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苏维埃最后的装甲骑兵——T80

苏联时代的最后数年里面,T64,T72和T80三种三代主战坦克同时进行着服役,作为锅盖头家族的最新成员团,T80相比前两者拥有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更强的作战效能。在坦克火力,机动性和防御能力这三大基本指标上的突出更是体现了苏联装甲载具设计能力的巅峰。

本期就让我们来探寻这款苏联威压北约的利器究竟是华而不实的纸老虎还是像达瓦里是一样可靠的战车

T80主战坦克

开发简史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苏军当时已经装备有T64和T72这两款第三代主战坦克,然而面对西方的对手,T64数量稀少,且极度昂贵,虽然精密先进但是故障率居高不下,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苏联设计师在上面应用了过多新型技术,尤其是那台两冲程水平对置五气缸多种燃料引擎5TD,

关于T64与5TD系列引擎这篇文章先不做过多的讨论,如果大家感兴的话我会在今后T64的文章中详细的解析

T72虽然产量高且相对可靠,但是由于过分要求降低成本和重量等因素,T72各项子系统尤其是火控系统缩水严重,以至于T72B以前的型号以及出口版T72M炮塔装甲仅为铸造钢或夹杂了石英砂层的简陋复合装甲,火控系统仅有单向火炮稳定器和合像式测距仪,相较于北约坦克全员双向稳定加激光测距仪,这样的火控系统显然是过于简陋,同时有消息指出西方新一代主战坦克豹2和M1也已经进入原型车实验阶段,在现实的驱动下,苏联装甲兵总局下令开发新型主战坦克,最终列宁格勒装甲车辆厂的219工程中标,其最终成果就是T80主战坦克。

三大指标

机动性

与大多数人认识相反是,苏联人并不是第一个把燃气轮机搬上坦克的。早在1966年服役的瑞典Strv103无炮塔主战坦克上面,美国波音的502系列燃气轮机就已经装车。相较于苏联人以前常用的柴油机,燃气轮机在相同体积下会产生更大的功率并且在寒冷地带能够更快的启动引擎。同时燃气轮机对于燃料的要求很宽泛,航空燃油自然是首选,但是紧急情况下轻质燃油基本都可以使用,这就是为什么端子里面讲,假如苏联攻陷了法国,燃气轮机甚至可以用酒精含量很高的香水作为燃料。更重要的是,燃气轮机产生动力的原理是用高温高压的燃气冲击动力涡轮产生的,这也就意味着燃气和动力涡轮形成了类似于液力变矩器的效果,转速低时涡轮转速和燃气速度差值大,输出扭矩大,反之亦然,符合一台坦克需要的扭矩曲线,因此可以使用更小体积的传动系统。

在T80初代上面,燃气轮机的优势便很明显的展现出来。得益于42.6吨的小体重和GTD1000T燃气轮机的1000马力功率,功重比可达23.47马力每吨,相比于后续出现的重量为61吨,装备1500马力引擎的M1坦克来比也没有太大差距。在后来的的T80U型号上改进了引擎,可以提高输出到1250马力,相比于46吨的车重功重比可达27.17马力每吨,相比西方的三代主战坦克25左右的功重比以及前型T64坦克(数据取自生产量最大的T64b坦克)仅为17.85的功重比,这个数据堪称惊人。在传动系统方面T80和T72相似,使用的当时最新的单流传动系统(关于单/双流传动系统我以后会在M60坦克的讲解中提出,这里先卖个关子)在左右各有一个变速箱,有7前进挡和1个后退挡,当需要转向时一侧变速箱降一档即可完成转向,不同挡位下转向半径也不同,一定程度上模仿了双流传动,但是无法完成原地转向。

防护

T80作为最新的第三代坦克,其拥有和它先辈一样的复合装甲——早期的T80有和T64一样的陶瓷球复合装甲,炮塔正面添加的陶瓷球硬度很高,面对破甲弹的等效厚度约为600毫米,而面对穿甲弹时,坚硬的陶瓷球会让穿甲弹在穿过时在球体表面产生巨大的应力,并且球形设计让穿甲弹可以偏离,在铸钢和陶瓷两种介质之间来回剪切,摩擦,最终失去了动能。早期T80车体正面也有布置复合装甲,为钢+玻璃纤维+钢的结构。在T80U上面换装了新型复合装甲,采用蜂窝状结构以及新型的聚氨酯填充材料,可以让抗穿甲弹能力进一步提升。然而新型装甲也有缺陷。其相较于英国的乔巴姆装甲抗破甲弹能力稍差,但是苏联人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K-1型爆炸反应装甲,当高温高速射流射中反应块时里面的炸药会起爆,带动两块飞行板飞出用以切割和干扰破甲弹的金属射流。然而苏联人的狠活并没有结束,在T80U坦克上面出现了K5重型爆炸反应装甲,通过加强的反应块和更厚的飞行板,K5不但可以切割金属射流,面对细长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K5可以打断部分穿杆,削掉其尖头来大幅减弱其穿甲效果。K5系统总重量仅为3吨,却能为覆盖位置提供约300mm等效钢装甲的额外防护,这波操作可谓稳赚不亏。

T80U的蜂窝状装甲示意图

火力

与T72B相同,T80的主武器也为一门2A46系列125mm滑膛炮,兼容T64和T72的125mm炮弹,主力弹药为3种,分别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以及榴弹。大部分人对于苏制武器,尤其是火炮类武器是由于技术不过关才采用125mm口径,而非西方主流、以莱茵金属RH120滑膛炮为代表的120mm口径这一看法,实际上是完全错误的。2A46滑膛炮的最大可耐受膛压甚至高于德国莱茵金属RH120火炮,事实上,这与两者的火力系统用途有关,作为一款在苏联钢铁洪流威胁下的产物,RH120的主要目的自然为反装甲,顶住苏联人的进攻保证美国支援到达前自己没有被推进大西洋喂鱼,因此支援步兵用的高爆弹/榴弹重量自然可以小一些,同时由于西方对于自动装弹机的不信任更使得火炮口径不可能做的太大。而作为进攻方的苏联,在步坦协同的作战模式下,坦克不仅要反坦克,还要换装榴弹打击轻装甲目标或简易工事掩护步兵,这对高爆弹的需求更大,这一思想也体现在苏制高爆弹相较于北约高爆弹重量和装药都大得多这一点上,同时由于苏联坦克装备了自动装弹机使得125大口径弹药也能快速装填,更大的口径意味着更大的弹底推力面积和更大的药室容积,对于提高炮弹初速或是日后的改进都有好处。

自动装弹机

相比西方同行,苏联坦克更是可以发射炮射导弹攻击3000到4000米外的目标,T80B和T80U在加装了9M120火控系统后可以发射对地的破甲型9M119和9M119M“映射”型导弹,能击穿650mm左右的均质钢装甲,也可以发射对空射击直升机的9M112-1“眼镜蛇”炮射导弹。然而由于炮射导弹造价昂贵配发数量较少。苏联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方面依然是落后于西方,早期的3BM15型125mm穿甲弹弹芯为钢加钨穿甲块,强度不足穿甲时易变形导致穿深降低,后期的3BM42型穿甲弹虽然拥有更长的弹芯长度达到580mm,但是其本质其实是两截通过外围钢套链接的钨弹芯,面对大角度装甲依然无力,虽然后期苏联开发了一体式钨弹芯的3BM46长杆穿甲弹,杆长预计为630mm到670mm,然而却来的太晚了,同年12月苏联解体,大大延误了这一型在当时非常先进的穿甲弹的量产和服役。幸运的是在2000年后,俄罗斯靠着稍微复苏的经济继续开发了可以给T72和T80使用的真空系列穿甲弹,目前这款弹药已知信息不多,故不在此列出数据。

T80B的炮塔

总结

T80,作为硕果仅存的苏联产物如今仍然服役在俄罗斯陆军,优良的性能和不小的改装空间使得这位诞生于1976年的老将在未来仍将继续服役在俄罗斯大地上。然而即使是继续服役,一切都已经变了,燃气轮机的轰鸣声原本应该是西欧军队的不灭梦魇,而如今却变为了保卫自己土地的,似乎逐渐变得微弱的震慑,一架战车的命运不仅在于自身的性能指标,还要看历史的进程,自己背后的国家,这也许就是T80这位老将的无奈吧。

这是本人第一次尝试写作并且投稿陆战装备题材的文章,如发现纰漏即要补充指正的地方请评论区留言或私信作者,如果还满意那就请点个赞留个言,顺便说一下下一期想看什么战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苏维埃  苏维埃词条  装甲  装甲词条  骑兵  骑兵词条  最后  最后词条  T80  T80词条  
军事

 当代冲锋枪的鼻祖MP18,我国用...

在一战中,冲锋枪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近距离的强大火力压制对于军队来说是打破僵局的最好方法。在当时,面对英军大量使用坦克的等庞然大物等情况下,德国为了打破僵局发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