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书》是纪传体的南朝齐史。南朝梁萧子显撰。本书原名《齐书》,北宋曾巩等始称《南齐书》。以别于唐李百药的《北齐书》。主要版本有宋蜀大字本,经商务印书馆影印,收入《百��本二十四史》;明嘉靖、万历间南、北监刻的 《二十一史》本;毛晋汲古阁刻的《十七史》本;清乾隆间武英殿刻的《二十四史》本;同治时金陵书局刊行本; 中华书局1972年出版的点校本。
萧子显 (487—537)字景阳,南兰陵郡南兰陵县(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南朝梁史学家。祖父是齐高帝萧道成,父亲是豫章王萧嶷。他入梁后历仕中书郎、临川内史、国子祭酒、吏部尚书、吴兴太守等,子显曾采掇各家后汉史,考正异同,撰成一家之书。擅长经学,曾在国学里讲解由梁武帝题名的《五经义》。当时关于南齐的史作有齐檀超、江淹编集的《齐史》,梁沈约的《齐纪》、吴均的《齐春秋》,此外尚有刘陟的《齐纪》、王逸的《齐典》及官修的《齐职仪》与齐诸帝起居注。他以此为基本材料,奏请修撰南齐史,定稿后题名为《齐书》。他有一定的文学造诣,著有 《普通北伐记》、《贵俭传》 及 《文集》 20卷,然皆流散亡佚。
本书原本60卷,唐玄宗朝整理书籍目录时已缺少《序录》 1卷,今存59卷。本书上起宋文帝元嘉元年(424),下止于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分为本纪8卷,志11卷,列传40卷。
本纪:记述齐朝诸帝。起首2卷为高帝萧道成纪,叙述他从出生到禅代宋祚的经历,以及登基后的活动过程。卷3到卷8.依次为武帝萧赜,郁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明帝萧鸾,东昏侯萧宝卷,和帝萧融6纪,主线是从萧道成起家到南齐灭亡。南齐是一个国祚短促的王朝,内忧外患此起彼伏,许多事情都与当时的大将军萧衍有关,故作为梁臣的萧子显不得不在笔法上回护禅代这一篡位事实,写萧道成“其于受禅于宋顺帝之处,亦仿《宋书》例,载九锡文,禅位诏,绝不见篡夺之迹。”(《廿二史札记》)对于齐诸帝的写法也有明显的区别,如郁林王和萧衍关系较少,故写他的不当之处仅六七百字,但在讲东昏侯无道之处却用了2000字,以此来暗喻萧衍举兵灭齐是正义之师,也为萧衍篡夺政权寻到了根据。志:共有礼、乐、天文、州郡、百官、舆服、祥瑞、五行8目。《礼志》采用编年体,以叙宗庙祭祀为主,兼及学校、婚礼制度。《乐志》谈论音乐,也存录了一些朝会、郊祀的歌词。《天文志》记日、月、星辰等天象变化。《州郡志》谈齐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兼及水利,农业,风土人情。《百官志》讲职官制度及其前后沿革的源流。《舆服志》录天子及百官的车舆形制和服饰样式。《祥瑞志》仿《宋书》的《符瑞志》记各种吉祥的图谶,并与人事联为因果。《五行志》记载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列传:写法可谓稍得司马迁的风格,如《褚渊传》中记传主与萧道成的相遇,《王晏传》中记传主处理人际关系之道,《萧谌传》中记传主的忘恩负义,都写得栩栩如生。然有些地方却编次不当,如《宗室传》中将高宗诸兄排在高帝、武帝子之后。与姚恩廉在《陈书》中为父姚察作传一样,萧子显在本书中也为其父萧嶷立《豫章文献王传》,为显扬其家世,本篇达7800余字,把乃父捧为不可多得的忠臣能人,说“太祖崩,嶷哀号,眼耳皆出血,” “嶷不参朝务,而言事密谋,多见信纳。”这些措辞显然有言过其实之嫌。类传分为皇后、宗室、文学、良政、高逸、孝义、幸臣7目,《良政传》为本书新开,讲叙那些具有一定政绩的官员;《高逸传》记载社会名流及隐士;《孝义传》表彰孝子义士; 《幸臣传》类同 《宋书》 中的《恩幸传》,主记那些出身低微而官居高位者。少数民族及邻国的传有3卷,分魏虏、蛮、东南夷、芮芮虏,河南(吐谷浑氏),氐羌7目。《魏虏》以北魏为记述对象,较全面地反映了北魏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建制、礼法,以及和南朝的交往关系。余者均很简略。
《南齐书》虽然规模不小,但保存原始资料并不丰富,除了少数如萧子良,萧嶷等传外,多数的传过于简略,其中20多人的传的分量比 《南史》还少,因而遗漏了许多重要的史实。如 《南史·王俭传》载: “齐高帝为相,俭请问于帝曰: ‘功高不赏。以公今日地位,欲北面居人臣可乎’?帝正色裁之,而神采内和。”而此文本书却不载。由于萧子显历仕齐、梁两代,许多人和他自身有关系,因而在写作时产生了许多顾忌,为避免政治上的纠葛,他采取了大量省略的办法。这也促使他去注意与政治无关的人物,如他用了较多的篇幅给著名科学家祖冲之立传,在《褚渊传》中兼记徐嗣行医的情况,在《檀超传》中记录了修史体例等。本书的各篇之后,多有论、赞,表明作者对该事该人的看法。多数的志和类传前都加有序,阐述本篇的要旨,形成了一种好的体例。许多学者推崇《南齐书》文笔简洁,但曾巩却对它持批评态度: “子显于斯文,喜自驰骋,其更改破折刻雕藻缋之变尤多,而其文益下,岂夫材固不可以强而有邪?”
本书流传至北宋时,曾巩等人作了校订工作,并作《南齐书目录序》。清代学者对此多有研究考订,其以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赵翼的《廿二史札记》,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最具代表性。又近人周星诒、张元济、张森楷也分别对本书校勘整理作出一定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