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真我的圣母玛丽亚
玛丽亚的名字涵义非常直白。她在成长过程中也承受了大量的非难和责任。父亲的苛责和“囚禁”让她为了寻求慰藉去投身宗教信仰中,去帮助和宽恕人。她还一直承担起了教育哥哥儿子的责任,让她成为一个内心极其坚强的女性。因此能在战争中挺身而出帮助农民,因此得到了尼古拉的敬仰和感情。
但玛丽亚心中其实一直希望拥有传统女孩的幸福,面对阿纳托利的求婚她更是天人交战了好一番,在认识到阿纳托利的花花公子面目才断然拒绝。但是她的期盼并没有就此终结。随着故事的进行,玛丽亚几个闺蜜也渐渐出阁陷入世俗中和她几乎中断来往,她内心的痛苦也体现出了她对寻常女性生活的向往。这是她一开始对娜塔莎有不满情绪的原因之一,源自于一种嫉妒。
“哎呀,我的天啊,伯爵!有时候我愿意嫁给任何人。”公爵小姐玛丽亚突然出乎自己意料,带着哭泣的嗓音说,“噢,爱一个亲近的人并且感觉到……(她的嗓音颤抖地继续说下去)除开痛苦之外,你竟不能替他做什么,当你知道你不能改变这种情况时,你会多么难受啊。那末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他,但是我能到哪里去呢?”
老公爵对于玛丽亚的折磨,其实就是不愿意接受自己过时了,只能把一切发泄在自己最亲近的女儿身上。也只有她不会去反抗。从这方面来说,老公爵也是个可怜无助的,他死前对玛丽亚袒露父爱也是长期愧疚的体现。死前老公爵终于流露真情来向玛丽亚表示自己的真心,长期被他攻击的玛丽亚内心对他有一些愤恨也是人之常情,她也为此非常痛苦。同时老公爵的死终于让玛丽亚从这种挣扎中解脱,使得她得以重获自由去追寻自己的幸福。
她爱上尼古拉,也是他患难时刻的相救让自己心动,因为他的可贵品质而动情。体现出了真我的心性,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美丽。
"在罗斯托夫走进房里来时,公爵小姐一瞬间低下了头,似乎留出时间给客人去问候姨母,然后,恰好在尼古拉转向她时,她抬起头来,用那明亮的眼睛对视着他的目光。她的动作优雅,十分尊严,面带喜悦的微笑欠起身来,把自己纤细柔软的手伸给他,并且头一回用新的、女性的胸音说起话来,这时也在客厅里的布里安小姐惊诧莫名地看着玛丽亚公爵小姐。她虽是一个善于卖弄风情的女郎,在遇到一个值得钟情的人时,也不可能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也许丧服很能衬托她的容貌,也许她真的变得好看了,而我没有看出来。而主要的——是她的态度有分寸而且娴雅!”布里安小姐想道。
假设公爵小姐此时能够反复思考,她会对自己身上起的变化比布里安小姐更感到吃惊。她一见到那张亲切而可爱的面孔,一种新的生命力便占有了她,迫使她不顾自己的意志去说话和行动。她的容貌,从罗斯托夫走进客厅时起,突然起了变化。宛如精雕彩绘的宫灯突然点亮了,先前外表粗糙、黑暗、看不出什么名堂的这件复杂而精巧的艺术品,突然四壁生辉,大放异彩显得出乎意外的惊人的美。玛丽亚公爵小姐的容颜也是这样突然变化的。在这一时刻之前,她赖以生存的那件内在的纯粹精神上的艺术品,第一次显露出来了。她对自己不满的全部内心活动,她的痛苦,对善的追求,恭顺、爱情、自我牺牲——这一切此刻都在明亮的眼睛里,在典雅的微笑中,在温柔面容的每部分闪烁着光辉。"
这一段托尔斯泰的用意很明显,之前描写玛丽亚的其貌不扬和之前体现的神性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这里形成反差,通过她来赞颂人性之美能够让难看的容貌也显得熠熠生辉,和极力用神性掩藏自己的索尼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像当初索尼娅在化妆舞会上一样,这里展露出真实自我的玛丽亚也让尼古拉感到心动。
在照顾安德烈公爵时,玛丽亚和娜塔莎的友谊也正是她显露出真性情,而娜塔莎表露出对于世人的关爱,两人彼此理解之后建立起来的。颇有点红楼梦中“黛钗合一”的意思。
故事的最后,和尼古拉结婚的玛丽亚更是敢于对着娜塔莎承认婚前婚后对索尼娅的敌对意识,进一步丰满了这个人物,也完成了她的成长。
索尼娅和玛丽亚不仅都爱着尼古拉,还互为一对镜像。尽管玛丽亚不如索尼娅那样美丽和令人怜惜,但是她的人物历程同样充满了艰辛坎坷,最后的美满也是来之不易展现了索尼娅最缺乏的:展露自我的勇气。正如水浒传中鲁智深的评语:“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一样,很多故事都是讲述主角的成长找回真我。玛丽亚既有圣母化身的神性,在父亲死后又挣脱束缚体现出真实人性,最终才得到了爱和幸福。这应该也是红楼梦原本中薛宝钗的结局。托尔斯泰通过这个人物主要表达的也正是真我的面貌胜过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