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下的川东起义
北伐战争前后,中国共产党就在四川省东部的达县地区建立了据点,宣传新文化,开展反封建斗争。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共又在这里建立川东革命军事委员会,准备发动农民起义。
达县以北的万源县固军坝,紧靠大巴山南麓,有利于打游击,群众基础也比较好。这里有一个青年,名叫李家俊,上过大学,留一头长发,自称要当中国的托尔斯泰,思想激进,倾向革命,在当地颇有影响。中共党组织在发动农民的同时,重点做他的工作,发展他入党,派他到重庆培训。待条件具备时,1929年 5月12日,万源县固军坝、白羊庙、宣汉、厂溪、官渡的农民赤卫队和粱平、开江的部分工会、农会会员,集合于固军坝,召开誓师大会,宣布起义,组成红军川东游击军第l路,共 300多人,李家俊任司令,雷玉书任副司令,以固军坝为中心,逐步向四周扩展,建立游击根据地,到年底,队伍扩大到1000人。
同时,中共川东军委又发动国民党军几个连起义,成立川东游击军第 2路,赵启明任司令,李明坷任前委书记。在以后的作战中,川东游击军虽不断遭受损失,但始终坚持斗争。1932年冬与红军第四方面军会合,翌年发展为红军第 33军,编入第四方面军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