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粿京团要贺年,玉融风俗不同天”
——陈藻《元日平江作》
这一日,南宋京城的一桌筵席上,摆放着草粿与京团,它们分属南北,却在元旦日上,给放置一起。京团,实际模样,今天已不可考了;然而可以推知的,这一道昔日京城节庆美食,当类似今日的“和菓子”──形状圆呼呼的,寓意团团圆圆。而草粿,虽然历经元明清三朝,却一直流传到今天,形态没怎样变迁,更成为了香港的非物产文化遗产。
今日的茶粿不一定只加入鸡屎藤或鼠曲草,还会加入紫薯、蕃薯等,不单色彩鲜艷,而且美味可口!
草粿,别名草仔粿,是一种混和了青草汁的米制品。本地客家人在节日庆典时,都爱制作草粿,有时称之为“粄”,有时名之“茶粿”。无论是“粿”,还是“粄”,从字义上看,都是指以“米屑”制成的食物。客家人保留了它最原始称呼与制作品,并把它发扬光大,成为本地重要的饮食文化。
粿的历史非常悠久,东汉时已经看到它的踪迹。许慎《说文解字》已见“粿”字,可是当时只是解释为“谷之善者”。而最早把“粿”与“粄”理解成米制食品的,应该是一千五百年前的字书──《玉篇》。根据它的说法,“粄”就是“米饼”。
现在,本客家人制作粿时,都会混入“田艾”、“鸡屎藤”等青草汁。其实,这种造法并不新奇,一千五百年前已经如是。萧梁时代的《荆楚岁时记》(成书于501-565年间)如此记载:
三月三日,取曲汁、蜜和粉,谓之龙舌,以厌时气。曲即耳草,俗呼茸母。《宋宗诗》茸母初生认禁烟。
农历三月三日,人们会把曲汁、蜜,混和米粉,制作一种叫“龙舌”的食品。因为那时候的粿是像舌头的形状,故人们叫它做“龙舌”。而“蜜”就是糖浆,“曲”就是“鼠曲草”。“鼠曲草”的叶子形状好像“鼠耳”,所以又叫做“鼠耳草”。《荆楚岁时记》说当时的人食用它以“厌时气”,大概服用粿是有去除暑湿的保健作用。事实上,根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说,鼠曲草的确能治疗风湿腰腿痛,具有药用价值。至今,客家人在制作茶粿时,也会用上它;而它因为长于田边,所以客家称呼为“田艾”。
除了田艾,本地客家人也爱以“鸡屎藤”混和米屑制作茶粿。《全国中草药汇编》说,“鸡屎藤”别名“鸡矢藤”(古代“屎”与“矢”字相通);它的性味功能是“甘、微苦,平。袪风利湿,消食化积,止咳,止痛”,能治疗肝炎、肠炎、痢疾等。而且,“鸡屎藤”又有一个别名,叫“解暑藤”。从其药性功能及别名可见,“鸡屎藤粿”的功能一样是“厌时气”──从北而南的客家人,并不能一下子就适应南方的湿热气候,为了应付水土不服的问题,他们就地取材,把这种南方随手可撷的植物汁液混进米屑,制作粿子。
中国人讲求“药食同源”,无论“鼠曲草”还是“鸡屎藤”,都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十分切合初到南方的客家先民。只是,没想到眼前这种材料简单的小食,原来承载了这般厚重的文化内涵,见证着客家人迁港的历史。(叶德平)
注:“茶粿制作技艺”被收录在属于《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第5.24项。
作者:叶德平博士,香港资深教育工作者,知名文化学者,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香港高等教育评议会常委,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高级讲师,中文、历史课程学术统筹,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