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何同一座北京城,是“城北强,城南弱”的...

北京

南&北

今天,在北京的三环上走一圈,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城南与城北差异。

城北繁华依旧,甚至更盛于二环之内;而城南的发展脚步,基本停在了明朝嘉靖帝修的外墙边缘,甚至说,出了八大胡同,过了虎坊桥,就已经有点繁华阑珊了。

为何同一座北京城,南北之间差异如此之大。

▲胡同

1:

忽必烈定都北京,开启今天北京城建基础

政治经济这些是后天发展因素,北京城之所以会出现”北强南弱“的情况,底层原因是它的自然条件。

尽管北京从战国时期的燕国,便开启了首都史。但真正奠定了今天的北京城建规划,是从元朝开始的。

元朝定都北京,可以说是必然的选择。

▲元帝国

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他们建立的帝国横跨欧亚大陆,所以需要选择一个位于中间的城市作为首都。

首先,这个城市一定要易守难攻,像开封这种地势平坦,完全无险可守的城市,在骑兵面前,那就是百米赛跑后的战利品;

其次,这个城市要进可攻,退可守。

▲蒙古曾打到匈牙利

既能辐射到当时全世界最富有的中原地区,又可以在出现颓势时,随时退守草原。

最好还能兼顾东北地区黑山白水的骑射民族。他们战斗力,在冷兵器时代实在超强。

参考后来满清入主中原,有了”满人不过万,过万则天下无敌“的神话就知道了。

▲蒙古是真正的马上得天下

再次,这个城市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除了“三通一平”外,该有的城市基本模块,还是要有的。

此时的长安和洛阳已经凋敝。

▲唐朝时的长安城

北京,则几乎是万中首选。它城建基础较为雄厚,是金朝“五京之—”的中都大兴府。

而且北京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农耕和游牧的边界线上,出了山海关又能直抵东北。

所以,忽必烈思考再三,将北京定为元大都

▲忽必烈(影视剧形象)

2:

两位汉人,解决了元大都的规划

北京确实优势明显,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缺水。

当时元朝有两位可以称为科学家的国宝级人物:刘秉忠和郭守敬。

刘秉忠和郭守敬的爷爷是铁哥们,郭守敬又师承刘秉忠。本以为二人的关系应该不错,但政见左右不和,二人关系紧张得很。

解决缺水问题的重任就交给他们二人了。

北京水系

北京的水源当时主要来自于很是靠北的玉泉山,引玉泉山的水入城,并在此基础上兴建元大都。这一点,二人倒是很有共识。

既然是引北水入城,那城肯定是靠北,才能节约成本。

而且,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城南很容易被大水淹。

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

所以,在地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今天的元大都遗址公园,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桥,向北到黄亭子,折向东经马甸、祁家豁子。

均在长安街以北。

元大都三重城垣、前朝后市、左祖右社,街网布局九经九纬,纵街横巷,如同棋盘一般,也延续至今。

▲龙形水系

后来,郭守敬还打造出龙形水系。今天的北海、西海(今积水潭)、后海都在城北的位置,巧的是正好停在长安街的北沿。

人类的文明兴起于河海江湖,城市中有水的地方一般也是商业繁荣的地方。

今天的人们爱逛有水的后海酒吧街,元明清的王爷们也爱在水边兴建自己的府邸。

城北大兴土建,开始把城南甩在身后。

▲长城

3:

永乐大帝的治国思路,让城北更加繁荣

明清两朝基本延续了元大都的建制。

燕王朱棣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兴起了紫禁城,只是向南移了一点而已。

甚至连中轴线都没变,沿用元朝正南正北的偏两度的中轴线,直指内蒙古的元上都。

元大都与元上都

清朝则更懒了,把内城的汉人迁走,八旗拎包入住。

当时有一个城门叫大明门,清帝想将它改为“大清门”。办法就是把大明门牌匾一翻,直接一刻,省事儿!

但是,到民国时就尴尬了,他们想把大清门改成中华门,偷懒的方法和清朝皇帝如出一辙。结果一翻牌匾,大明门三个大字。

元大都布局复原图

永乐大帝提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清两代皇帝基本都是这么做的。

为了防止游牧民族打进紫禁城,在长城和皇城之间,布下重重防线。

兵营里的吃喝用度,又进一步促进了城北的发展。

▲内城的八旗分布

今天海淀有好多地名都是带“营”字的,比如“蓝旗营”、“火器营”,这都是当年的驻军。

而这些地方也都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繁华商圈。

▲乾隆年间北京平面图

4:

城北在近现代发展中抓住了大机会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城市规划提上议程,当时采用了苏联专家建议的方案,城北又一次腾飞。

很多大学迁出内城,搬到了今天的海淀。

所以海淀的高校集中度,可以说中国第一。

▲清华、北大logo

清华、北大两校相邻,学院路八大高校盘踞:地大、北航、矿大、林大、北大医学部、科大、农大、石大。

另外还有国科大、北邮、政法、中财、北体等众多大牛校。

▲中关村

后来的科技与金融双核发展,打造了中关村和金融街,将硅谷和华尔街本土化。

亚运会和奥运会的相继举办,城北彻底大变样,跻身于世界一线城市之列。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再后来,城市病越来越严重,环境、交通、房价等问题显现。

地铁的因此而兴,原本13号地铁线的规划并不是现在的样子。

后来因为资金有限,还要缓解北部发展过剩的问题,一条13号线,把北京人口最集中的几个小区串联在了一起。

这也是今天13号线如此拥挤的原因之一。

北京地铁图,城北很密集

北京城南,人流量最为集中的南站,主要还是因为交通枢纽的缘故,并非是经济繁荣的沉淀。

前门大街在改造前,这里是一大片棚户区。

前门大街离长安街才多远。

所以,南北的差异逐渐形成。

▲前门大街

但未来的发展趋势尚不好说,城北已是空间有限,开发成本越来越高。

城南的通州已起,丽泽商务区、丰台商务区也跃跃欲试。

如果对标三里屯和CBD的发展速度,相信城南很快也将大放异彩。

冷翰

出品

谢谢关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北京城  北京城词条  城北  城北词条  城南  城南词条  一座  一座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