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书。撰者无考。通常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期,也有人说它是夏代的历法。《礼记·礼运》篇记载:“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司马迁认为孔子所指的夏时就是夏小正,经历代学者考证,也认为内存夏代资料。但据其所载天文内容考定成书于前350年左右,即战国中期。
《夏小正》把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星称为“斗建”。斗柄所指的方位分为十二个,十二个位置的星分别代表十二个月,周而复始。正东偏北时称为建寅,定为一岁之首,即以冬至后二月为正月,这种历法后来称为夏历,夏历比较符合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最便于农业生产,到春秋时,孔子主张“行夏之时”,夏历被人们重视。当时流传的三种不同的历法是周历、殷历和夏历,夏历比较科学,到战国时被普遍采用。西汉武帝时颁布的《太初历》便是以此为依据制成的。历代沿用夏历,无很大变动,自辛亥革命后改用公元纪年,夏历同公元纪年同时并用,夏历又称“阴历”或“农历”。
《夏小正》还记载了九个月的星象,引用了八个星名:鞠(柳)、斗(北斗)、参、昂、南门、火(心)、织女和辰(房)。它所记录的天象属于前二十一世纪至前七世纪前后,对恒星的系统观测,甚至可以上溯到四千年前的夏代初年。恒星观测很发达,四象也正在形成过程中,鸟与龙(辰)已很明确,二十八星宿也在逐步酝酿形成的过程中。
《夏小正》不仅记载了星象,还记载了每个月动植物的变化以及应该从事的农业活动,是一部综合夏代至春秋时期历法天文知识的古籍。
《夏小正》曾是《大戴礼记》中的一篇,到汉已有单注本流行,宋元清有多家校注本,其中清任兆麟《夏小正注》较佳,而清洪震煊的《夏小正疏义》四卷最佳,有《清经解》本,由清朝政府官刻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