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打破法国影视投资记录,成本达2.1亿美元(约14亿人民币)的《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在内地上映。在国内上映首日,该片票房入账仅约6300万元,截至壹娱观察(微信ID:yiyuguancha)发稿前,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票房为7375万。
这部电影的背后的两家主要出品公司分别是基美影业和欧罗巴影业,后者是吕克·贝松导演在法国的公司,基美影业则是欧罗巴影业的第二大股东。
虽然投资了大片,在新三板上市的基美影业日子可不太好过,在去年亏损超过2.65亿之后,仅仅今年上半年,基美影业的亏损就超过2.19亿。《星际特工:千星之城》,也因此被寄予着票房厚望,成为当前业绩持续下滑情况下,基美影业的救命稻草。
巨亏之后,五家券商停止为基美影业提供做市报价服务
就在影片上映的前一天,中方出品公司基美影业(430358)披露了2017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817.84万,同比增长238.24%;净亏损2.19亿,上年同期亏损1722.45万;而在2016年基美影业披露的财报中,年度净亏损为2.65亿,公司业绩持续亏损。
基美影业表示,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强过往年度已上映电影项目的版权运营及销售;而本期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对持有境外参股公司 EuropaCorp S.A.的投资收益损失,因其制作的电影票房未达预期而亏损。
由于业绩亏损严重,今年上半年先后包括太平洋、华福、海通、光大、国泰君安在内的五家券商宣布退出为基美影业提供做市报价服务。
目前这部巨量投资的《千星之城》几乎成了挽救基美影业亏损业绩最后的稻草,但其在北美的票房并不理想。《星际特工》于7月21日在北美首映,根据猫眼北美票房统计,影片上映首周末仅收获1700万美元,上映4周票房仅仅3800多万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星际特工》总投资高达2.1亿美元,按照影片129分钟时长,相当于每秒钟成本18万人民币,中国基美影业为此片投资5000万美金。
影片的最大卖点在于它的特效制作,外媒报道称,为了制作这部影片的后期特效,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2》被迫延期。影片特效是由全球三大顶级特效公司维塔技术、工业光魔和Rodeo FX首次联手打造,光是特效就花费了1.3亿美金。
近几年,影片导演吕克·贝松越来越不受欧洲电影圈的待见,但在国内的知名度却很高,在国内各大电影高校以及国内影视圈总能见到他活跃的身影,个中原因与基美影业不无关系。
《第五元素》曾荣获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
基美影业早在2012年就与导演持有股份的欧罗巴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基美影业继续与欧罗巴影业签署五年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基美影业宣布拟投资6000万欧元(约人民币4.5亿元)认购法国欧罗巴电影公司27.89%的股份,成为欧罗巴的第二大股东。
业绩过山车,基美影业转型之痛
2014年,靠引进批片成功大卖的基美影业成为影视圈内的新贵,在这一年内连续引进了四部进口片《超体》《别惹我》《暴力街区》和《美国骗局》,其中吕克·贝松执导的《超体》在中国内地票房达到2.78亿元。
《超体》剧照
引进批片给基美影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2014年营业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218.40%;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08.21万元,同比增长556.71%。公司发展最好的时候,基美影业曾是新三板上最受资本追捧的影视公司,估值超过24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市值一度跌破10亿。
2015年,基美影业曾先后完成三轮融资,先是向海通证券、东方证券发行200万股,募集资金3850万元,估值11.36亿元;2015年6月,基美影业再次向北京天星山河投资中心、东方证券、天风证券等机构募集资金3.8亿元,估值已经达到17.4亿元;2015年12月,基美影业再次完成一笔5.98亿元的融资,此时,基美影业的估值已经高达24.82亿元。
然而,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逐渐升温,基美影业的盈利状况却像过山车一般发生了巨大转折。此后两年基美影业的业绩却也没有出现当时的大幅增长,反而迅速下滑,并由盈转亏。
2015年,基美影业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1.55%,而在2016年,基美影业的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幅下降830.14%,并从2015年盈利3633.63万元变为亏损2.65亿元。
对于2016年业绩大幅下滑,基美影业表示,2016年公司主控主导了《魔轮》《勇士之门》《超级快递》三部影片的剧本开发、投资制作、宣传发行等环节,投入成本较上一年度大幅增加;同时国内电影行业增长趋势放缓,增速低于市场期望,上述影片电影票房未达预期,国内票房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这是2016年发生亏损的主要原因。
一家曾经的明星公司在短短三年当中迅速陨落,这背后与公司的转型不无关系。
靠批片发家的基美影业,经过数轮融资后,并没有将业务停留在发行层面,而是迅速转型,往电影产业上游拓展。从单纯的发行公司,转变执行制片方主控电影的投资、制作和拍摄,经营的重心向剧本开发、电影金融、电影制片等领域发展。
公司主投的电影虽然都是电影工业流水线上的商业大片,但是票房成绩却不太理想。以2016年基美影业主导主控的三部影片为例,票房最高的是6163.7万元的《超级快递》,其次则是《勇士之门》,票房为2283.8万元,而票房最差的一部为《魔轮》,累计票房还不足千万,只有783.5万元。
由林心如、何润东主演的《魔轮》
一方面巨额投资的电影持续亏损,另一方面,公司在制作特效大片的路上越走越远。根据2017年中报披露,下半年基美影业还有四部电影库存,包括制作的《生存 24 小时》、参与投资的 《战神纪》、协助推广的《克隆人》、《盗潜黄金城》均已完成拍摄,将陆续在国内上映上映。
现在去判断基美影业的成功与失败还为时尚早,但是公司却不得不吞下转型的苦果:在影视行业,做批片发行与投资上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而那些赚得盆满钵满的新入者,只是少部分运气好的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