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4个步骤提高碎片化阅读效率

全文3300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2015年南方周末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大意是碎片化造成现代人智商下降。这个标题够让人惊讶和恐慌吧。我们恨不得立马扔掉手机,扔掉平板。因为,文章中说,在2004年,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信息学教授格洛里亚·马克(Gloria Mark)带着她的研究生在两个美国的科技公司对那里的员工做了一千小时的观察。他们发现,办公室里的员工平均每11分钟就会被电话、电子邮件或同事打扰一次,而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早先的任务上则需要25分钟之久。我们姑且承认这项研究是真实的(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但这也只能说明我们在被不停地打扰着。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更高效的工作,这与碎片化并非正相关。

所谓的碎片化实际上是信息的碎片化。思维碎片化,生活碎片化,工作碎片化等等都是基于信息碎片化。我们暂且不去探讨这些复杂的内容,只说阅读碎片化,简称为:碎片阅读

刚才上面的研究应该给我们一个警惕,人类的大脑是并行的还是串行的?换句话说,我们是否可以在同一时刻开启多任务?就类似我们使用的电脑,在同一时刻开启多项任务。似乎我们稍微动动脑子就可以知道,人类是无法进行并行任务的。一边开车一边发微信,或是一边接电话一边处理手上的活儿,看似是在并行处理任务,实际上只是在多任务中来回切换。然而,这还不完全正确。人类确实也存在着并行处理任务的能力,例如您完全可以一边走路一边听歌,或者一边走路一边聊天。只不过在并行处理的多任务中至少有一个任务是极容易完成的,或者说是应用人类本人就能完成的。

这与我们要说的碎片阅读有什么关系呢?您注意我刚才说的多任务切换。事实上,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个全新的时代提高自己的多任务迅速切换能力。可能您要说了,这是违背人类大脑机制的,反其道而行之,最终要得不偿失。

莫急!方法自然是有的。但首先确保您的碎片阅读观念是正确的。我们并不反对您有事儿没事儿拿出手机刷刷微博刷刷微信朋友圈。猎奇心理是人类的本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们着迷于微信微博,无法抑制去查看新消息的冲动,可能与大脑中的多巴胺有很大关系。这种物质促使人们去寻找新鲜刺激,让人们“想要”。如果满足了这种需求,快感则有类鸦片活性肽提供。您看到了吧,如果您强烈的抑制这种猎奇的心理,也是反其道而行之。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种需要满足新鲜刺激的欲望是不是今天才有呢?当然不是,即使在没有手机的年代,我们上课也不完全是认真听老师上课啊?

说回来,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刷手机(或者浏览网页)是我们碎片阅读的第一步!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碎片阅读只有一步,就是刷手机!这是极端错误的!如果您只做了第一步,那怎么批判碎片化都不过分。如果想让碎片阅读开启您的新世界,那还需要三个步骤。在做这三个步骤之前,还要需要一个顶层设计——建立您的知识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针对您的兴趣爱好以及工作来理清您的知识体系。这个非常重要!!!这让我想起总有很多人说的上学无用论。事实上,教育的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建立知识体系。这就像一颗树,您得有树干啊!例如您是一名公司前台(这工作够简单了吧?),但您绝不甘心与一直做一名前台。您平常可能还喜欢读个小说?看个电影?化化妆?讲个冷笑话?您可别小瞧这些,您的新世界就靠这些开启。除此之外呢,即使是前台,您不得学习一点沟通技巧?熟悉一下公司业务?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这些都是您工作必须做的。另外,即使自己是一个小小的公司前台,貌似没什么技术含量,我们也要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不是么?

您可能说我扯远了。是准备给您谈人生谈理想了么?并不是。刚才说的这些有用的废话,恰恰就是我们说的顶层设计,就是我们一个房屋的框架。您的碎片阅读材料就是这个房屋的砖瓦。并不是碎片阅读毁掉了我们,而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把这个房屋的框架搭建起来。就这个房屋框架如何搭建那又需要很长的篇幅了。但您也别把它想象的那么复杂。总之,这个框架每个人都是有的,只是是否合理而已。您就大胆的用您的框架好了。

既然有了这个顶层设计,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碎片阅读四个步骤,您听好了。

第一步:刷材料;

第二步:收集;

第三步:分类整理;

第四步:重新编码。

我针对每一步都做一点详细说明。

第一步的刷材料。您注意了,不光是刷手机。那太low了。刷一切您能刷的东西!看见什么刷什么。广告牌、公告栏、报纸、杂志、宣传册甚至呼啸而过的车身广告。反正您那看到的都是您碎片阅读的材料。凯文·凯利在《必然》这本书里面提到我们的阅读方式已经不是一目十行的水平了,而是一目一屏。这一目一屏说的就是我们的碎片阅读的第一步。您必须练就这样的本领。刷朋友圈,刷微博,刷网页的速度必须越来越快,一目一屏。这个阶段不是您的阅读速度太快,而是您太慢了。我们不但要快,还要有火眼金睛,迅速识别出哪些是我们房屋框架的东西。如果您能识别出来,恭喜您,可以进入碎片阅读的第二步了。我们说,刷材料这一步,一要快,二要准!

第二步的收集是最有意思的事情。因为这个时代洪流般的信息让您根本不知道信息该如何分类,即使能够分类,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别急,方法总是有的。您从第一步已经顺利进入第二步的收集了,那您得先有个收集箱。这个收集箱有两个,一个是虚拟的,一个是现实的。先说现实的,现实的收集箱,就是一个箱子。高档的低廉的,您随意(但以我的经验,能买多贵的就买多贵的)。这个箱子主要来收集您平常看到的杂志,宣传册,报纸等等。就类似于以前人做的剪报。不过,我不提倡您做剪报,太费时间。而是把这些材料剪下来,丢在箱子里,然后定期的电子化(电子化的事情又得说很久)。另一个虚拟的箱子就是网盘、云盘或者类似于印象笔记这样的软件和应用。能不能只存在电脑里面。可以,但是不够方便。之于到底如何应用这些工具,推荐大家看看李参老师的《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但我提醒您,不要迷信任何一种方法,因为只有适合的才是有用的。

第三步的分类整理,非常关键了!不能被利用的材料是无用的材料。想要被利用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这一步才是最考验人的。您现在打开您的微信收藏,看看您收藏了多少内容?我没猜错的话,大部分内容您收藏之后再也没有宠幸过吧?因此,您需要将这些内容重新分类整理。微信上的材料(包括对话等)可以一键发送至印象笔记,浏览器(手机端和pc端)上的也可以一键分享至您的印象笔记(其他笔记多少也可以,您挑一款合适您的就成)。另外,有些电子档的东西(包括文档,音频,视频等)一定记着要加标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图片和视频利用只能依靠标签和标题了。如果您没修改标题和标签,等您在电脑搜索的时候,它根本不会出现。

第四步的重新编码是碎片阅读的根本。如果没有重新编码这一步,所有的材料,所有的知识都只是别人的。不会成为您的。这里说的重新编码是指对分类收集整理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怎么加工呢?还是拿刚才那位前台举例子。她说她平常没事儿就喜欢化化妆。那定期打开您的收集箱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如果有拿出来,重新归纳总结。比如很多篇文章里面都提到眼线的画法,那重新编码,整理出来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材料。如果平常爱看电影,电影标签里面所有的关于接吻的桥段都拿出来,重新编码,这不就是视频创作吗?类似的视频网上流传的很广。其实,您也可以。有朋友会说,这种东西,网上一搜一大堆,我何必重新做一遍?没错,您刚说了,网上一大堆,不是你有一大堆。那是别人的,不是您自己的。

事实上,碎片阅读的本质是信息的收集和重新编码,核心是重新编码。任何一片被您利用了的碎片都是您房屋上的一块砖瓦。等您把房屋搭建的差不多了,有朋自会从远方来。这一套方法并不新奇。只是看您是否会利用互联网。我的父亲至今还保留着在烟盒上写作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强大之处在于一年下来竟有十几万字的心得总结。几乎任何人文的科学的,他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说到底,无非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编码。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您的顶层设计上,如果没有顶层设计和框架,一切碎片都只是碎片而已。收集起来的碎片也不过是堆放在墙角的垃圾。

我们缺乏的不是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而是顶层设计。李敖的读书法我们可能学不来,但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出自己的方法。至于我前面说到的新世界,那是您在做了这些以后才能看到的,不做的朋友,我吹的再怎么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4个步骤提高碎片化阅读效率  碎片  碎片词条  步骤  步骤词条  效率  效率词条  提高  提高词条  阅读  阅读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