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效仿过,但发现执行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原因在于计划表的时间分割得过于精细,完全不容许误差和特殊情况。
一旦某处没有顺利完成,牵一发而动全身,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影响后面的计划。
后来网友爆料才知道,原来,这张图并不是马冬晗的计划表,准确的说应该是她的记录表,她提前订好空白表格,之后每天晚上在表格中记录自己一天所做的事。
我们都被媒体的断章取义误导了!
网上很多学霸刻苦学习的励志故事,在媒体冠冕堂皇的包装之下,经常会给人予一种“那些人不是人,是神”的感觉。
印象中他们总是争分夺秒,每天开足马力,就像在亚运会的赛道上一直处在冲刺状态的选手。
小学到大学一趟走下来,我们并不缺少这类鸡血故事的喂养。
这些平面故事刻画的成功人士的给我们很多人造成刻板印象,它的麻痹作用是很深远的。
而这些刻板印象对我们的影响之所以难以消除,除了媒体的夸大其词、断章取义应该被大大指摘之外,还有一大原因,就是我们身边可观察的成功例子太少,看不到那些活生生的例子,我们就看不到真相。
实际上,我所见的高效能人士——也就是所谓“高手”,他们并不是那种按着时间表做事的人。
相反,他们更懂得时间变通,与一般人相比,他们的时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在于,他们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他们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能够投入热情,且十分专注。
他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相反,很多把生活过得一团糟、得过且过的人,他们并不是没有时间管理,而是,他们根本不管理时间。
这些人,在大学里,早课是破坏自然醒的最大杀手,在第一节课之前,能在床上赖多久就赖多久,早饭也不吃。社会里,这些人又喜欢带着拖拖沓沓的节奏,每天都在和城市里的几十万人赶早高峰。
这些人中大部分并不是不珍惜时间——你如果能够和他们贴身生活,到他们的宿舍看看,哪个不是游戏打得风生水起,等到期末考,再到图书馆看看,我相信有不少大学经常在考试周期间,需要排队才能抢到座,这样看来,他们哪点像是不珍惜时间的?
他们的时间状态管理得差,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珍惜时间,而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认真重视过“时间需要管理”这件事,他们不是没有能力,只是对时间的规划有严重的意识缺位。
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们高中毕业之后,脱离了监督,辅导员的作用已经远不及班主任的作用。
也有的人说,那是因为这些人到了差的大学,这些地方学习氛围本身就没有高等院校好——我不否认有这样的事实,但我想说的是,即便在所谓的好大学,也都还是有很多世俗意义上的“渣”学生。
当年我和朋友在北大宿舍住过一段时间,恰好遇到宿舍讨论前一学期的成绩,一男生喊60分万岁时的那个雀跃的神情,和我在别校所见的笑容并无不同。
缺乏监督人就放纵了,在差的学习环境更容易自暴自弃,这些都在损伤我们的时间质量。
但这些都只是表象。
这些人时间管理状态差劲的本质,其实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多年功利教育的辛勤培养,我们很多人通过一次次的考试之后来到大学,但最终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生活是什么。
我们从来没有被教育过自己是谁,如何找到自己,也许在上大学之前,有过萌芽期的探索,但最终关于“自己”的命题一直被推迟,直到被遗忘。
于是,那个真正的自己没有真实存在过,没有发育过。
不知道自己是谁,那么,学习微积分又有什么用呢?学习材料力学的意义在哪里?真的想好以后去做工程师了吗?以后该考研还是工作?为什么要那么努力?
最后他们发现,一个智商还不错的人,努力多年之后,会解决各种方程式,却不会解决自己的困惑,于是他们放弃了,还是打游戏吧。
公号后台收到的大量私信证实了这一点,很多人半夜三更的发来私信,告诉我说,自己在大学迷茫了,参加工作又迷茫了。
换句话说,在人生的大方向上,大部分人都不是犀利的,他们看不到自己最应该去做的事情。
很多人是靠着“做比不做好”这样的鼓励才维持着半死不活的状态,但这样的激励并不能长久,也不能让人变得卓越。因此,时间管理的核心真正关乎的其实是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有的时间管理的目标是为了让我们最终完成此生想要完成的目标。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也几乎会出现在所有的时间管理书中,甚至墓志铭、临终遗言中,但如果我问你此生你想完成什么目标,又有多少人可以立即说出来?
你在目标清晰后,它所带来的正推动力是无穷的,这种自内而外的愿景推动比往往我们在做时间管理时想的自外而内的框架系统推动要强得多。
高效能人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惊叹于他们目标的明确性,甚至有时候看起来显得很功利,和他们相处并不都能感觉舒服,他们的所有努力都尽可能的会朝着他们想要走的方向做积累。
同样是24小时,他们也跟正常人一样——再拼也拼不过富士康员工吧?可凭什么他们就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凭什么他们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凭什么他们最后可以以专家自居?
有的“天才”十岁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比如,写作,他们一天24小时,可能会花2到3小时在写作上,一年就是就有1000小时的练习量,等到20岁的时候,人家已经积累完成第一个“一万小时”,这种积累岂是我等半路出家的业余写手可比的?!
我们知道指数增长、复利效应,这些都是可以用来指导成长的利器,但它们发生的前提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从成长角度讲,能让一个人获得最快速提高的方式是刻意练习,但即便我们一天到晚都在进行严格的刻意练习,这时间也只能累积进行4个小时左右——每天的额度只有那么多,不用的话也就失去了一个独属于一天的成长单位。
跟随着惰性,很多人一天所做的事谈不上具备积极的积累性,因此我们听到更多的是“恶习成性”这样的说法,当然,更谈不上什么刻意练习。
想要进行积累性的刻意练习,从本质上讲,它所需要的前提和“指数增长”所需要前提一样:
知道自己想要。
你知道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你才可以围着这件事情进行长期的积累。
所有的时间管理,其实都是围绕着“你想要什么”展开。它可以回答“在多个项目中,该如何选择的问题”,它几乎可以组织你所有有生的碎片时间,让它们最大限度的投入到你所要的愿景之中。
它是一个标尺,从你有了这把标尺之后,“时间”这个词变得更加凝重,因为“我只想把时间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这样信念会不自觉深植入心。
它是核心,也是你行动所需要知道的“最少必要知识”,具体的方法反而是次要考虑的。
最后,你还是需要一把工具,就可以完成时间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我看过很多时间管理方面的书,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最后发现大道至简,本人用得最顺手的是“一个计划”+“一个工具”。
“一个计划”:在印象笔记里写下一天中最重要的2~3件事,然后分别进行详细的目标分解。
比如我要写一篇文章,我会在印象笔记上,分解出如下几个步骤:选题,构思,找资料,消化资料,第一稿写作(当然,具体的写作肯定写得比这个细致)。
然后在每一项后面列出具体的行动路径,比如“找资料”一项,会写明参考某某书、某某主题的论文。
最后限定时间,这就要说到“一个工具”——番茄钟时间,我一般在预估每一项需要多少时间,设置相应的番茄钟时间,就开始马不停蹄的开干,干完一项划掉一项,特爽。
提一下,最重要的事情最好在上午做,《如何提高周末工作学习的效率》这篇文里是从效率角度讲的,但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心理上讲,上午如果能做完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或者可以完成大半,将可以让你有个好心情:
如果你在上午做完,那么接下来一天都很轻松;如果你安排在下午做,上午心中就得记挂着最重要的事,只能轻松晚上;如果你把最重要的事赶到晚上做,那么你可能一天都忧心忡忡。
关于目标分解,也说一句,目标分解的目的是,对目标分而治之,降低复杂性。把一个复杂的目标,逐层或逐步划分成较小较简单的目标,逐一解决。很多人都说目标分解很重要,的确,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但怎么进行目标分解呢?
其实分解不是第一步,想要成功分解,其前提是对目标有缜密的思考和理解——对目标没有足够的了解,分解只能是扯淡。
“一个工具”:真的只是一个番茄蛋。
某宝上就有,十多块一个,想买贵的也没有。我一般较多遵循50+10的模式,50分钟进行工作,10分钟休息。
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在执行的事情,我们所缺的是一个高效的工作状态,“心流”、“深度工作”其实正是我最想要的工作状态,而我发现番茄工作法可以帮助我做到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