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讲真,思维导图不是思维图!

最近思维导图 (Mind Map)和思维图(Thinking Maps) 在国内火得不要不要的。作为老师或家长,要是不能带孩子画上几张图,好像都不够与时俱进似的。可是,究竟什么是思维导图,什么是思维图,一般人好像很难辨析得清,就连媒体上都时常出现“8种思维导图”之类概念混淆的谬误。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将这两类图的来龙去脉给亲们细细盘道一番,让大家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孔夫子曰,“必也正名乎。” 咱们得先从名称说起。Mind Map引入国内时的官方翻译就是“思维导图”,而Thinking Maps没有约定俗成的翻译,见得较多的是称为“思维图”或者“思维地图”。您别问我Mind和Thinking这两个词为什么都被翻译为“思维”,而同一个Map却被译成“导图”和“地图”,我也不打算在这儿挖个坑让自己掉进去。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淆,咱们还是说英文名称最精准省事。

Mind Map

Mind Map的发明人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人称“记忆力之父”的托尼·博赞先生。据说他是根据达芬奇手稿获得了Mind Map的灵感,并据此发现了通往超级大脑的秘密。一张由托尼·博赞先生亲手制作的Mind Map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Mind Map是中心向外发散的开放式结构,首先由一个中心关键词进行关联联想,引出不同的分支;如果根据分支关键词继续进行关联联想,还可以引出下一级分支……如此递推。举个例子,来看看Mind Map可以复杂到什么程度。

上图其实是关于Mind Map的全面介绍,因为内容庞杂,恕我无法一一翻译,只能简单讲解一下,让大家感受。图中首先是由中心关键词Mind Map引出五条一级分支,分别是Mind Map的定义、规则、画图流程、优势和适用领域等等。然后再根据分支关键词进行下一级的关联细化,例如图左下方绿色部分是关于Mind Map适用领域的展开,细化为学校、生活和工作三个二级分支,而学校分支又可以进一步细化为记忆、思考、问题解决等等三级分支……简言之,一张图,就可以囊括Mind Map的方方面面,而且井井有条,非常利于查询检索。

Mind Map由关键词、色彩、线条和图案四个部分组成。据托尼·博赞先生介绍,这是基于大脑的工作机理设计而成的。如下图所示,传统的纯文字式的学习方式只使用到了我们的左脑,而通过色彩、线条和图案的运用,则有助于开发调动我们的右脑潜能。

Mind Map确实可以用于学习、工作与生活的诸多方面,例如可以做课堂笔记、活动策划、项目管理、激发创意等等。但是,我极不赞同时下国内过于追捧、热炒甚至神化Mind Map的做法,它不过就是一个辅助思维的图形工具。对于网上那些“思维导图打造学习天才”、“1小时完成8小时工作”的不实宣传,建议大家还是一笑而过吧。

就我个人的使用心得来说,Mind Map用于写作构思和演讲提示都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尤其是写书稿时头绪繁复,Mind Map可以帮我厘清思路,让细节内容各归其位。而在我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让孩子们先通过Mind Map中心发散的开放式结构发散思路收集细节,然后再利用Mind Map一目了然的直观特性来整理思路组织材料,也是非常好用的。

Thinking Maps

Thinking Maps的发明人是美国的David Hyerle博士,它被广泛应用于北美学前班到12年级的课堂教育,正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视觉语言,来帮助学生们明晰和外化他们的思考过程。这里的Maps之所以是复数形式,是因为它其实是由8种图形模板组成,分别对应着我们人类认知活动中最基本的8种不同的思维技巧。

1. 圆圈图 (Circle Map)

圆圈图在思维技巧上有些类似于我们刚刚介绍过的Mind Map,都是基于中心主题来进行关联联想,只不过圆圈图不需要画出分支,也没法进一步分级联想。我们先来看一个关于Thinking Maps的圆圈图。

如上所述,在北美,所有老师都在用Thinking Maps,所有学科也都适用。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用于数学:

用于写作:

10月底就是万圣节了,孩子们在学校里会得到这样的写作训练纸。先用圆圈图进行关于蝙蝠的主题联想,然后再根据构思完成作文。

2. 树状图 (Tree Map)

树状图训练的是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分组的思维能力。有时候是对不同事物进行分组归类,例如下图将动物分为了爬行动物、昆虫、鱼、鸟和哺乳动物五大类。

还有的时候是对同一个事物不同角度的描述进行归纳分类,例如下图中的乌龟介绍,就被分成了“是……”、“能……” 和 “有……” 三类,下面的细节内容是由孩子们自行完善补充的,对于他们的写作思维也是非常好的启发与训练。

3.  气泡图(Bubble Map)

例如下图是关于天气的气泡图,列举出了不同的天气现象。

4. 双气泡图 (Double Bubble Map)

用双气泡图来做比较研究最好不过。看下面这个例子,比较了欧洲骑士和日本武士的异同点,非常新鲜的视角,观点的对比也非常有趣。

5. 流程图 (Flow Map)

流程图专门分析事件发生过程之间的关系,主要用来列举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步骤,比如我们可以用流程图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等等。它还可以用于数学解题,如下图,能让孩子们清晰直观地看到解题步骤,明确思路。

6. 多重流程图 (Multi-flow Map)

多重流程图用于展示和分析因果关系,通过考虑事件发生的起因和结果,让孩子思考其中的关联。例如下图中这个名叫大卫的孩子上学时做了几件不妥当的事,都得到了相应的责罚。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原因和结果并不是像上图这样一一对应的。多重原因导致了事件的发生,而事件发生后又会带来多重的后果。例如有个倒霉孩子成绩的平均分只得了83,他就画了如下的多重流程图来分析原因与后果,进行反思。

多重流程图能帮助学生分析和思考事物之间多重的因果关系。你看,老师大笔一挥,给了“5 ”,还特别手动点了个赞!这样一份用心的检讨也确实是蛮有创意的。

7. 括号图(Brace Map )

括号图主要用于分析一个事物的结构,帮助孩子理解事物整体与部分间的关系。例如下面的括号图非常清楚地展现出世界地理的组成关系,七大洲五大洋,让人一目了然。(对,你没看错,是五大洋不是四大洋哦!国际水文地理组织已于2000年正式命名了南冰洋。)

8. 桥型图 (Bridge Map)

桥型图是训练孩子的类比及类推技巧,根据横线的上方和下方的事物找出关联,明确关联的因素,并找到下一对具有相同关联因素的事物。例如下图左边的“雪”与“冷”,雪会给人带来寒冷的感觉,关联因素是温度的感受。所以右边找到同样关联因素的一对事物就是“火”和“热”。

以上就是8种Thinking Maps的模板和示例,通过将每一种思维技巧和可视化的图形模板关联起来,Thinking Maps已成为北美非常有效的教学和思维训练工具,其目标是将学生培养为“成功的思想者、问题解决者和决策者”。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张图,形象说明了Thinking Maps的功用,它能帮我们理清思路。而且,借助于这种越来越通用的视觉化语言,可以将我们的思维过程清晰准确地外化出来,并不断地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好了,各位亲们,通过我今天的吐血介绍,相信你们已经get了Mind Map和Thinking Maps的概念、功能及区别,回家就赶紧和孩子操练起来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讲真,思维导图不是思维图!  维图  维图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  
效率

 艾森豪威尔的十字时间计划

 解读艾森豪威尔的十字时间计划法从资料上获知艾森豪威尔的十字时间管理法,感到很好、很受启发,做了一个PPT图(附后)进行解读,并应用到讲座中,与大家分...(展开)

效率

 懂得自我管理18条建议,做到就是...

我们总是太容易放过自己,计划定得很完美,执行起来却总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假装努力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今天偷的懒,会成为你明天的难。别等到痛失机会才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