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黄帝内经灵枢经》、《灵枢》,古又称之为《针经》、《九卷》等。综合性医学文献。亦为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非一人一时所撰,其成书年代大约亦为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但从本书的文字与内容,以及在《素问》中曾引用本书的资料来看,则《灵枢》的成书年代应早于《素问》。原书九卷,八十一篇,但宋以后其原本及传本均亡佚。现存本系南宋史崧重新编校,“勒为二十四卷”,以后各代亦有改编,如元改为十二卷,明改为二十三卷等。现行之单行本,则为十二卷,系根据明赵府居敬堂本刊行。
史崧,生卒年无考。锦官(今四川成都)人。史氏精通医学,潜心研究《内经》,并根据其家藏旧本《内经·灵枢》九卷,参对诸书,重行校正,编撰成《灵枢经》一书,又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初刊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
本书载文八十一篇,前三十一篇可见该书面貌如何:《九针十二原第一》:主要介绍古代九种针具的名称、形状、不同用途,以及用针的疾徐、迎随、开阖、补泻等手法。并介绍十二原穴、井荥俞经合各穴的意义,及其与脏腑的关系和在临床上的应用。《本输第二》:主要论述脏腑与经气在肘膝关节以下出入流注经过之所在,具体介绍井、荥、俞、原、经、合各穴及手足六阳经与任、督脉在颈项间要穴的名称及部位。《小针解第三》:小针,即微针。主要进一步论述《九针十二原》关于小针的运用问题,并按原文详加解释。《邪气脏腑病形第四》:主要论述邪气所中的原因和脏腑,以及因此而出现的病理表现。并具体论述了邪气中人的不同部位和中阴中阳的区别。篇中说明了察色、诊脉及诊尺脉的重要性,并列举五脏脉的缓、急、大、小、滑、涩等六种变化,以此来测病和测证。最后则论述脏腑病形及其治法。《根结第五》:主要论述三阴三阳经根穴、结穴之本末,阴阳各经所具有的开、阖、枢作用,及其所主的疾病与治疗。《寿夭刚柔第六》:主要论述人体生理、病理等方面所属阴阳刚柔之关系,以观察并判断其生、死、寿、夭。《官针第七》:主要论述九针的不同性能及其所适应的不同病证。并介绍了九针应九变的九种刺法及针对病变深浅的十二种刺法,以及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输刺等五种手法。《本神第八》:主要论述人的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等精神活动及一切生命活动,若七情内伤,则神有所变,从而发生疾病。故在针刺之时须根据病人的精神状态进行相应的治疗,即“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终始第九》:主要论述针刺应根据脉证的虚实来决定其补泻手法及近刺、远道刺之原则。同时必须结合病人的体质、四季时令等各方面情况,以决定其针刺的深浅和先后。同时,详述了针刺疗法的十二种禁忌和十二经经气终绝的症状。《经脉第十》:主要论述十二经脉的循行、是动病、所生病,以及由于每一经虚实所出现的脉象和相应的治疗原则。并介绍十五络脉的名称、径路及虚实病候。《经别第十一》:主要论述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和有关问题。《经水第十二》,主要以十二条江河比喻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的大小、深浅、广狭、远近,以及气血多少之不同。进而讨论针刺的深浅和留针的时间等问题。《经筋第十三》:主要论述十二经筋的循行、病候及治疗。《骨度第十四》:主要介绍以正常人(七尺五寸)为标准,测量人体体表头、身、四肢不同部位的长宽尺度,折量出骨骼的长短、宽狭,再用此骨度以折量脉度,并以此标准尺寸作为循经定穴之依据。篇中具体记载了全身各部位的骨骼尺度数据。《五十营第十五》:主要介绍经脉之气在人体内一昼夜循行五十周次及每息(一呼一吸)运行的长度。《营气第十六》:主要论述营气的来源、运行的路径和顺序。《脉度第十七》:主要论述手足三阴三阳、左右二十四条经脉及左右跷脉和任脉、督脉共二十八脉的长度,以及五脏精气的生理作用。《营卫生会第十八》:主要论述营、卫的生成、分布与生理功能。指出营卫皆化生于水谷精气,其清者为营,可营养于内;浊者为卫,可卫护于外。《四时气第十九》:主要介绍四时气候不同,所生疾病各异,故其针刺的深浅、部位及进针手法亦应不同。《五邪第二十》:主要论述五脏受邪所产生的病证及针刺治法。《寒热病第二十一》:主要论述寒热两类病证及其治疗方法,并介绍了四时取穴常规及互用阴阳经以止汗的治疗方法等。《癫狂病第二十二》:主要论述癫狂病的发病原因、类型、症状及针灸治疗方法。《热病第二十三》:主要论述热病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以及五十九个治疗热病要穴的作用。并介绍九不刺等禁忌原则。《厥病第二十四》:主要论述九种厥头痛、六种厥心痛的症状、取穴、刺法和预后,并介绍了虫瘕、蛟蛔、耳聋、耳鸣等病证的诊断和治疗。《病本第二十五》:主要论述病有标本,治有缓急等各种情况,但总不外根据疾病变化,区分为治标与治本等两大治疗原则。《杂病第二十六》:主要论述各经经气厥逆所引起的病证、各种心痛及兼证,以及喉痹、疟疾、齿痛、耳聋、鼻衄、额痛、项痛、腰痛、脐中痛、腹胀、腹痛、大小便不利等多种杂病的症状、诊断和针刺治疗方法。《周痹第二十七》:主要论述周痹的症状及针刺治疗。《口问第二十八》:主要论述人之欠、哕、唏、振寒、噫嚏、亸(头部下垂或肢体下垂等困倦形态)、泣涕、太息、涎、耳鸣、啮舌、啮颊、啮唇等多种由于奇邪上走空窍所产生的病症及其针刺方法。《师传第二十九》:主要论述问诊的重要性及通过望诊以测知内脏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意义。《决气第三十》:主要论述精、气、津、液、血、脉六气的生成、功用、病证及其相互间的联系。《肠胃第三十一》:主要以古代解剖知识,论述人体消化道的各种器官(包括口、唇、齿、舌、会厌、咽门、胃、小肠、回肠、广肠等)的长度、宽度、园周、直径、容量、重量,以及相互间的距离位置等。
以下五十篇,仅介绍名称如下:平人绝谷、海论、五乱、胀论、五癃津液别、五阅五使、逆顺肥瘦、血络论、阴阳清浊、阴阳系日月、病传、淫邪发梦、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外揣、五变、本脏、禁服、五色、论勇、背腧、卫气、论痛、天年、逆顺、五味、水胀、贼风、卫气失常、玉版、五禁、动输、五味论、阴阳二十五人、五音五味、百病始生、行针、上膈、忧恚无言、寒热、邪客、通天、官能、论疾诊尺、刺节真邪、卫气行、九宫八风、九针论、岁露论、大惑论、痈疽。总之,纵观中医学术的发展,《灵枢》、《素问》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并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灵枢经》的现存主要版本,单行本有元刊本(题黄帝素问灵枢集注,存卷六至十二)、明嘉靖前刊本。《素问》、《灵枢》合刻本之版本,则参见《黄帝内经素问》条。一九六三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明赵府居敬堂本,经过校勘,铅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