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江苏省沛县丧葬礼俗,这篇文章说透了

丧葬,主要指老人的丧葬,千百年来,都是农村家庭最重大的事件。在任何一个“出老殡”的灵棚前,你都可以看到一幅高悬的匾额,上书三个大字:当大事。这正是所有人认真操持丧事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三个字原本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原句为“养生不足以当大事,送死则可以当大事也。”由此可见沛地的丧葬文化具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传统。

正是这如此厚重的文化传统,使得农村的丧葬仪式有着极为繁琐复杂的程式和习俗,甚至可以说形成了一整套的体系。自然,在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有不少程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其基本思想并没有发生变化,甚至可以说,许多程式的变化只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更加考究,从而更充分地表达人们对于逝者的哀思之情。

一、停灵

这里先用一个小节介绍一下沛地处理殡事的大致过程。

死者咽气到安葬,属停灵时间。在沛地,停灵时间的长短,边外大部地区情况多有不同。一般地说,死者只有一个儿子的,安葬时间要在“一期”(七天)之内或“一期”之外,但要避开第七天。儿子多的,则可在“二期”之内或“二期”之外,但要避开第十四天。沿湖边里地区则有长三天、短三天之说。所谓“长三天”,是死者从死亡当天起至发丧当天止,时间多于72小时,少于96小时;所谓“短三天”,是从死亡当天算起,不到整三天。原因是,习俗有“男躲二、五、八,女躲三、六、九”之说,即男性死者发丧的日子不能是初二、初五、初八或十二、十五、十八、二十二、二十五、二十八;女性死者则应避开含有三、六、九的日子。为躲避这样的忌日,发丧日期可以多一天,谓之“长三天”。

在老人临终前,家人感到他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了,就会把老人停放在事先安排好的灵床上,并一起移至堂屋当门,头朝门,床顶后墙。在老人临咽气的最后时刻,将床前移,称为移床。移床的目的是让老人故去后能顺利走出家门,灵魂早日到冥府安息,免得滞留家中不得安宁。

接着是给老人穿上早已准备好的寿衣,俗称“送老衣”。上衣一般为棉袄或夹衣,不穿褂子,因为褂子与“挂子”谐音,免得将儿子挂去阴间。下衣为棉裤或单裤,脚上穿靴子或鞋子。头上戴帽子,女性头戴凤冠,掩襟上衣。边外送老衣一般为女儿置办,没有女儿的则由儿子置办。必须在老人临终前穿上,称为穿衣裳。习俗认为,如果咽气之后再穿,死者就会“得不到”,就是“失着身子走的”,会给儿女留下很大的遗憾。然而这样做,有时候会出现因判断不准确而使得穿好寿衣后又活了好久的情况。其实,这样做也是对病人的一种折腾,而这种折腾反而加速了病人的死亡进程。

这时候,老人的亲人都应该齐聚在身边,否则也会因没能见最后一面而留下遗憾。当老人只有最后一口气时,大家则会大声呼喊。这种呼喊既是对即将离去的亲人的强力挽留,也是生死离别的深情表达。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在病人最需要安静的时候的反向做法,同“穿衣裳”一样,也是对死亡进程的加速。这种传统的陋习,不只沛地存在,鲁迅先生在《父亲的病》一文中,就细致地描写了自己同样的亲历,控诉了这种陋习给自己心灵造成的永远不能磨灭的伤害。

当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围在他身边的亲人尽管悲痛欲绝,也不能放声痛哭,因为哭声会干扰亡者的灵魂,在去另一个世界的路上会迷路。这就要“指路”。死者的长子来到大门外,手拿一支秤杆指着西南方向,口中喊道:“爹(或“娘”),你顺着大路上西南!”连喊三声后,哭着回到灵床前。这时,死者的亲人们才能一齐痛哭,哭声惊天动地,充分表达对死者的留恋和哀伤之情。

其他帮忙者则迅速搭建灵堂并操办各种必备的冥器和用品。

灵床已移至堂屋对着正门的地方,家人将一枚铜钱塞在老人嘴里,俗称“噙口钱”。再用一张一开的白纸将死者从头部一直遮到多半身,这张白纸叫“蒙脸纸”,表示死者已为阴阳两界相隔。灵床两边铺上麦草或稻草,供守丧者坐卧。

灵床的前面放有影身草和一张小桌,桌上放有灯盏、纸钱,和“密封罐子”等,桌前地上放着“牢盆”,还有一堆周圈糊上白纸条的哭丧棒,沛地俗称“哀丧棍子”。

“密封罐子”为陶土制成,口小腰鼓,罐里装有米饭,口上盖一圆形饼子,插着两只筷子。待到下葬时,在棺材前的墓壁上挖个小洞,密封罐子就放在里面。这应该是为死者的灵魂提供的吃饭的东西。

“牢盆”则是陶土烧制的小盆,在发丧前的日子里,主要是用来烧化纸钱的。沛地人对盆底的处置各有不同,有的钻五个眼儿,有的钻七个眼儿,有的按死者有几个儿子钻几个眼儿,也有的不钻眼儿。对钻眼儿的做法也有不同的解释:一说是人死后灵魂到阴间去经过奈河时,要用这个盆喝迷魂汤,盆底钻了眼儿,迷魂汤就会漏掉许多,自然就会喝得少些,来世就会聪明得多;二说是这个盆里装着死者一生所做坏事的记录,当灵魂到阎王爷那里报到时,阎王爷要验收,做的坏事多了要受重罚,而盆底钻了眼儿,记录就会漏掉许多,从而会减轻罪责。这只是人们的观念,是不切实际的。“牢盆”应该是为死者的灵魂准备的在阴间吃饭的器具。“牢”在古代有“廪食”之义,《礼记》在讲到举行结婚仪式时有“共牢而食,合卺而酳”的话,也可佐证。事实上,这个“牢盆”决定了丧家当事者的经济利益和在家族中的地位。在出殡发丧时,这个牢盆必须由第一重孝子打破,叫做“摔牢盆”。有的地方是由大老执一手按着跪在棺材前的重孝子,一手举着牢盆在重孝子头上晃几晃,然后重重地摔碎在早已准备好的砖头上。有的地方则是由重孝子自己用哭丧棒将牢盆打碎。不管哪种形式,那个为死者摔牢盆的人就成了死者遗产的第一继承人,也成了这个家庭中最有权威的人。一般地说,能摔牢盆的人应该是长子,如果长子早亡则是长孙,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难以说清而造成家庭内部的争执。也有的死者没有儿子,则由女儿摔牢盆。甚至也有关系很远的人为继承死者的遗产而为之摔牢盆的。摔了牢盆,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别人就失去了和他相争的资格。

“哀丧棍子”或曰“哀思棍子”、“哀死棍子”,就是哭丧棒。是用柳树的枝干截成的,长度一般约半米左右,粗细不一。为死者送丧和举行各种祭奠活动时,死者家族的所有晚辈人包括妇女,每人都要手拿一支,是丧家族内人的标志,而在跪地时,它则成了支撑人体的工具。个别的人家为了警示重孝子,专门给他做一根又粗又短的棍子,让他感到沉重难拿,以防止思想开小差。在沛地,哭丧棒必须是柳木的,其它任何树种都不能代替。这是因为柳木成活率最高,繁殖也最迅速,最能象征死者后代子孙绵延,家族昌盛。在死者安葬后,要把哀丧棍子集中安插在新坟前,因而有些就发芽成长,长成大树,这种现象在旧时的田野里到处可见,解放以后,由于要节省土地,人们不愿在田间长大树,于是大多把哀丧棍子填到墓坑里埋掉了。

丧家的大门上要贴上白纸条,如果是双亲中的一位去世,则在每扇门上竖着贴一张,如果是双亲都去世了,就在每扇门上交叉着贴两张白纸条。大门外还要挂上一沓草纸,边里人称作“纸咕咚”,去世的老人有多少岁,就用多少张。

还要做一些小面饼,俗称“打狗饼子”,如铜钱般大小,老人多大岁数就做多少个,用线绳穿好,塞在死者的袖子里。迷信认为死者的灵魂在去阴间时,要路过恶狗村,为了防止恶狗的伤害,就要把这些饼子扔给恶狗,灵魂可以乘机逃脱。

老人死亡后,重孝子要立即请来大老执(也称“总理”)和主要族人商量丧事。商量之前,要先给大老执磕头。主要是商定发丧时间、丧事规模及各种具体事项的分工。首先要立即将噩耗通知亲友,重要的亲友会以最快的速度赶来“烧倒头纸”。自然,到出殡那天,他们还要前来举行更隆重的吊唁仪式。

到了第三天下午则要成殓,边里一般是在死者死亡后第二天下午晚饭前举行,所谓“成殓”,就是把死者的遗体装入棺材。实行火化前,是把遗体直接装入棺材,长子捧着死者头部,俗称“捧头”,实际上是架住肩部。次子、三子或其他亲友架住腰部和腿,安放棺中,整理好衣服。这时要请亲友、特别是姥娘家人观敛,主要是看安放得是否妥帖。在大家无异议后,取出死者口中的硬币(噙口钱),放在头部一侧,象征性地用清水给死者洗脸,盖上棺盖,由姥娘家人挥动斧头将棺盖钉死。如果还有亲人没有来到,则要“留扣”,以便让这位亲人再看最后一眼。实行火化后,则要于第三天送到殡仪馆火化,回来后的下午成殓,再把骨灰装入棺材。要由死者的儿子手捧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体的形状。

成殓后则是“送盘缠”。傍晚时分,喇叭班在前面吹奏,乐队后是端托盘的,托盘上放着四盏长明灯,随后是纸牛、纸马、金童、玉女等纸扎,最后是死者的亲人,个个身穿孝衣,每人手拿一根哭丧棒,拈一根香,口中不停地念叨着“××(对死者的称呼),你到西南十字路口拾钱去!”还有两人抬着水桶,不停地用勺子将水洒在路边,口中念叨着“××,喝汤!”大家一直到村子西南的十字路口,将纸钱、纸马,连同死者生前曾经穿过的一件衣服,点火焚烧。做完仪式,再哭喊着回到灵堂中。边里把送盘缠叫做“送三”,形式与边外大致相同,但必须是出村向者西北方向,因为他们的先祖来自西北的嘉祥、巨野、郓城,含有死者灵魂回到先祖身边的意义。仪式上还要宣读死者的生平简历,并叮嘱死者“少走高山,多走平原”同时要求牛鬼蛇神一律让道等送行语。

安葬的前一天,丧家开始接受亲友的正式吊唁,这叫“开门受吊”。这一天的吊唁者主要是本村的亲友和族人。大家多少代人生活在同一个村子,虽然没有多么重要的亲戚关系,但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总会有割不断的联系和感情,所以都会主动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对死者家属的慰问。他们在吊唁时并不拿重礼,旧时多是一块锡箔,而现在则是交上几元钱,这叫“烧素纸”。这些人在出殡的当天还会主动前来帮忙做各种事情。

晚上,丧家要举行隆重的“辞灵”仪式。先是“家奠”,就是家族的祭奠。以重孝子为主,家族所有晚辈男子按传统仪式行跪拜礼,然后是女眷们跪拜。然后是亲朋好友的祭拜。辞灵者对先后顺序的安排非常重视,为避免矛盾纠纷,大老执要表现出他纵横捭阖的能力。所有祭奠仪式,唢呐班都要吹奏丧乐伴随。家奠过后,唢呐班继续吹奏,甚至表演节目,吸引全村的人前来围观,常常直到深夜。

安葬的当天,所有的客人都会在午前来到,他们交了礼金,按不同的身份穿上孝服,一批一批地到灵堂祭拜。这时,大老执高喊“男客烧纸!”守灵的男孝子们就要伴随着客人的祭拜痛哭;若果大老执喊的是“女客烧纸!”则由女孝子痛哭。旧时,每当客人祭拜前,除大老执高喊外,丧家大门外放一只大鼓,有专人敲击,丧屋内的孝子们听到不同的鼓声就知道是男客还是女客烧纸,男客由男孝子陪哭,女客由女孝子陪哭。

客人祭拜后入席吃饭。饭后则是“发丧”。发丧时间,边外有吉日吉时之说,吉时早则早发丧,吉时晚则晚发丧。边外则有发丧不过晌的风俗,即太阳正南必须发丧,不可等到太阳偏西。发丧时,家族所有送丧者手持哭丧棒跪在灵棚前,死者的儿媳、女儿等要在灵前烧化纸钱。然后从丧屋里架出棺材,安放在早已准备好的棺材架上。棺材架出丧屋后,就要拆除灵棚,俗称“拔棚”,过去的灵棚是用木棒搭建的,拔棚就要把木棒拔掉。拔棚象征着事情的结束,所以“拔棚”也就成了沛人对某事结束的谑称。拔下木棒的柱眼,要用发面水灌注,以预示死者后人发达繁盛。

接着是“路祭”。先是家族,后是重要客人,分批进行,都是跪拜仪式。路祭完毕,大老执将顶在长子头上的牢盆摔碎,抬棺材的人们一声号令同时抬起棺材。长子孙手持影魂幡,男孝子及族人手持哀杖在前面领路,女孝子及各路客人在后面跟随,唢呐班在最前面吹奏,送丧的队伍浩浩荡荡向墓地进发,白茫茫一片,显得十分庄严和肃穆。

墓地的坑穴早已挖好,挖墓穴俗称“打坑”。第一锨土是在发丧前由长子前来亲自挖的,称为“破土”。送葬队伍来到墓坑前,孝子们跪在一边,大老执指挥着将棺材放进墓坑,依照大家了解的风水知识调整好方向,在棺材上安放好土瓦和弓箭,小瓦上写着“敕令斩鬼”。如果是夫妻一人已经先去世,还要在两个棺材间用木棍搭起一座桥,谓之“仙人桥”。然后在棺上盖上芦席,并将一只公鸡的鸡冠掐破流出血来,倒提着围墓坑转三圈。征得姥娘人同意后,请他亲自往棺材盖丢上第一锨土,或由长子丢上第一锨土,接着所有的忙人一齐埋土,纸扎的车马轿之类也一把火点着,孝子们和各路亲戚一齐大哭一场,除孝子外,各路亲戚纷纷脱去孝衣,然后离开。这样,一座新的坟头出现在旷野里,一场殡事就基本结束了。

如果男性一生娶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妻子,在棺材的排列上有排棺葬和夹棺葬之说。排棺葬,就是依照结婚先后的顺序依次排列在男性的右侧;夹棺葬,就是男性葬在中间,妻子分葬在两侧,一般先结婚的在左侧,后结婚的在右侧。

边里当天晚上还有送面灯的风俗,即用面捏成小碗状,上锅蒸熟,内放豆油,用棉花做成捻子,浸于油中,点燃后由长子送到坟上,放下不准回头,直接回家。

二、葬 制

由土葬到火葬,这是首先要提及的、也是变化最显著的丧葬形式。千百年来,土葬是沛地最基本、甚至说是唯一的丧葬方式。俗话说,“人从土中来,还到土中去”,“入土为安”,因而再贫穷的人家也要尽自己的能力将逝去的老人装殓好,送入地下。活着的老人常说“我是入土半截的人了”或“黄土已埋到脖子了”,还有人常说的“把老人送到南北坑(即坟坑,一般为南北方向)里去”,这些俗话都含有死后要埋到地下的意思。由此可见,在人们的观念中,土葬是十分自然的事,是天经地义的事,谁也不敢想象尸体的处理还有其它的方式。

20世纪80年代,沛地政府推出了殡葬改革的措施,其基本点就是死者遗体一律要实行火化。自然,火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措施,特别是在当今人口快速增长、可耕地日益萎缩的情况下,“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土葬制度的改革就摆在了人们面前。自然,农民习惯了千百年沿袭的土葬制度,对接受新的火葬方式总会有一个过程,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农民对这种改革的适应还是很快的。他们甚至发现,虽然对逝者的遗体实行了火化,但许多旧有的祭奠仪式还保留着,而且为他们更从容地举行葬礼提供了更大的方便。过去,逝者的遗体都是停放在堂屋正门的灵床上,一放就是七八天,甚至十几天,因而对遗体的保护是天大的事情,逝者的亲属不能一时一刻离开,必须彻夜守护,不能稍有轻心。特别是夏天,尸首腐败的现象时常发生,成为人们最为头疼的问题。而实行火化后,这些难题便都迎刃而解了,因而人们迅速适应了遗体火化的新制度。

况且,实行火化时又增加了许多表达哀思的新形式,比如:火化前会有殡仪馆的工作人员给逝者整容,要举行隆重的告别仪式,殡仪馆还会鸣响礼炮给逝者壮行等等。

自然,目前的火化制度还有很不健全的地方。最主要的是,虽然遗体火化了,但最终还没有摆脱土葬的格局,田间的坟头还是在不断增加,耕地还在不断被新坟头占有。开初实行火葬时,曾有人想了一个点子:每个大队建一个骨灰堂,专门安放骨灰。那时,骨灰堂确实建了不少,但结果是没有放置进去一个,不久都被拆掉了。可见这是一个愿望不错但不切实际的点子。你想,骨灰堂内置放骨灰盒的位置必然有上下左右尊卑之分,哪个愿意让自己的老人处于有失尊严的位置?小小的骨灰堂仅有三间屋,若摆满了骨灰盒,人们逢年过节,一年数次的祭奠活动如何进行?骨灰堂应该由谁管理,又如何管理、保护和维修?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又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不怨农民接受不了。骨灰盒的放置问题不能解决,土葬的格局就难以从根本上打破,实行火化的初衷也就难以实现。

一段时间曾实行深埋的平坟措施。所谓深埋,即将骨灰盒或棺材深埋到不影响耕作种植的程度,但这种做法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逝者埋在何处,没有明显标记,每年数次的祭奠活动又如何进行?平坟的结果,除了少数没有后人的坟头确实被平掉了,但有后人祭奠的仍然是坟头高耸,甚至还有的立了石碑,人们怀念先人、祭奠先人的传统是不会消失的。

到底怎样做才能使火葬既符合传统理念又适应现实需要,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目前火化制度的实行是农村殡葬改革的伟大进步,这是确定不移的。

三、棺 材

有一个成语叫“盖棺论定”,意思是说人死了以后就可以对他的一生作出评价,同时也说明人死以后,遗体是要装进棺材的,这是社会传统的习俗。我们在这里且说说几十年来棺材的变化情况。

棺材,沛地方言叫“和(音huō)”。《汉语大字典》对“和”字的解释有一个义项就是“棺材两头的木板”,并引用了多个古籍中的证据,可见沛县的说法是有来历的。其实,在远古时代,安葬死人就是用植物的秸秆把尸体裹起来埋入地下,植物的秸秆就是“禾”。古代的“禾”和“和”两个字是可以相通的。

解放前,由于贫富差别巨大,人们所用的棺材差别也很大。富裕的人家有用柏木的,也有用楠木的,十分结实,文化大革命时造反派们曾扒了一些富有人家的坟墓,有些棺材埋在地下几十年、成百年还丝毫无损,须用粗大的缰绳才能拉开。但贫穷人家,有的连“匣子”(用薄木板扣成的棺材)也置办不起,而用一领芦席或秫秸箔卷了埋葬的也有的是。一般的人家则多用柳木做棺材,这种木头质量并不好,但价格较低,一般人家较能承受得起。因而在当年的农村中,“柳木头”就常常指代棺材。那时棺材的类型有“三三四”的、有“天地六”的,其中的数字均指棺壁的厚度,当然也代表了质量,但比“匣子”要好多了。当年还有被人称为“狗碰头的和”,意即狗用头就能撞开的棺材,大约与匣子相当,当然质量也是很差的。那时候,狗饿极了,常常会去掏挖新筑的坟头,有时就会把棺材撞开,从而去吃掉里面的尸首。

旧时代,还有一种特别的现象,即当家中的老人身体还很好的时候,作儿子的就给老人准备了棺材,并美其名曰“喜和”。为表明是为老人准备的,而不是现在就用的,还要在棺材头上挂一块红布条。其实,这样做的根本原因还是出于经济的考虑,都是趁手头宽裕而置备好,以防止一旦需要时却陷入拿不出钱来的困境。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农民对“孝道”的执着,另一方面也证明为老人置办棺木是家庭经济生活的一件大事。

解放后,能够做棺材的柳木越来越少,泡桐木一度成了主流。泡桐木长得快,板质较好,重量也较轻,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到1970年代,木材普遍不足,因而比较昂贵,于是水泥棺材开始使用,这是棺材的又一次质变。我们说,“棺材”这两个字都是“木”字旁,足见以木为材料的棺材已有了长久的历史。在过去的农村中,“木头”也常常是棺材的代称,比如说“得给老人预备个木头”,其中的“木头”就是棺材。人们还常把亲儿子、亲孙子称为“正经木头”,是指亲儿子、亲孙子是某人死后真正的继承人。而棺材变成水泥的,这个“木”字就名存实亡了。

水泥棺的好处是价格低,很适合处于经济困境中的农民的需要。但是,它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非常沉重。在农村,将棺材从家中运送到坟地的过程,人们历来都是十分重视的,不管棺材是大是小,是轻是重,都是用人抬,搞得十分隆重。他们首先要用铁链将粗大的木棍绑好框架,再把棺材放在上面。框架的四个角,各用4个人,总体就要用16个人抬。有的棺材特别沉重,即使16个人也感到十分吃力,而且农村的路面较窄,而且不平整,16个人又要保持步伐的一致和用力的均匀,所以行进十分困难,危险也较多。这时候,所有的人都必须绝对听从作为总指挥的“大老执”的命令。大老执一声“前后平起!”大家则一齐用力抬起;中途需要休息时,大老执一声“前后平落!”大家则一齐缓缓放下肩头的杠子。在前头领丧的孝子们看到抬棺者的艰难,往往回过头来磕头如捣蒜,以示感激之意。

1980年代末,实行火化以后,开始使用骨灰盒。在农民的意识中,骨灰盒是一种新的棺材,但与旧式棺材相比实在太小,又要埋入地下,显得很不庄重,于是人们就用砖石在地下砌墓,然后再把骨灰盒放进去。近年来,沛地又风行起石棺来,即将巨石用机器切割挖掘成棺材状,再装饰有各种花纹图案,它的精美和结实超过了有史以来的任何棺材。虽然仍然很沉重,但得到了人们的看重,从而人们也不再使用骨灰盒,就把骨灰撒放在石棺内,有的还千方百计将骨灰撒成人形。这样的石棺一般售价八九百元,甚至一千多元。

实行火化后,无论是前几年的用砖石筑砌的墓坑,还是现在的采用石棺,从本质上来说都没有脱离土葬,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死人与活人争地的问题。相信殡葬改革还会进一步开展,应该认真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制定一项切实可行的方案。

四、灵 堂

任何一家办丧事,不管穷富,设置灵堂都是必不可少的。逝者的灵床或棺材要停放在堂屋内冲着正门的地方,灵床的两边铺上麦草或稻草供逝者的子女们以男东女西的规矩卧地守灵。由于旧时的屋门窄小,有碍棺木的进出,人们多是将门扇和门框取下来以增加宽度。门外,栽上四棵木棒搭建成灵棚。先挂一领秫秸箔挡住屋门,再立两领箔围住东西两边,上悬一领箔盖顶,这就是旧时的灵棚。灵棚内靠前的地方放一张桌子,上面摆着简单的供品和纸钱等,地面上要么铺一领芦席,要么铺上麦草、稻草,供吊唁者叩拜。这种灵棚不挡风、不遮雨,如果遇到雨雪天,到处水湿泥泞,常常闹得人们狼狈不堪。

改革开放以后,聪明人看到了改革灵棚的商机,农村出现了租赁灵棚的业务。这种新式的灵棚抛弃了旧式灵棚的简陋,变得阔大、豪华起来。框架全用设计好的钢管组成,拆装都十分方便。灵棚的左、右、前、上四面用能遮挡风雨的厚塑料布围裹。所有的图案、文字全是彩色印制的。正门的两侧悬挂丧联,写有“择吉日启门治丧,谢亲友礼祭中堂”,上悬大字匾额“当大事”。灵棚内供桌上方悬挂子女献上的花圈,两边是人物彩绘图案,也有副对联“悲似白日依山尽,泪如黄河入海流”。供桌正中则是逝者的大幅遗照,灵棚顶部还悬挂有各种彩灯,闪闪烁烁,将庄严肃穆的气氛推到了极致,使丧家的心情得以充分表达,实在不是旧式灵棚所能比的了。

这种灵棚是出赁者亲自送到丧家并给以组装,在发丧时他还会亲自来拆卸并拉走,只须丧家付给一定的费用。

五、哀乐

根据传统习俗,凡是有子女的人去世,丧葬时都要请喇叭班奏乐。俗话说,人活一辈子要听两次喇叭,一次是结婚时,一次是死后丧葬时,可见喇叭奏乐在人生礼仪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哪怕是处于社会最基层的芸芸众生。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现象有了新的变化,那就是除喇叭班外,又增加了播放哀乐这一内容,使丧礼的音乐得到了大大的充实,显得更加厚重。改革开放以后,放音、播音、扩音的现代化设备走进了农村,也从而使播放哀乐成为可能。现在,哪家老了人,很快就会播放哀乐,人们把扩音器安放在高高的大树上或电线杆上,低廻哀婉的乐曲一遍又一遍地在空中回荡,使整个村子甚或周围的村子都沉浸在哀伤的气氛之中。另外,在遗体火化时,火化场也要播放哀乐。播放哀乐所造成的气氛和效果都远不是喇叭的吹奏所能达到的。

喇叭、哀乐都属于音响。说到音响,还有燃放鞭炮,鞭炮是传统的东西,不可缺少。近年来又增加了新的音响,那就是施放礼炮。礼炮的可燃物不是传统的火药,而是液化汽,放炮的装置是钢质的炮架,充足液化气后,按动引信,就会发出震人心魄的声响,远远超过了鞭炮的效果。这种礼炮不仅发丧时用,在火化场里有时也用。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按说,办丧事,喇叭班吹奏的自然应该是哀乐,但事实上,喇叭班除吹奏哀婉的乐曲外,还吹奏轻松、愉快的曲调,甚至还会像结婚办喜事时那样唱戏、跳舞、演滑稽搞笑的小品等。这似乎与丧家的心情相违背。然而这一现象却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中国人当然也包括广大农民高度的智慧和他们对生死观的深刻而科学的理解。对此,毛泽东主席曾作过十分精辟和中肯的分析。他说:中国人是最懂得辩证法的。世界上的人必须有生,也得有死,这是客观规律。如果人只生不死,世界上就会人满为患,人挨人,人挤人,无插足之地,世界就无法存在。因而人的死亡是保证人类能够生存下去的条件之一,也因此,人生值得庆祝,人死也值得庆祝。中国人正是从这一点来看待生死的,这是一种伟大而深刻的哲学思想。正是这种思想的指导,农民办丧事必定要请喇叭班奏乐、演唱,他们还把年岁大的人去世称作“喜丧”,把为岁数大的人准备的棺材叫“喜和”,把结婚叫“红喜事”,把丧葬叫“白喜事”,统称为“红白喜事”。

六、纸扎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死了,他的灵魂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即由阳间到了阴间,而阴间和阳间一样,也有衣食住行,也有生意往来,也有人情交际,也有吃喝玩乐,因而活着的人应给逝去的人备足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物品,以表达孝心和亲情。办丧事时的各种纸扎就是人们这种心情的表达。

纸扎,本地老百姓叫做“社号”。旧式的纸扎比较简单,除大幡、小幡之外,多为轿、马,这是出行的工具,附带还有数个人物,是抬轿的(俗称轿腿子)、牵马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的日益富裕,纸扎也迅速扩张起来。出行工具除仍有旧式的轿、马外,又增加了轿车,轿车内还有专职的“司机”。其它生活用品几乎应有尽有,大的有楼阁、庭院,都是按现代生活的标准设计的,室内有沙发、席梦思床、衣柜、写字台、电视机等,小的则有手机、麻将等,俨然是阴间的人也用上了电,也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此类纸扎的原料,内是芦苇,外是纸张,成本很低,但却花费了扎纸匠的工夫,也激发了他们的智慧,更使他们赚足了钱。有的人家为表示自己的真诚,想到什么就扎什么,不惜花费七八百,甚至成千元,结果也是在安葬时付之一炬。人们认为,烧了也就到了阴间。其实如果不烧,人们又将如何面对这些东西?说到底这都是一种习俗,一种传统观念的反映,其实大多数人最相信的倒是那句俗语“这都是活人的眼目”,意即这都是表达活着的人的心情的,都是做给活人看的。这句俗语是地道的实话。

在所有的纸扎中,花圈应该算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新事物。固然,花圈在城市中早已存在,但在农村中,千百年来也没有人用过它,只是在近些年才走进办丧事的人家。而一旦被使用,就有了迅速普及的结果。凡扎纸匠人都有了扎花圈的业务,村镇街面上,也有了多个花圈店。老年人去世,不仅儿子、女儿敬献花圈,侄女、孙女也献花圈,如果是有点地位或社会交往广泛的,花圈更多。我们常常看到,出殡当天,丧家院里院外,各式各样的花圈成排成片,也从一个方面展示着这个家庭在当地的影响和地位。当然,这些花圈的大多数在安葬的同时一把火烧掉了,只留少数几个安放在坟头之上,在空旷的原野里十分醒目,经过一年半载的日晒雨淋之后,才渐渐消失。

在所有的纸质冥器中,纸钱应该算是最基本的一项。论长远,不知使用了几千年;论广泛,不管是穷人、富人,不管是丧事还是平时的祭奠,都少不了要烧纸钱。过去人们只是把切成豆腐方的箔块买来,一张张地折叠起来或用线穿成串,现在则是花样翻新,形式多样。商家出卖的,除了有成方的,还有成卷的,有成串的,还有剪成各种花样的,更有模仿真正的钱币,用机器印制的,上写着“天国银行发行”和巨大的面值,对抚慰活人的心理其效果似乎更佳。

七、挽幛

对于逝者,前来吊唁的亲友献上一幅挽幛,这是中华民族一项优良的传统习俗。所谓挽幛,就是写有挽辞的幛子。挽辞表达了吊唁者对逝者的崇敬、哀思之情或高度评价,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激励,这是一种典雅而有意义的做法。为了显示庄重,人们把挽辞写在布或绸缎上,就成了挽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种做法渐渐失去了内容而只留下形式。由于经济上的穷困艰难,丧家往往不再注重挽辞而只看重承载挽辞的布匹,丧事过后,逝者的儿子就要对这些布匹加以分割,有时还会因此闹出纠纷。

而对于吊唁者而言,也由于经济上的艰难,往往也只是扯上一块一般的布作为幛子,写上挽辞和吊唁者的姓名,挂在丧家早已准备好的绳子上。对于挽辞,人们也不再考究,只写上惯用的“西赴瑶池”、“驾鹤西游”、“德配孟母”之类也就满意了,只是对于落款才是十分在意的,吊唁者的这一举动就叫“挂幛子”。

花上10多元钱、20多元钱挂一幅幛子,在前些年还很普遍,但近年来,幛子的质地在迅速升级。人们已认为一块布实在有些寒碜,于是改用毛毯、毛巾被。现在用太空棉被的则更多了,这种被子都有透明的包装袋,虽然体积大但重量轻,便于携带,外观也更好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丧家的礼簿前,拿这种被子作幛子的往往排成长队,等待礼簿的签收。然而,挽幛的本来含义却失去得更多了。

八、孝服

在沛地的丧葬文化中,孝服的格式可以说是最为讲究和严格的,穿孝的人是逝者的儿子,还是侄子、孙子、重孙子,还是闺女婿、孙女婿,都可以从孝服上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是古代宗法制度最完整的遗存,直到今天仍然如此。例如死者的儿子要头戴口袋式束顶孝帽,用白绳系住,帽两侧各有一撮棉花,俗称“棉花羽”,边里人脑后还要垂有约1.5米的孝布,俗称“孝袜子”。身穿孝袍子,即白色大褂,长及膝下,腰束孝绳,左侧有一吊绳,俗称“耷拉绳”。这种款式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死者的儿子。孝衣必须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穿戴,如果穿错了,就会遭到围观者的嘲笑,遭到亲朋的指责,甚至会引发矛盾纠纷。

丧家给应该戴孝的人分发孝服叫做“破孝”。“破孝”要用白布,家族大了,亲戚多了,用量也是可观的,因此,过去经济较贫困的家庭,在用布上就需要掂量。比如质量的好差,孝衣的大小,都决定了花钱的多少,有些人家就宁愿选择花钱少的,从而给人们留下背后议论和谴责的口实。特别是孝袍子、孝褂子之类,布幅较大,事后还可以用来做衣服,一旦该得的而没有得到,还往往会造成矛盾或纠纷。而现在,人们经济宽裕了,谁也不在孝衣的用布上精打细算了,丧家甚至还要质量尽量好、幅度尽量大的,过去属可给可不给的,现在都尽量给了,所以现在的丧事往往是穿孝衣的人白茫茫一大片,显得十分壮观。而穿过之后的这些孝衣也没有人看重了,既不用它做被里,也不用它做袄里,更不用它填鞋底,常常只做抹布用了。对一般客人,有的丧家感到仅仅给一块白布太寒碜,从而用成品的白毛巾代替,这种现象已有很多。

孝服的另一变化是:过去,逝者主要的后辈人都要穿白鞋,即将脚上穿的鞋子用白布包缝起来,叫做“护鞋”。儿子要穿三年,其他人依关系不同而定。现在,一方面由于人们不再穿旧时那种手工缝制的布鞋,而多是穿着皮鞋或其他成品鞋,无法给这样的鞋缝上白布,另一方面,青年人大多在外面工作,穿着包有白布的鞋子在社会上奔走也不雅观,所以长时间脚穿孝鞋的现象已经消失。而在办丧事的时间,人们往往采取变通的方法,不管脚上穿的是什么鞋子,用一块白布全包起来,在脚脖上系住,丧事一旦过去,就将白布取下、丢掉,有的人干脆买一双白色的运动鞋穿上,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孝服的再一个变化是臂戴黑纱。黑纱上有的写有白色的“孝”字,有的则不写字,也完全可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这种上层社会的做法,在现在的农村中也偶有仿效的,这应是改革的一个方向。

九、祭拜

祭拜是农村传统丧葬文化的又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祭拜者与逝者的关系不同,祭拜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基本上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揖,二是叩首,三是哭泣。

男性旧式的祭拜方式,最简单的是,走到灵桌前,右手抬至眼睛上方,口中“大叔”、“二老爷”的连叫三声,算是哭泣,然后跪下叩一个头,这一般是关系最疏远的人的做法。第二种是“四个大头”,即跪地叩四个头,并于跪前和起身后分别作一个揖;第三种是“三揖九叩”,先后共叩九个头,作三个揖,中间至灵桌上香一次;第四种是“二十四拜”,先后共叩二十四个头,而且位置不断变换,程式十分复杂,要求十分严格。做这种祭拜时,往往会有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着观看,只要偶有差错,就会招到人们的嘲笑,因而礼拜者动作缓慢,谨慎小心。行二十四拜礼很用时间,至少在半个小时以上,喇叭班要自始至终伴随奏乐,也是最累的时候。做这种礼拜的都是有特殊关系的人,由于程式复杂,难于掌握,一般情况下无人敢做,凡这样做的也要于事前作认真的演练。这种复杂的祭拜方式在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消失,后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了,丧事也办得隆重了,这些显得更庄重的旧方式也被人们找了回来。一般地说,边外对祭拜礼没有严格的规定,行二十四拜还是三揖九叩礼可视能力而为,边里则有规定,外甥、外孙、侄女婿、闺女婿须行二十四拜大礼,其他晚辈行十二拜礼,关系平常的行八拜礼,关系较远的行懒八拜礼。

女性的祭拜也有叩头,但都比较简单,最值得一说的是哭泣。旧式女性的哭泣是十分有特色的,她们坐在地上或凳子上,哭起来前仰后合,同时两只手在伸开的腿上来回抚摩,幅度大的能从脚尖摩到大腿。哭泣实际上是哭诉,边哭边述说,述说的内容包括逝者的为人,逝者对自己的恩德,自己对逝者的不舍之情等等,都是诗一样的语言。整个哭诉哀婉回绝,节奏自然,抑扬顿挫,韵律动人,使听者无不动容,潸然泪下。这样的哭泣实际上是一种歌唱,应该算是一种最原始的最纯朴的歌唱方式。有些人一提到歌唱就与高兴、欢乐联到一起,其实,高兴、欢乐固然能靠歌唱表达,而悲伤、痛苦之情也能靠歌唱表达,旧式农村女性的这种哭泣就是最好的明证。另一方面旧式女性哭诉的动作也是一种舞蹈。可见,歌唱、舞蹈都是人们表达真挚感情的最佳方式。不过,旧式女性的这种哭诉方式也在渐渐消失,年轻的女性们早已不习惯于这样做。近年的农村中,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现象,即出现了专门代人哭泣的行当。从业者多是女性,谁家办丧事,她们被聘之后,就到灵堂内专事哭泣。当然,这种哭泣是没有真情的哭泣,只能是一种表演性的哭泣,但既然作为一种行业, 她们就必然要掌握这种表演的技巧和规律,从而使自己的表演到位。她们也采取边哭边诉的方式,把事前了解到的逝者的事迹编排进去,加上适当的节奏和韵律,也表演得十分动人,大大增强了办丧事的哀伤的氛围。

近些年来,农村中也引进了新的祭拜方式,多是机关单位的集体祭拜,他们不再用跪拜的方式,而是三鞠躬、致默哀,简洁、大方,也显得很庄重、高雅,这也应该是丧葬文化改革的一个方向。

十、出老殡

农村中为去世的老人办丧事,一般称为“出老殡”,其实这是一种宽泛的说法,按传统丧葬习俗,严格意义上的“出老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一般要在逝者夫妻二人都亡故的情况下才能“出老殡”,在一人去世、另一人还活着的情况下,一般不叫“出老殡”。②必须“下柬”,即向主要亲戚朋友发送请专人写好的讣告。这种“柬”上要写明逝者的姓名、年龄、死亡原因和出殡的时间、埋葬的地点等,但多用刻板的格式、文言的语句,是现代生活中唯一还在使用的古老文体,因而也只有少数略有点文言功底而又对此有兴趣的人编写。最早靠手写,后来刻蜡纸油印,现在则是打印了。沛人把“柬”的数量单位称作“口”,送柬称作“撒柬”。农村人有一条经验:撒多少口柬,就要准备多少桌宴席。事实证明基本不差。③要扎大幡,不出殡的可以只有小幡。④灵堂门上悬挂“当大事”的匾额,否则只能写“祭如在”三个字。⑤出老殡时可以附带将早年已逝、但当年没有举行出殡仪式的其他长辈一同出殡。不具备这几项的丧事则只能叫“寄埋”,即留待以后恰当的机会再“出老殡”。

由此可见,出老殡和寄埋是有很大差别的,其根本点就在于出老殡规模大,郑重其事,自然花销也大;寄埋则规模小,可以灵活掌握,花销可以根据经济情况量力而行。这种区分的实质则是人们对于传统丧葬文化的执意坚守。正因为如此,旧时的农村中有很多人家该举行出老殡仪式的而不举行,甚至一拖几代人。按传统习俗,对任何一个亡故的人,无论早晚都要给他“出殡”,否则就表明他是后继无人。这一观念使得“一拖几代”的现象给后辈人又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其实,哪个人愿意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推给后代呢?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力量上的不支。许多老人在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时,一致的回答都是“出不起”,就是经济上承担不起。由此,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想象到旧时代老百姓生活的艰难。

近些年来,这种情况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寄埋和出老殡除个别形式上有所不同外,已基本上看不出什么区别了。寄埋只局限于“逝者夫妻二人,只有一人去世”的情况了,而不再有因经济而扭扭捏捏的情况。事主会最大范围地通知亲戚朋友,他们以客人到得多为荣耀;事主会以当地最好的宴席招待客人,他们的原则是“决不能让客人捣脊梁骨”。孝衣用布要用质量高的,喇叭班要请吹得最好的,棺材要选价钱高的,大家都想把老人的后事办得风风光光,也显得自己是要面子的孝顺人。

特别是从旧社会就拖下来的几代人没出老殡的情况,在近二三十年中大部分得到了弥补。这一代农民多数都承受着传统习俗的压力,又不想把压力留给后人,因此,他们刚刚走向富裕就要给以摆脱,于是纷纷乘着自家老人去世的机会“出老带少”。有的人家出殡时一连设有四五个甚至更多的灵堂,完成了几代人没有完成的心愿。还有的人,家中并没有逝去的人,但考虑到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再不会有为前代人出殡的机会,又不想把责任推给后人,于是就来个“干出老殡”。即和有新逝去的老人(俗称“热丧”)一样,选好日子,也通知亲友,也摆宴席,也穿孝衣,也请喇叭,也买纸扎,也设灵棚,只是不用棺材,风风光光大办一场,以示责任已尽,先辈后继有人。由此可见,“出老殡”这一传统习俗的巨大威力。

十一、圆坟

安葬之后还有几个重要的后续仪式,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

谢金子。俗话说:一家有事百家忧。前面已经提到,某一家老人去世,全村的人即使没有亲戚关系,也会前去烧素纸,表达哀思,也会主动出人前去帮忙。丧家为表达对村人的感激之情,在出殡后第二天的五更里,由大老执带领着,到各家门口叩头致谢。这时通村都会听到大老执“谢金子啦!”的高喊声。

圆坟。就是给新坟添土,并举行祭奠仪式。过去是下葬三天后圆坟。边里风俗,死者的家人、族家、姥娘人、贵客要到坟地,将宾客亲友送到花圈、穿戴过的孝服、麻绳等一同带到坟前,与折叠好的纸钱一起焚烧,摆上工频,痛哭一番,将坟整圆。边外圆坟,一般只有家人到坟地,也只须焚烧纸钱,将坟整圆即可。近些年,许多人家则采取了下葬后随即圆坟的形式。即埋葬结束后,孝子从坟地回到家,立即组织人带着早已准备好的东西再到坟地,添土,做仪式。这也是适应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因为死者的子女大多都有自己的工作,处理丧事已经耽搁了许多天,如果再等三天圆坟,时间就不允许了。所以随时举行了这一仪式,大家心里也就坦然了。这种变化既顾及了传统习俗,又适应了新的生活。

烧期纸。每七天为一期。沛地习俗,老人安葬后,一般要烧五期纸。主要形式是子女们到坟前烧化纸钱。另外也有烧百天纸的。每逢周年,也要举行祭奠仪式。最隆重的主要一周年和三周年。不仅要烧化纸钱,还要上供,燃放鞭炮等。

守孝。过去,父母去世后,守孝者百日内不理发,要穿孝三年,主要是穿三年的白鞋,三年内不能出远门,为官者要告假在家守孝,不出远门做生意,三年不贴春联,不放鞭炮,三年内在公共场合不坐凳子、椅子,只可站或蹲,三年内不能结婚等。后来这些规矩则逐渐淡化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沛县  沛县词条  礼俗  礼俗词条  丧葬  丧葬词条  江苏省  江苏省词条  文章  文章词条  
综合

 古代冰糖葫芦只有山楂味吗

说到冰糖葫芦很多人都爱吃吧,也还是非常好吃的一种东西了,现在是各种口味的都有,但是好像在古代,这个冰糖葫芦是不是只有这个山楂味呢?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展开)

综合

 夏至吃什么面 夏至为什么要吃面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就在今天,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夏至。这就意味着最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然而在夏至这个节气,有着这样一句俗语,冬至饺子夏至面。那么夏至要吃什么面呢...(展开)

综合

 杨绛经典语录,名言名句大全

1、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我们的爱情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来 ——杨绛 《洗澡》2、 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