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道德经》一直被认为是世界性的真经,如果...

道德经的精髓在于“无为而治”。许多人都只注意到“无为”,没有在意“而治”。做到单纯的“无为”已经很不容易,还要通过“无为”达到“而治”的境界,那几乎是没有人可以做到的纯粹的理想境界。就连老子本人也只做到“无为”,空有“而治”的理想却没有达成。

话又说回来,理想境界本来就是值得追求却不一定要达成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比如,历史上有很多战略家,从姜子牙到鬼谷子,而诸葛孔明是最有名的智慧化身,其原因就在于,姜子牙成功了,鬼谷子自己没有出山,而诸葛孔明是亲力亲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事实上,领悟到一件事,是一种境界;能够付诸行动是另一回事;进而能够达成目标又是另一种境界了。这就是知与行的差别,以及行动与成功的差别。《道德经》告诉我们,无知、无为是取得成功最好的方法。其实,《道德经》也告诉我们观察、领悟的方法。例如,“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道德经》一方面强调无知、无为,但也强调“善”,这就不是无为而是有为了。真正的重点是“利而不争”。“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意思是,不论你多么“有为”去做事,最终成功了,所有的人都会认为那个结果是“自然”达成的,和你的努力“有为”没多大关系。当然这只是人们的认知,实际上努力和不努力当然是不一样的。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几句话告诉我们,并不是要“无为”,而是要知道如何去“有为”。由此可见,愚公移山的精神才是老子所赞赏的!

领悟到《道德经》真谛的人是知道如何把握无为、有为、有知、无知的尺度。这个尺度就是“不争”。就算你是出于善意而做某件事,但因此与别人发生争执,善意也会打折扣。例如,在公共汽车上有人提醒别人给老人让座,却因此而与别人发生争执,他的善意就可能造成更多人的不便,从而略微偏离最初的善心。

道德经》不仅启发人们,尽可能通过“无为”来达成“而治”,同时也告诉人们怎样去“有为”,也就是以最少、最巧妙的方法去“有为”。所以道家是最讲究方法和技术的一种哲学思想,合起来就是“道法”和“法术”。

基本的“法术”在《道德经》里也讲到了,就在“上善若水”这几个字之后,归结为7个步骤:1)居善地;2)心善渊;3)与善仁;4)言善信;5)政善治;6)事善能;7)动善时。

这7个步骤中,只有最后一个是关于“动”的,前面6个都是关于“不动”的。身体不动,心却保持思考。“居善地”就是告诉我们,不论命运把我们推到了什么地方,我们都要善待这个地方,要造福一方。怎样做到呢?不仅要“心善渊”,不仅要包容各种不同的人和事,而且要“与善仁”,成人之美,帮助自己周围的人达成他们的愿望和目标。不仅身体力行,而且要“言善信”,做诚实可信赖的人,从而可以接受别人的托付,承担起超越自己个人利益、惠及他人的责任。例如,你可以帮别人管理他们的资产,这就说明你已经是非常值得信赖的人了!比如巴菲特就是这样的人!瑞士这个国家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连瑞士人都不愿意住在这里,但没有人愿意收留他们,最终他们选择“居善地”、“言善信”,以中立国的姿态替别人管理钱财,在全世界的人面前确立了了自己的独特定位。

“政善治”就是在你赢得别人信赖之后应该遵循的处事原则。处理事情要依据清晰一致的原则、规则,不能随心所欲、模糊不清、因人而异,最难的就是做到“王子犯法 庶民同罪”。自己坚持“无为”,不仅不去人为干扰规则的运行,而且勇于维护规则的运行。可见“无为”也是需要勇气的!

不论你如何坚持“无为”,偶尔总是有一些情况是需要例外处理、人为干预一下的。所以需要“事善能”。只是需要特别提醒一下,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有欲望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道德经》特别强调“动善时”,不可轻举妄动——“不知常,妄做凶”。

总结一下,如果一个人真正领悟了《道德经》的真谛,他并不会完全“无为”,他会“居善地”、“动善时”,他总能善待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周围的人,并且在最适当的时候采取最适当的行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道德经  道德经词条  真经  真经词条  世界性  世界性词条  一直  一直词条  认为  认为词条  
国学

 中华经典名言一百句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展开)

国学

 刘桢之平视

最近看《安持人物琐忆》,大概因为作者年青时颇有女人缘吧,书中常出现“刘桢之平视”一语(如《记蒋密韵后人》:余当时又为吴所谈,动了好色之念了,谓吴曰:“惜乎已断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