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桂系首领李宗仁
1965年 7月 20日,在北京机场,周恩来总理介绍两位特殊人物见面并握了手。许多记者争相拍下了这一历史性镜头。他们一位是末代皇帝溥仪,另一位是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爱国人士李宗仁。
李宗仁(1891年?1969年),字德邻,广西临桂人。早年就读于广西陆军小学堂、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清宣统二年(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6年在护国军第六军任排长,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 1919年参加孙中山发动的护法战争,升营长。 1920年参加粤接战争。 1921年 6月,队伍被粤桂联军总司令陈炯明收编为粤桂边防军第三路,任司令。粤军东撤后,广西处于无政府状态。 1922年 5月,他在玉林通电自任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 1923年改称定桂军,同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权建立了联系,经李济深介绍,加入国民党。年底,他和黄绍宏、白崇禧合作,扫平西江流域的地方势力,同南宁的旧桂系军阀陆荣廷、桂林的沈鸿英形成鼎足而三之势。 1924年 6月,消灭盘踞广西十余年的陆荣廷部,占领南宁。 1925年 4月,消灭沈鸿英部,占领桂林,统一广西。李宗仁随即成为新桂系首领。 1926年 7月,李率部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指挥第四、第七军进行汀泗桥、贺胜桥争夺战,重创吴佩孚军,攻克武汉。随即任江西左翼指挥,率部沿长江南岸东进,在第六军配合下,重创孙传芳军,收复南昌、九江。 1927年 4月,支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进行反共清党。 10月,率桂系部队进攻唐生智,占领武汉。 1928年 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率部由武汉北进,同张作霖的奉军作战, 6月进占北京。 1929年初,蒋介石召开裁军会议以排除异己。李宗仁起而反抗。 3月,蒋桂战争爆发,桂系战败后,李宗仁出走香港。同年秋,与张发奎联合反蒋,又重占广西。 1930年春,在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大战中,支持冯、阎,进军湖南, 6月占领长沙。失败后,退保广西,苦心经营,作为争夺政治权力的基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呼吁“发动举国一致的抗战”。 1932年,任广西绥靖主任。 1937年 8月,就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徐州,指挥津浦防御战。 1939年1月,兼任安徽省长。 4月,指挥国民党 40万军队同日军在台儿庄会战,歼日军 1万余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的士气。 1939年 4月,参与了随(县)枣(阳)会战的指挥。1943年 9月,被任命为军事委员长驻汉中行营主任,在名义上指挥第一、第五、第十战区,但并无实权。
抗战胜利后,任军事委员长北平行辕主任,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进攻解放区。 1948年 4月任国民党政府副总统。 1949年 1月,在国民党军主力大部被歼的形势下,蒋介石被迫宣布下野,李宗仁出任国民党政府代总统。 4月,派代表团至北平(今北京)同中国共产党谈判。由于国民党反动派一再策划 “划江而治”的阴谋,谈判破裂。随后他拒绝向蒋介石“劝进”,于12月移居美国。1955年,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冲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干扰,摆脱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暗杀阴谋,毅然返回祖国,声明:“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他还希望留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凛于民族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1969年 1月30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