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地动仪的图片是复原模型
专家称:196字的记载虽未证实但也未证伪,质疑态度应慎重
就最近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地动仪真伪风波”,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江晓原教授表示,张衡的地动仪迄今没有任何古代实物遗存,现在争论后人的哪件作品才是真正复原了张衡的地动仪,科学意义不大,此番在大众媒体上老话重提,唯一的积极意义是让公众知晓,教科书上关于地动仪的描述是不确切、不真实的。
有媒体报道称,教育部对此作出回应:关于中小学教材如何描述地动仪的问题,将由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业工作委员会进一步研究。
实物失传
“说来惭愧!我直到昨天才知道,那个国宝级的张衡地动仪,台湾香港人都没见过,因为这个‘古董’是上世纪50年代才造出来的,在上级有关精神指示下,王振铎根据古书描写的196个字,结合英国科学家的地震理论,设计并发明了这个张衡地动仪,由于选进了教材,国人都以为是东汉货色,事实上,那珠子掉不出来……”这便是此次“地动仪真伪风波”的缘起,网友闫涛最初发表于11月28日的一条微博,迅速引起强烈反响。因此对地动仪本身的真实性也产生质疑者,大有人在。
“怀疑地动仪的确切性,不是没有道理的。”江晓原教授指出,“《后汉书·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记载,总共只有196字,未提及任何具体构造和原理,因此也不能证明地动仪当时所产生的效果。”教科书上的配图,只是展示模型,这在学界并不是秘密。
模型复原
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问世于公元132年,几十年后也就是东晋末年失传,仅剩南北朝范晔从公元432年开始撰写的《后汉书·张衡传》对其196字的记述,但这并不妨碍它在科技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地动仪被认为是人类在地震学领域的首创仪器,被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为“所有地震仪的鼻祖”。因此,国内外对其的复原研究不断,来自不同国家,原理和造型各异。教科书上的那张图,便是上世纪50年代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的王振铎在196字记载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象、并遵循直立杆原理设计制作的1:10木质模型,主要目的是“作陈列和宣传之用”,当然不能实际用作监测地震。
目前较为流行的另一版地动仪复原模型,由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冯锐提出。2004年,他领衔“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课题组,主持张衡地动仪复原模型研制项目,并于2005年4月宣布成功复原并通过验证。不同于王振铎版的直立杆原理,这一版模型遵循的是悬垂摆原理,现陈列在河南博物院,但它也仅在实验室经受了人造地震的检验,同样不曾在某次地震中派过用场。
既无实物遗存,文献记载又语焉不详,在这样的前提下想要复原地动仪,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复原模型遵循了哪一种原理,在196字记载中都找不到根据。这些复原模型都未在真实地震中发挥过监测作用,是否管用尚不得而知。更重要的是,即使管用,也不能证明这就是张衡当年的构造和原理。”江晓原如是分析。
争议焦点
其实,关于地动仪的争议,这些年来并非第一次发生。此次“地动仪真伪风波”的焦点,是教科书中地动仪的相关内容。很多人质疑,采用王振铎版模型的示意图,没有注明是复原模型,让大家误以为是实物。也正是这个原因,当人们得知自己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地动仪构造居然不是真的时,才会感觉如此震惊。
事实上,公众关于地动仪的误会,恐怕还不止于此,不仅仅是一张图。“有史书记载张衡发明了可验震的地动仪”,和“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检验了某年某次地震”是两回事。无实物流传、没有详细构造和原理记载、也未经有记载的确切的实践检验的古时候的事,是不是可以当作可确信的历史知识来传播?江晓原认为:“196字的地动仪记载,虽未经证实,但也未经证伪。我们应该持慎重的存疑态度。”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曾有过许多杰出的科技发明,其中多项发明,西方科学家直到多年以后才有了类似的成果——这似乎是今日国人当作常识一般来接受的共识。从某种意义而言,辉煌、先进的我国古代科技史是有虚构成分的,“我们没有传说中那么先进”,应该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那些在历史文献中没有确切记载的古代科技成果。江晓原告诉记者,和地动仪有类似命运的,还有另两项我国古代发明——水运仪象台和指南车。
更多“悬案”
早在3年前,江晓原就曾在科普杂志《新发现》的专栏中发表题为《三件奇物的复制问题——古代科学仪器真能复制吗?》的文章。
他在文中指出,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古代科学仪器,往往给人神秘莫测、令人敬畏的感觉,很容易引发现代人研究这些仪器,并将其复制出来的热情。现今特别知名的中国古代科学仪器,主要有这样三件:宋朝的“水运仪象台”,汉代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历代的指南车。
这三件奇物迄今都没有发现有任何古代实物遗存,关于它们的功效、形制、结构等等,都只见于古代文献中的记载。它们都有多种现代复制品问世。
江晓原指出,在复原工作中,研究者们似乎忽略了一种可能性——这些仪器在古代是不是真的成功运行过?
在中国古代传统中,科学仪器除了作为研究时使用的工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礼器。如清朝的各种天文仪器,包括西方人作为礼品送给皇帝的天文演示仪器,都记载在《皇朝礼器图式》中。像“水运仪象台”这样的礼器,平日藏在深宫禁苑,并不需要运行,只有当某些盛大仪式举行时,才需运行一会儿。因此,即使它不能长期有效运行,也并不妨碍它作为礼器的功能;它只需在盛大仪式进行过程中保持运行即可——在这种场合,也不会有人去验证它的运行是否精密准确。
《南齐书》卷五十二中便记载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宋武帝北伐攻灭后秦姚兴政权,缴获了一具指南车,只是徒具外形,内部机械已经失去,但是这样一件重要礼器,又是北伐的战利品(中国历史上极少有南方政权北伐胜利的),当然要加入皇帝出行时的仪仗行列以便向臣民夸示,结果每次皇帝出行时,只好“使人于内转之”——就是让人躲在车中操纵指南车上的木人,以保持它始终指向南方。
【焦点链接】关于地动仪的各种声音
科普作家方舟子说:“不必怀疑张衡曾经建造出一台叫候风地动仪的仪器,但是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也没有理由让人信服地动仪曾经发挥过验震的功能,它很可能和今人复原的那些模型一样,仅仅是个无用的摆设。”
奥地利学者雷利伯在《张衡科学与宗教》中毫不客气地表示:“张衡地动仪是不科学的,中国人把张衡和地动仪看成国宝,完全是一种民族的向往,不是现实。”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李宏表示,冯锐主持的2005版复原模型,需要放在一个通电才能模拟地震的振动台上进行模拟实验,其内部构造模型才会有反应。汶川地震时,陈列地动仪复原模型的展厅正在闭馆装修,新模型的珠子没有放进去,失去了证明自己的机会。玉树地震时,该复原模型也没有任何反应。(记者:董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