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须贾大夫谇范叔》原文及鉴赏

  【仙吕·点绛唇】 日月煎熬,利名牵扰,人空老。今日明朝,则俺这愁思知多少!

  【混江龙】若依着先王典教,贫而无谄富无骄。俺可甚一身流落,半世辛劳?常只是白首相知犹按剑,枉了也朱门先达有同袍。猛回头,则落的纥地微微笑。倒不如痴呆懵懂,甘守着陋巷的这箪瓢。

  (驺衍云) 贤士有如此大才。久后必有大用也。(正末唱)

  【油葫芦】 自古书生多命薄,端的可便成事的少,你看几人平步蹑云霄?便读得十年书也只受的十年暴,便晓得十分事也抵不得十分饱。至如俺学到老,越着俺穷到老。想诗书不是防身宝,刬地着俺白屋教儿曹。

  此剧今存于息机子 《古今杂剧选》、《元曲选》、《酹江集》。故事是说战国时魏丞相派须贾出使齐国,须贾选范睢同行。范睢能言善辩,受齐国款待,反而慢待了须贾。须贾心生妒嫉,回国后进谗言,害死范睢,把他扔在茅厕中。范死而复苏,得院公帮助,逃往国外。后入秦为相,改名张禄。须贾使秦,范微服造访,须贾见其衣衫破烂,顿起故人之情,赠绨袍一领。须贾拜会张禄,方知即是范睢,十分惶恐。范大宴宾客,在席上责骂须贾,并以当年须贾对待自己的方法,回敬须贾。因须贾尚有故人之情,所以免他一死。以上所选第一折中三曲,是写齐国驺衍请范睢在驿亭相见,范睢在途中和在驿亭中的唱词。

  自古以来,文人怀才不遇,感叹时世之艰悭、个人遭遇之不得意的作品岂止万千,但是,元曲 (包括戏剧、散曲) 中的此类作品独具特色。诗词作品一般来说比较委婉含蓄,大都有一种怨而不怒的格调——当然也有愤激的作品。元曲则多是坦直大胆,痛快淋漓地直抒胸臆; 对于当世社会的不公和腐败,更是冷嘲热讽,无情抨击。这三首曲子也有同样特点。此外,元曲作者还大多有“出” 与 “处” 的矛盾,是做官好呢,还是退隐好呢? 既有宏图大志,而在不顺利的时候,又觉得不必被名缰利锁困扰。这种 “出”、“处” 间的矛盾,自是代代皆有,只是元曲中表现得更为坦直、激烈。那是因为元代初期科举不行,后来虽恢复科举,却仍仕出多途,贤者困顿而愚者得志的现象比较多见,士人的政治前途很不稳定,有此愤激之情,值得理解与同情。而所选三曲,写的虽是战国时范睢的故事,表现的却是元代士人的苦恼。

  范睢有大才,却身处下僚,感叹颇多。【点绛唇】 共五句,写范睢日月虚度、事业无成人空老的悲哀。前二句对偶,只八字,但 “煎熬”、“牵扰” 两词,写出他长久困顿的无奈。“今日明朝” 句语词朴实,写出那种平淡的境界,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平淡,正加强 “人空老” 词意,则愁思就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混江龙】 曲写范睢对现实的困惑: 先王的典籍教导说,贫困的人要保持节操,不可有谄媚之态,富贵者则应谦逊不骄。然而现实却并不如此,正直的人入仕无门,这就是他 “一身流落,半世辛劳” 的缘故。“白首” 以下两句对偶,语意也相对:同是朋友、契交,学问、才能差不多,但是,一个 “白首犹按剑”,一个却已是“朱门先达”。这种荣辱无定的情况,当时很普遍。猛回首,发现自己苦苦追求、经营,却并无大成就,只好“纥地微微笑”,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嘲自笑。“倒不如” 句是这一曲的主要情结,看似大彻大悟,其实却是很不服气,很不甘心,有着一肚子牢骚。

  【油葫芦】 曲是在驺衍称赞他有大才,久后必有大用后的唱词。在这里,范睢愤慨地抒发“自古书生多命薄” 的情感,比起上两曲,情绪上更悲愤,而在理性的归纳上也更进一步,指出书生 “成事的少”,无几人“平步蹑云霄”。“便读得”、“便晓得” 二句对偶,是说读十年书,受十年穷,懂得十分事,也混不到十分饱。俗话说“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说的是书生科举成功,踏上仕途,天下闻名。但是,天下之大,又能有多少幸运儿呢?大多数都在困境中默默地度过一生,只落得个“学到老”、“穷到老” 的下场。因此,他概括说,读书不是防身宝。当然这样的结论,是他很不情愿作出、不幸却又是千真万确的结论。

  这三支曲语言明畅,层次分明。从感叹自己虚度岁月 “人空老”; 到提出现实与先王的教导不一样——世界是不公平的; 进而再对书生的普遍命运作出归纳,层层递进,有说服力。其中偶句对偶工整,却不着雕琢痕迹,读来很是自然,这正是高文秀剧作的语言特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须贾大夫谇范叔》原文及鉴赏  大夫  大夫词条  鉴赏  鉴赏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