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祸从口出”、名言警句说“沉默是金”,在销售类型工作的培训中更有一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遇到神仙不说话”。
由此可见,沉默不代表闭嘴不出声,它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有时候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企业中人事关系较为复杂,工作中内部沟通、外部协调、上下级汇报和实际业务的执行都需要员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才能够达到目标。
由此可见,沉默这一行为的背后大有文章,在不同的情景下有不同的含义。
1、越熟悉越沉默
不难发现,新进入企业的员工往往是最话多的一群人。
除了正常的客气和寒暄,还要经常跟老员工请教业务问题、学习流程处理;
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完成的任务,还要不断进行对外沟通;
同时,新员工对领导和整个企业的管理也需要一个熟悉和磨合的过程。
由于对工作职责和流程已经相当熟悉,所以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言语,甚至能够自主简化流程;
在工作上经常有合作关系的其他部门同事也形成了默契,双方很可能已经建立了固定的合作方式。
至于对领导和整个公司的情况,绝大多数老员工会选择多一话不如少一话。
因为他们经过几年的磕磕绊绊,基本明确哪些主动的沟通是有效的,哪些话是说了也没有太大意义。
2、领导管理方法比较专制
领导如果采用比较专制的管理办法,往往是自上而下下达命令,要求员工去执行,而非自下而上收集、分析和采纳员工的意见。
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下属很难有动力主动与上级沟通自己的想法。
因为稍稍与领导观点有所不同或者采用方法不够妥当就会引起不满,在上级心中留下事儿多、难以管理的印象。
最后结果就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一传十十传百,大部分员工了解情况后都会选择不再发声,而是默默的按照领导的要求去执行。
在这种情况下,沉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管理出现的问题,
虽然说自上而下进行工作部署能够简化过程、提高效率,但是也非常严重的打压有想法、有能力员工的积极性。
长期来看,并不利于人事管理和企业的持续进步。
3、团队文化难以融入
在职场中最容易越发沉默的人,就是由于部门文化或者个人原因无法融入团队的员工。
根据个人经验,如果一个部门内部有拉帮结派、调戏新人或者岗位歧视等现象,
最终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与大家话不投机的同事被边缘化。
硬气一点的,会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不想理会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软柿子类型的,怕得罪别人也不敢主动说太多话,自然而然就会越发沉默。
4、职场生必备技能
在职场中,积极沟通、向前推进工作很重要,但是懂得什么时候沉默,倾听他人的需求和话外之音、收集相关的需求和信息更加重要。
例如,我们在与重要人物的沟通中基本上都是以沉默和倾听为主要方式。
这里的重要人物不仅仅是部门前辈、领导,还包括经常打交道的外部客户、供应商,甚至是相关政府部门人员。
在前辈面前沉默,让对方尽情表达观点,可以从中学到知识经验;
在领导面前沉默,更多的是理解对方对任务的要求和话外之意;
在与外部上下游合作方交流过程中,将更多的说话机会给与对方能够更好的把握需求,使业务向有利于双方的局面推进;
最后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打交道更是要懂得“沉默是金”,给对方尽情发挥的机会,也给自己更多时间了解对方性格和分析话外的意思。
一方面,员工的沉默确实有可能反映出公司内部管理专制、僵化或者团队气氛不融洽,打击和压抑部分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沉默是员工在执业过程中采取的技巧和方法之一,在言语上知道何时进攻何时防守,是心智成熟理智、做事过脑的体现。
文/老夏分析师
如果我写过的一篇文章,讲过的每一话,做过的一个举动,
曾在你的心里荡起涟漪,那至少说明在逝去的岁月里,
我们在某一刻,共同经历着一样的情愫。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
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谢谢你,在这个世界的角落,找到了我!岁月静好,愿你幸福,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