环境之恶劣、生活之艰苦、战事之频繁、生死之惨烈,为学习诗歌,培育好一个深沉凝重的基调。学生的直观感知,不是通过图片资料,而是通过古诗词典型句子去体会,以诗解诗,或许稍难,但是教育学生,想象是有依据的。]
  三、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读,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3、指名读,生评议。
  4、师:有味道,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5、师:好!味道读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6、师: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节奏。
  [ 设计意图:古诗节奏鲜明、韵律优美,在这一环节教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反复地抑扬顿挫的诵读,从而读出古诗的独特美感。]
  四、明诗意,悟诗情。
  1、我们已经读通了这首诗,请同学们再读诗句,抓住重点词理解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和同桌交流一下。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课件出示一、二行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我们来看看诗的前两行,谁来读一读?你理解了哪些词?
   关:关隘、边关。 万里长征:到遥远的边塞作战。
  人:戍边征战的士兵。
  未还:没有回来。
  (2) 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
  (依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呵仍未归还。)
  (3)诗的第一行描写了哪两种景物?(明月和关)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明月的诗句?(教师随机引读)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课件出示相关名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4)可见许多诗人都喜欢借用明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读《出塞》的前两行诗,看看你体会到什么?
  相机引导:从"万里长征"你体会到什么?(征战时间长)
  "人未还"(板书)(体会到战士思念亲人)(板书:思念亲人)
  (5)指导朗读:你现在就是一位出征在外多年没有回家的战士,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你都会遥望着明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能读好这两行诗吗?我听出了你多么渴望回家呀!
  (6)还有谁对谁的思念?(母亲思念儿子、妻子思念丈夫、孩子思念父亲……)
  (7)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感情朗读。
  你现在就是那白发苍苍的老母亲,遥望着村口,思念自己的儿子;
  你就是那年幼的孩子,可能连父亲的模样都记不清了,多么希望父亲能带着你嬉戏玩耍呀;
  你就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在明月下思念自己白发苍苍的老母亲;
  你就是那年过花甲的老父亲,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见上儿子一面;
  妻子多么希望家人团聚呀……
  (8)是呀,这明月寄托着多少人的思念呀!可又有多少战士能回家呢?
  课件出示: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五从军征》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凉州词》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9)回归故土遥遥无期呀!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10)是呀,边关的战士、家中的亲人多么希望朝廷能重用贤才,早日结束战争,早日团聚呀!此时此刻他们都想到了汉代大将军(李广),关于李广你了解多少?(生先交流,课件出示资料,学生齐读)
  (11)卢纶的《塞下曲》就是赞颂李广将军的:
  课件出示: 《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2)这寥寥几个字就把汉代"飞将军"李广的英雄形象便展现在我们眼前,边关太需要这样的将领了,所以诗人王昌龄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诗句中的这些词你理解了吗?
  但使:只要。
  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
   度:越过。
  阴山:阴山山脉,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中原。
  (14)一起读一读,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
  句意: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15)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读一读?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生:希望唐王朝任用像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来抵御侵扰,保障边关的和平与安宁。)(板书:渴望贤才)
  你体会得真深刻,现在,你就是王昌龄,把你的情感表达出来。
  我听出了你的渴望,但还不够迫切,你听老师读(范读),你再读读。
  (16)这仅仅是王昌龄的愿望吗?谁还有这样的愿望?(家中的亲人,戍边的战士)指名再读。
  (17)我们两组两组地开火车读,看谁读出大家的心声。
  (18)是啊,这是多少戍边战士们的心声,也写出了家乡亲人们的愿望,他们都在呼唤——(齐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9)理解意思,一定能把古诗读得更有韵味,同学们自己先练一下?要注意前两行要读得慢一些,语气凝重些,读出对亲人的思念,后两行要读出对贤才的渴望。
  (20)我也来读读好吗?(配乐范读)
  (21)谁愿意来试一试,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也可以和同桌合作。
  [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同学评议、小组赛读、教师范读等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链接相关诗词,创设情景,营造意境,感情诵读自然水到渠成。]
  五、日积月累,课外延伸。
  1、这首《出塞》短小精悍,却洋溢着纵横古今的气魄,它堪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老师这里还有一首王昌龄写的边塞诗(课件出示),我一起来读一读。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请同学们看着注解用我们刚才学古诗的方法理解一下诗的意思。可以和同学讨论一下。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4、师:这首诗写出了边塞的荒凉艰苦,战争的持久惨烈,也写出了将士们誓死灭敌的决心,我们一起再读一读。
  5、(出示两首诗,"人未还"和"终不还"加点)同学们,这两首诗都是王昌龄写的,请同学们看看这加点的六个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有一个"还"字)是的,都表示回家的意思,但"人未还"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战士们的同情,而"终不还"写出了将士们誓死灭敌的决心。能读出不同的感受来吗?跟我再读读这两句诗。(师领读)
  6、(课件出示)边塞诗的代表诗人除了王昌龄还有高适和岑参,课后搜集一些他们的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出 塞
  (唐)王昌龄
  人 未 还 思 念 亲 人
  飞 将 在 渴 望 贤 才

安全带是生命带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五年级第二单元意外伤害第五课安全带是生命带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让学生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地利用交通工具。2使学生知道安全带的作用。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安全纪念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借助动物们给自己造的小亭子留纪念的故事,告诉我们,最珍贵的纪念不是刻上什么字,而应像小刺猬那样在亭子周围种上花草,爱护亭子美化亭子。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树立爱护公小数除以整数(二)教学设计课题二小数除以整数(二)教学内容教科书1617页的例2例3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四的第48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长春版第九册买椟还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读懂课文。2。联系现实,探究寓意。重点难点1。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读懂课文。2。多角度探究寓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什么是寓言?寓言的特那树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挖掘能力,重新认识生命及人与周围生物的关系等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的重点在于理解老树的命运。2难点在于从老树的寒假线上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错题调研集中纠正错误题目,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综合复习高考重点题型,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综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过程设计通过错题调研集中错误知识点,其多列教学设计范文篇一其多列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通过其多列的演唱,体验哈尼族儿童的生活情趣。2并能够分辨歌曲的情绪,表达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重点体验音乐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能基本准确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设计范文教材分析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范文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枯燥乏味的文体,教师不喜欢教,学生不愿意学。不喜欢不愿意不等同于不用教学。怎样教学?当然要教出说明文的味儿。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望月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品德与社会我们的祖先教学设计范文教材分析本课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第二课我们的祖先的内容。爱国情感是人的基本社会情感,爱国情感的基础是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即使找寻民族的根。学
第三节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真菌第三节真菌一教学目标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3学会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培养观察能力。4了解一些食用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2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3通过模拟探究活动,培养模拟探究能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通过模拟保护第五节ampnbsp生物的变异(八下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教学目标1在了解遗传现象的基础上,了解生物变异的现象及其普遍性。2通过对具体变异现象的分析,了解变异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变异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对遗传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第二章ampnbsp用药和急救(八下生物教案)第二章用药和急救说课材料一说课标知识目标1区别一些常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2了解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3知道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及使用方法等。4掌握急救一般步骤。5学会人工呼吸,胸其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第十一章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第三节其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昆虫的生长和发育一教材分析本节为其他生物的生长发育,学生在认识了植物和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之后,进而了解多样的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也是很生物进化的历程周次周课时总课时数授课日期课题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进化历程。2养成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3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第1节ampnbsp植物的生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2能力目标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15章动物的运动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水中生物进化的证据周次周课时总课时数授课日期课题第二节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知道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3。了解生物进化的解剖学证据。2。了解生物进化的分子生物学证据。重点难点形成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研究青春期教育教学目标1能阐明青春期出现的生理变化。2通过学生的自身体验,讨论进入青春期后心理发生的变化。3树立科学的性观念,激发刻苦学习的热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1青春期出现的生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一)1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2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