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不仅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边塞诗人,他还是唐朝时期有名的大臣。王昌龄自从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后,就入朝为官了,先后做过校书郎、龙标县尉、汜水县尉等多个职位。不幸的是,在安史之乱的时候,王昌龄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被后世誉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他最为有名的当属边塞诗了,那么你读过他的边塞诗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欣赏欣赏他的边塞诗吧。
一、诗词原文
《从军行七首》
【唐代】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二、翻译
1.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在烽火台的西边有一座戍楼,高约四百尺。在黄昏的时候,一个人坐在戍楼上可以感受到海面上吹来的风。
此时又传来一阵凄凉婉转的羌笛声,吹奏的正是《关山月》。伴随着这笛声,更增加了我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2.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军中有舞姬歌舞,尽管用来伴奏的琵琶又出了新曲子,但是每当听到《关山月》时,总会让边疆战士想起故乡,激起浓浓的思家忧情。
嘈杂的音乐和舞蹈里面掺杂着思乡的忧愁,理不清,剪不断,无尽无休。秋天的月亮高高的照着长城。
3.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边城榆树上的叶子早已稀疏变黄了。傍晚的时候,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顾战场,只见暮云低合。
将军向皇帝上表,希望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感到伤心难过。
4.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湖上云雾漫漫,遮掩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就可以看见玉门关那座孤城。
万里黄沙,上百场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把敌人打败我们绝不回去。
5.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塞北的沙漠狂风四起,尘土飞扬,整个天空都昏昏暗暗的。前线的军情十分紧急,一接到战报就立即出击。
前面先行的队伍已经在昨天晚上就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战斗,刚刚听说正在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6.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将军的胳膊上缠绕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边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
边境又传来了紧急的军情,皇上派使者在夜晚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责令让他赶紧带领军队去往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很快就打破了敌人的老巢。
7.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层峦叠嶂,就像一层层屏障守护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也遍布了各个山头。
在边远的戍边,人们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因为那里山林深远茂密,骏马跑进去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三、赏析
组诗《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一共有七首。
1.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首诗的笔法简洁但是富含深意,在写法上很有特色。作者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了凄凉肃穆的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有力。而在表现将士的思想活动方面,诗人的笔触又是委婉曲折的。此时环境氛围已经铺成,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一句“无那金闺万里愁”就突出的表现了将士们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作者没有直接去说有多么想家,而是从侧面的深闺妻子来反映。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结合全诗来看,这一句就如画龙点睛,使全诗的神韵飞腾,直接封神了。
2.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小片断,通过对军中宴乐来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这首诗的前三句以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诗人在这里宕开一笔,以景结情,明明是在军帐中饮酒作乐,却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苍莽无垠、壮阔悲凉的景象。描写出边疆将士的无限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沉的爱,其中心理的复杂,尽在这“听不尽”中了。前三句中的情感一波三折,到了最后一句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涟漪渐起。“高高秋月照长城”离情入景,使整首诗的情感都得到了升华。情不可尽,如此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入木三分。
3.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这首诗是通过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无数的将士们战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运回家乡,好好安葬。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也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开头“关城榆叶早疏黄”点明了地点和时令,渲染了边地荒凉寂寞的氛围,第二句“日暮云沙古战场”又暗中示意在这场战争中有不少战士为国捐躯。最后两句写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骨运回安葬,表明了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整首诗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战场作为背景,又加上“黄叶”“暮云”等边塞景象更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给读者一种满目萧然、凄凉悲怆的感受,震撼人心。
4.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开篇就描绘出这样的画面:在青海湖的上空,云雾弥漫;在湖的北面,又有着绵延千里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去,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首诗提到了两个重要地点——青海和玉门关,作者为什么要特别提及青海和玉门关呢?主要是和当时的民族之间战争的形势有关。在当时唐代的西、北方的强敌一个是吐蕃,一个是突厥。“青海”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还突出了“孤城”的地理优势。这两句话除了写景,里面还蕴含感情。边疆将士对自己肩负重任的自豪和骄傲、戍边生活的孤苦、寂寥,都融合在开篇的景色中。三、四两句又直接抒情,将战事的频繁、环境的艰苦、敌军的强悍、镇压时间的漫长都融在了一句“黄金百战穿金甲”中。一二两句着重描写的环境,让三、四两句的情感不再肤浅空洞。
5.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整首诗的描写来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还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却只从侧面带出,打破了常规套路。刻意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让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作者只用来两句描写:“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前军夜战洮河北”来让读者想象前线的战争多么艰苦,通过“红旗半卷出辕门”和“已报生擒吐谷浑”来侧面烘托、点染这次战争的有趣。整首诗的构思和组织词语的难度,都让这首诗在边塞诗中可以排上号了。
6.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这首诗是《从军行七首》中的第六首,描写的是一位将军将要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
这首诗的首句写的是这位将军的装扮和身姿,第二句写的是边塞的风光,营造了一种萧瑟潇洒的气氛。将军心里装着的是边塞的安危、人民的安危,不仅衬托出了将军的身姿英勇,还突出了作者对唐朝的强大国力的自豪。
7.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这一首主要写的是边塞风光:重峦叠嶂、烽火遍布、山林茂密。其中用笔之隐秘曲折,字词浅显含义深远,意味绵长。
这首诗的前三句主要是在写山峦多,烽火台多以及边塞将士对于烽火的依赖。第四句宕开一笔,打破了前三句的静态,一匹骏马骁勇敏捷,转瞬就消失在了茂密的山林中。结尾突兀,但是也正是这种意外,才让整首诗的意味深长。
这就是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啦,王昌龄不愧是写边塞诗的大家,读起来不止气势雄浑,其中情感也是充沛淋漓、复杂曲折。怪不得被后世誉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