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醉酒(相声) 科海鹰
甲:听说您喜欢看热闹。
乙:是有这么回事,而且我从小就喜欢看热闹。
甲:小时候您喜欢看什么?
乙:小时候家里穷,只能看不花钱的。
甲:怎么说?
乙:一到下雪天,我和几位小朋友就站在马路边上看骑自行车摔跤的。
甲:人家摔得越厉害,你们越高兴?
乙:是这样。
甲:好样的。长大了以后您喜欢看什么?
乙:喜欢看喝醉酒的。醉了以后五花八门的表演,真是百看不厌。
甲:瞧你这德性。
乙:那您怎么对待醉酒的人。
甲:一般情况下,我会施以援手。
乙:惭愧惭愧,还是您阳光,我要向您学习。
甲:除此之外,我对醉酒的人也有研究。
乙:这真有意思,我愿意洗耳恭听。
甲:喝醉的人,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人可以说是天生与酒有缘,第二种人认为醉酒有很大益处,第三种人是被迫醉酒,这些情况你知道吗?
乙:不十分清楚。您先说说这第一种。
甲:第一种人纯粹是喝酒上瘾。
乙:不喝不行。
甲:是的。有一位老兄自己就说,我一闻到酒馆里飘出的酒香,骨头就酥软,身不由己地要进去来个一醉方休。
乙:他那里有意思的事情一定不少。
甲:是的。有一次他头天晚上喝醉了,第二天早上该起床时他还在呼呼大睡。
乙:上班要耽误了。
甲:是的,他老婆好心好意地把他摇醒了。
乙:他应该感谢他老婆呀。
甲:感谢?没门儿。他不但不感谢,还冲着他老婆嚷嚷:你就不能晚几分钟把我弄醒?
乙:怎么了?
甲:在梦中他把一大杯茅台酒刚刚放到嘴边,一口没喝就被摇醒了。
乙:难怪他不高兴。后来呢?
甲:他老婆也不示弱,痛说他醉酒后的种种丑态,两人大吵一顿。结果他迟到了,还被扣了奖金。
乙:后悔了吧?
甲:不后悔,以后照喝不误。后来喝出肝病,医生对他发出警告,也不行。
乙:他怎么对医生说?
乙:坏了,这种人看来是改不了了,一直要喝到人生的终站。
甲:您还别说,真有改的。
乙:什么人能改?
甲:一为保命,二为保饭碗。
乙:保命是怎么回事?
甲:一个醉鬼,半夜三更迷了路,最后在马路边上睡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就醒了。
乙:原来没醉。
甲:哪呀,疼醒了。
乙:怎么回事?
甲:耳朵没有了。
乙:哪去了?
甲:野狗吃了。
乙:野狗怎么就吃了一只耳朵?
甲:可能这只野狗还不怎么饿。
乙:如果碰上一群几天没吃东西的大狼狗,那不就完了?
甲:是呀,这位老兄一想到这里就不寒而栗。再加上亲朋好友的极力劝说,最后他终于戒了酒。
乙:好像没有这么容易吧?
甲:是呀,他老婆教给了他一个绝招。
乙:什么绝招?
甲:一想喝酒就摸摸耳朵的残根。
乙:这一招儿是管用,想到吃人的大狼狗,谁也没有心思喝酒了。
甲:这位老兄最后得以善终,一直活到一百岁。
乙:因祸得福,不掉一只耳朵可能还活不到一百岁,太好了。
甲:还有为保饭碗而戒酒也不错。
乙:这是怎么回事?
甲:另一位老兄,和自己的顶头上司有矛盾,平时不敢说,一旦喝醉了,就不管不顾了:“咱们单位的人,我对谁都服气,就是不服一个人。”没有想到那位顶头上司当时也喝得醉醺醺地从旁边晃悠过去,当然也毫不客气:“不服?你有什么不服?别不知道自己姓什么!”接着两人就唇枪舌剑地干起来:“我就是不服,你不就是靠溜须拍马上去的吗?”“你放屁!”“我放屁?你敢和我公开比试比试吗?告诉你,我一个人顶你两个还绰绰有余。”接下来要不是被人劝开,两个人真会动起手来。
乙:以后这位老兄肯定被辞退了吧?
甲:是呀,回家以后还被老婆说哭了。求职期间,老婆就不许他再喝酒。他也确实无心再喝酒。隔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才又找到新的工作。临上班之前,老婆说:“你要是喝醉酒以后老老实实睡觉的人,也不会闯祸,可是你喝醉了以后就胡说八道,所以我要你发誓戒酒。”他同意了,还说以后要再喝酒,老婆可以随意抽大耳光。可是他老婆却说:“我还怕打疼我的手,也怕打掉你的牙。你要是再喝酒,我不让你吃饭,不让你睡觉。”
乙:这两招儿确实厉害。
甲:反正他以后确实戒了酒,工作也很出色,步步高升一直到总工程师。
乙:难道没有人劝他喝酒?
甲:他就说自己曾经喝酒喝得胃出血,医生说以后再喝酒将有生命危险。
乙: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挡箭牌,把劝酒的人都挡住了。
甲:现在再说说第二种人,他们认为醉酒有很大益处。
乙:这种人的典型代表是李白吧?
甲:确实不假。据说李白酒后诗才如同泉涌,故有李白酒后诗百篇之说。李白最潇洒的诗句是: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更神奇的是,《警世通言》中,李太白醉草吓蛮书的故事说,唐朝开元年间,番使带来蛮书一封,扬言如能认识并写得回文,则该国自然臣服,并且年年进贡,否则就要以武力为后盾,将唐朝疆土划入该国版图。正当唐玄宗对此一筹莫展的时候,杨贵妃奏请让李白试一试。正在醉酒状态的李白上殿以后,故意要国舅杨国忠、太监高力士为自己磨墨脱靴,然后奉旨高声朗读蛮书并用流畅的番语写下回文。番使大惊失色,叩头谢罪而去。
乙:这个故事我也听说过。
甲:是呀,有许多人也以此为根据为自己的醉酒行为辩护。听说有一位保安在值班室喝醉了,结果单位差一点失火。领导责问他为什么值班的时候喝酒,他竟然说:“李太白醉草吓蛮书,而我喝酒以后确实心明眼亮,只是一不小心喝多了。”
乙:领导相信他的解释吗?
甲:这是秃子头顶上的虱子。
乙:怎么讲?
甲:明摆着的,领导不会饶过他。领导还对他进行进一步教育说:“其实,李太白醉草吓蛮书的情节,正史中并没有记载,说是编造的一点也不为过。另外,史书上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在现实生活中,喝酒以后也不可能比不喝酒的时候心明眼亮。例如,英国的戴安娜王妃于1997年8月31日因车祸在法国巴黎离世,车祸的原因是开车的司机保罗酒后超速驾驶。”
乙:是呀,喝酒以后酿成大祸的事情真是触目惊心。
甲:所以酒后驾驶应该绝对禁止。
乙:您再说说第三种人,被迫醉酒,顺便也说说被迫喝酒的情况。
甲: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先讲一些喝酒的趣事。
乙:您为什么要说这个?
甲:为了避免误会,好像我绝对反对喝酒。其实,适量饮酒还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
乙:那您说说谁喝酒的趣事?
甲:斯大林。他经常以工作晚餐的名义,招待文武高官。席间,各种葡萄酒、白兰地、烈性伏特加酒敞开了喝。当然,也有的人说,斯大林是想让部下酒后吐真言。当时任副总参谋长的什捷缅科,早就发现斯大林面前有一个长颈玻璃瓶,心想:那一定是特制的上等白酒,供斯大林用来掺到葡萄酒里提高度数的。出于好奇心,他总想找机会尝尝。有一次,他趁斯大林暂时离开的时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然后一饮而尽,让什捷缅科惊奇和失望的是,瓶里不是白酒而是白水!这时候,斯大林恰好回来,见状眯起眼睛问道:“怎么样,够劲吗?”这使什捷缅科很不好意思。
甲:其他许多人恐怕没有斯大林这样幸运,往往是不得不喝,而且不得不一醉方休。
乙:这种情况我见得太多了。请问,您一定知道许多高招避免尴尬,能不能也让我们开开眼界?
甲:在许多情况下,都要靠运用知识和智慧。
乙:那样的话,像我这样笨头笨脑的人,更要洗耳恭听了。
甲:有一位老先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曾经和苏联专家一起工作。一次宴请苏联专家时,一位叫米沙的专家竟然说:谁是最可靠的朋友?老婆是衣服,钱财是身外物,只有酒和狗才是最可靠的朋友!这一席话说的周围的人目瞪口呆。接着米沙乘势就要和大家干杯。由于俄罗斯人喝酒讲究用大玻璃杯,一杯酒没有半斤也有四两,而且他们喝酒必须一饮而尽,就像喝啤酒那样。所以,一瓶酒干两次杯就喝光了。这个架势,往往让在座的中国人醉得一塌糊涂。这位老先生和米沙混熟了以后,就向米沙请教如何避免喝醉了。米沙就说出了一个窍门:喝酒前先吃一块奶油,把胃保护起来,然后喝多少也不会醉,但是不醉不等于不难受,如果实在难受就到洗手间吐出来完事。这位老先生按照米沙说的一试,果然有效。
乙:这是外国人的方法,中国人呢?
甲:讲一个毛泽东主席的故事。当年毛主席在西柏坡的时候,苏联副总理米高扬来访。吃饭时米高扬执意要和毛主席干杯。毛主席无奈,只好先喝一点。为了避免米高扬继续纠缠,就以己之长对他人之短,请米高扬吃辣椒。米高扬无奈,勉强吃了一口,辣得浑身难受,不得不甘拜下风,再也不敢和毛主席干杯了。
乙:毛主席确实厉害。
甲:告诉你一个秘密,仿效毛主席的做法,今后碰上硬要我喝酒的人,我就让对方喝醋。我可厉害了,喝一大杯醋一点问题也没有。
乙:你什么时候练出的这个本领?
甲:别人给我介绍一种保健醋,对身体有一定益处。我经常喝醋,就练出来了。
乙:原来如此,那我也赶紧练习吃醋。有备无患嘛。
甲:对,有备无患。不过,不是吃醋,而是喝醋。
乙:对对!不是吃醋,而是喝醋。一字之差,又让我出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