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帮孩子脱离腼腆的9项措施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力普·G.津巴多在《腼腆:事实与对策》一书中提出:如果一个人小时候腼腆,父母却漠不关心,那么,这种状况就可能持续终身。

  腼腆者大多收入低,无法担任责任重大的工作,即使身怀绝技也可能因社交障碍而难以谋到好职。

  极少数腼腆者孤僻成性,需要找专家给予特殊治疗。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父母满怀爱心的帮助足以使他们度过困难期。以下是专家们推荐的克服腼腆的九项措施。

  ①细心观察、聆听

  津巴多到一所小学听课调查时,老师告诉他,每个班“只有一两个腼腆学生”,但这位心理学家看出远远不止。

  调查结果表明:5个小学生中就有2个腼腆的孩子,程度因年龄不同而略有差别。至于在初中,50%的男生和60%的女生都是腼腆的。

  这些孩子常以课堂讨论不发言、课外活动当观众、平时大家都笑了他才笑等等方式把自己这种特点掩饰起来。津巴多说:“腼腆者竭力把自己变成贴墙纸,使人觉察不到他们的存在。”

  不过,津巴多也指出:有时,腼腆者也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恃强凌弱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事实上是很腼腆的。有个幼儿园的男孩成天傻里傻气说个不停,一旦停下来便对同学拳打脚踢。直到他12岁时,他的父母才发现这个孩子其实很腼腆,他的攻击行为不过是一种掩饰。

  ②不要贴“标签”

  父亲如果说“我儿子腼腆”或“她是我们家脸皮最薄的”都会产生消极作用,人们可能会对孩子另眼相看,结果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

  ③体贴而勿指责

  腼腆的孩子总是听到指责──即使别人不指责,他们也会自责。

  对于这样的孩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首先要给予鼓励。一位母亲关切地问9岁的女儿:“腼腆是什么滋味?”她答:“就像被咒语镇住了,手脚都发僵。”

  她母亲则说:“我们坚信不管它多么严重,在我们的帮助下你都能克服!”女孩听到这种鼓励后说道:“就像白马王子飘然而至,魔咒被解除了。”

  ④提高自我评价

  腼腆的孩子往往自我感觉差,在社会活动中有一种“被抛弃”感。因此,父母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

  一位女士曾对12岁的女儿很担忧──这孩子不爱与同龄人交往,没有知心朋友。不过,她对年龄小的孩子很热情而且满怀爱心,同时学习也好。

  于是这位母亲安排女儿辅导一个邻居小孩学习,以使她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很快,其他小孩也来找她帮助。她的成功以及孩子们的“崇敬”大大增加了她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⑤寻找校方帮助

  学校常常是孩子最先表现出腼腆的地方,也是纠正这种弱点的重要阵地。然而,老师们很可能因忙于应付那些“调皮鬼”。而忽视了沉默内向的孩子。因此,家长要主动争取教师的帮助,以把孩子拉出自我封闭的圈子。

  请老师设法让你的孩子尽量轻松地参与讨论问题。告诉老师,孩子可能想问有特殊兴趣的话题,请老师对他的书面作业给予特别注意──在这个领域里腼腆不会构成障碍。

  ⑥利用家庭优势

  让孩子把伙伴带到家里来,而不要强迫他“到约翰尼家去玩!”训练孩子接电话、代传电话留言──可使他在不面对面的情况下与陌生人打交道。

  为孩子选择年龄小些的伙伴,这样,怯场的孩子有机会成为受人敬仰的“头领”。或者,如一位研究腼腆的专家建议的,为他找一个心肠好、有正义感而又不太颐指气使的孩子当“大哥”,让他把腼腆“小弟”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⑦进行“色色”演练

  腼腆孩子常常诉苦:“我从不知道该说什么!”通过预先排练在不同交际场合怎样说话,就能有效地帮他打破这层“坚冰”。可以写出你建议的“开场白”,甚至把“正文”也打个提纲,要求他在镜子前反复练习,以习惯正眼盯着“另一个人”。

  津巴多则安排腼腆孩子给陌生人打电话,以及搞电话社会调查,逐步引导他们脱离腼腆。这位心理学教授说:“当孩子认真承担起某个角色以后,他们便毫无羞怯之感了!”

  ⑧引导参加活动

  让孩子参加他感兴趣的各种娱乐部和课外活动,由于各成员间被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联系在一起,因此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摆脱腼腆心理。非体育性活动中的艺术和手工、体育项目中的体操,都可以优先考虑。总之,要选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加的活动,确保你的腼腆孩子不至被排在圈外。

  ⑨不可失去耐心

  要帮助孩子克服腼腆,最重要的一条是要耐心──理解要耐心、支持也要耐心、在短期未见效时更要耐心,不要奢望一夜之间会出现奇迹。要相信,在你满怀爱心的帮助下,被腼腆困扰的孩子一定能从中摆脱出来,更完美地享有自己前程似锦的人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帮孩子脱离腼腆的9项措施  腼腆  腼腆词条  脱离  脱离词条  措施  措施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少年行为

 宝宝的哭与表达

 比如让爸爸妈妈知道该给他们换尿布、该喂奶了等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表达自我需要和体验的能力也增强了,哭不再是他们表达需要和体验的主要手段,而是更多地依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