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用来规划企业在某个计划期间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②财务部门实施经济业务监控的依据;③评定考核公司、部门工作实绩的标准;④利于公司、部门确定工作目标、方向。
在一个没有预算或者预算不起作用的企业,企业管理就没有规范可言。
预算编制的技巧
预算编制必须遵循“先急后缓、统筹兼顾、量入为出原则”、“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程序”和“预算编制的前提是企业的方针、目标和利润”等要点。预算编制必须有重点,但每个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的预算重点是不相同的,比如在“现金至尊”财务理念下,可能重点应该是“现金流量预算”。
预算编制和实施实际上是对预期的财务经营状况的一个全面的估价,但这样的一种预期毕竟是一种静态的过程。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为了能够达到控制的目的,则需要对预算执行实际状况不断地同原预算进行比较,分析差异,监督预算执行状况。为了达到此项目的,企业可以依靠电脑联网的先进的软件系统,通过专门的财务预算执行分析,定期地提供各类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公司所有的经营信息。例如,每天的报告有产品销售分析、资金状况报告,每月的报告有利润分析、费用分析、存货分析、应收账款分析等等,及时、准确、详尽的分析报告为公司高层人员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预算方案的实施
预算控制针对的是预算的实际执行与操作阶段,也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阶段,这一阶段连接着编制和考核,是向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的阶段。在这里必须做到:有效控制和信息反馈。有效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总经理手中,使年度和月度的实际发生值与预算值的差距保持在4%-5%。信息反馈则要求财务部门及时和生产、销售、采购、供应等部门保持实时的信息沟通,对各部门完成预算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监控,不断调整偏差,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预算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预算因种种原因需要调整、修正。对此,必须清楚地认识到:①预算调整是一种客观需要,不能因此而低估预算管理的功能,也不能因此否定预算管理,也许正是因为干扰企业生产经营、财务运作的内外因素十分复杂,企业才迫切需要通过预算指标,进行财务策划和安排。②预算调整必须经过规定的程序或法定的授权。预算的确定程序是刚性的,调整程序也是刚性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预算管理高度的权威性。与此同时,必须做到在预算的调整批准之前,应该按原预算行事。
预算制度的建立
预算制度的建立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清晰的法人治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具体明确企业内部的权力机构和监督机构的权责关系和运行机制。企业预算是这种关系和机制的纽带。但也不能低估全面预算管理对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作用,它们是相得益彰的。②规范、严密的财务管理包括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和体系。基础工作薄弱、组织机构臃肿、业务流程混乱是推进预算管理的最大障碍。③坚持综合考评和动态考评。动态考评是在生产经营活动的现场进行的,对于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和预算指标之间的差异的即时确认和处理,其基本组织过程包括实际结果与预算的比较差异、责任分析和差异处理三个环节。综合考评是预算期未对于各责任单位预算完成情况的分析评价,其考评对象包括企业内部各个责任层次,而考评内容以成本、利润等财务指标为主。对于充分发挥预算机制的作用来说,动态考评与综合考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