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那个3年换了10份工作的男孩,又想辞职了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线下的职场交流会。会议现场人流如织,一眼扫过去,有工作经验丰富的职场老油条,也有一脸懵逼的大学生。
到了提问环节,大家都不甘示弱,纷纷提出问题,希望大咖帮忙答疑解惑。正在低头回微信的间隙,我听到身后有一个人这么说:
“老师,我三年换了十份工作,现在这份工作又想辞职了,感觉自己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场的所有人纷纷回头,目光落在跟我同组的男孩身上。看上去他也就23岁左右,无论是衣着、样貌还是神态表现,都跟我们这些普通的职场白领没什么区别。
这个时候,有一位创业女高管给出了建议:
年轻人多体验是好事,但是从现实角度来说,千万不能再辞职了。
另一位男嘉宾就很“不客气”了:
“你要是我弟,我早就骂你了。照你这样的辞法,不会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要你。”
后来,我们小组展开讨论,我才知道男孩的故事:大学肄业,3年换了10份工作,最短的一份工作只坚持了1个月,最长的一份坚持了1年。从名创优品上货柜员到文案策划,再到现在又想辞掉的亚马逊电商。
他想要辞职的理由是:没办法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根本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一段时间就厌倦了。
其实,我想说:这个世界上,真的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辞职上瘾,真的不推荐。
02:
全球85%的上班族,都讨厌正在做的工作
在我的朋友圈中,有年入百万的公司合伙人,也有月入几千的职场白领。通过跟他们的交谈,我发现,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喜欢。
有人要喝下不加糖的巨苦美式咖啡,才有勇气开始一天的工作;也有人站在公司楼下,抬头看3秒蓝天,再深吸一口气,才能从容地走进旋转的玻璃门。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如意的地方。工作就是个坎,想迈过去并不容易。
前两天公司群面新人,闲来无事,我也过去旁听。
HR问一个女孩:“你喜欢这份工作么?”
女孩点头如捣蒜:“我喜欢这份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
HR又问:“假如你需要面临长时间加班、工资不稳定、领导固执己见、同事不想配合等等情况,你的热爱还能坚持多久?”
女孩没再说话了。HR提到的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让她的喜欢灰飞烟灭,而这,是大多数职场人需要面临的常态。
盖洛普民意调查中有这么一份数据:全球85%的上班族都承认,自己讨厌现在的工作。
为什么人们的工作满意度普遍不高呢?答案揭晓:有94%的人觉得,工作没有激情和动力,反而感到压力和疲倦。
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很容易引起人的职场倦怠,如果人际关系、工作内容、薪酬波动等任何一个因素施加压力,就容易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人对自己的工作真没有那么喜欢,对他而言,可能只想养家糊口,不想改变世界。
每个月有30天不想上班,每年都有裸辞上百次的冲动。
刚开始换工作可能会有点欣喜,但是后来就会发现,3年下来所有的工作都一样。
你看到他们对工作的热忱,你眼里别人对工作热爱的光辉,可能也只持续了你看到的那一秒钟。
我见过写稿子写到吐的编辑,做手术后累到不想说话的医生,凌晨3点钟还在修图差点崩溃的设计师。
无一例外,每个人都有满腔的心酸。
没有一份工作是十全十美的,你所看到的美好,只是别人故意展示给你的体面。
喜欢,是短暂性动词,不是持续性动词。
光靠喜欢,成不了事,因为你不可能永远喜欢自己的工作。
热爱,是职场最大的伪命题。
03:
每一步试错,都是代价
说白了,频繁跳槽或者跨行的人,大多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们要么是对现状不满意,要么是想快点成功。但是,跳槽后却发现越跳越迷茫,越来越不满意。
我有一个药科大学毕业的朋友,30多岁了,每次见到他不是准备换工作,就是已经辞职在找工作。
他尝试过的工作也是五花八门,从医院职工到自媒体社群运营,然后又自主创业琢磨英语付费,现在又开始搞抖音短视频。但遗憾的是,他所有的跨行尝试,全部失败,无一成功。
但是他不死心,总是说:
“我要试错,才知道这个不适合我,万一真的遇到合适的呢?”
以前我们鼓励人们多试错,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路。但是现在我们不建议大家这么做,因为时间太宝贵了。
把时间用来试错,是性价比很低的事情。
因为自从知识付费盛行,我们就拥有了很多曾经没有的资源,偏偏有人执拗地走着自己选择的弯路,对认知和思维的迭代置若罔闻。
其实,只需要站在更高的认知水平,认真思考一下,你就能发现:其实很多弯路,根本没有必要走。
前段时间看《圆桌派》,蒋方舟说了一个有点意思的观点:现在社会的容错率很低,年轻人最好不要轻易试错,有可能一步错导致步步错。
市场变化极快,昨天还前景大好的蓝海市场,今天就有可能变成厮杀的红海市场。你还在慢悠悠试错,别人已经弯道超车了。
试错没用,试错后的经验才有用,而大多数的试错,其实已经被前人尝试过了,完全可以避免。
我不鼓励你试错,因为可预见错误的代价,根本没必要亲身尝试。
路遥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跳槽或者跨行次数多了,你可能会失去所有机会。
04:
跳槽,拯救不了职业危机
有一部日剧叫《这世上没有轻易的工作》,讲的是一个28岁女孩雾中的工作危机。她尝试过很多工作,但辞职的理由只有一个:厌倦了。
直到她遇到一个逃避现实到森林里做野人的老师,才明白一个道理:不停地换工作,其实是一种逃避,而成年人,没有任性的权利。
频繁跳槽,只能越跳越糟。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正确的工作,只有正确地工作。
真正的牛逼,不是你把喜欢的事做成了,而是把没那么喜欢的工作做好了。
卡尔·纽波特写过一本书叫《优秀到不能被忽视》,其中有一个自我决定理论:推动人们持续坚持一份工作的三个因素,分别是自主、胜任还有归属。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让你忍不住地想跳槽。
其实,对于不喜欢自己工作的人,我想想给你提3点建议:
1)把对工作的负面情绪转化为提升自己的动力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工作琐碎、领导难缠、规矩众多,不是因为领导或公司的问题,而是自己的能力还不够。
努力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有了随时离开的实力,公司自然不敢轻视。
优秀的人从来不抱怨,不装合群,也不加入帮派。他们会给自己制定详细的计划,按部就班的复盘总结。最后,抱怨的人还是在原职位抱怨,而这些不抱怨的同事已经成为他们的上司。
抱怨只能让你爽一阵子,但是不能让你爽一辈子。
2)跳脱底层思维,做自己的主人
我们部门有两个实习生,一个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让她加班也没有意见,就是有一个问题:问她做了什么,自己也想不起来,任务从来不过脑子,只知道交代给她的都做了。
另一个就比较有个性,不喜欢加班,但做事靠谱,而且做事之前会问个彻底:目的是啥?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受众是谁?完成的工作总能给人惊喜。你要求一个方案,她能想出来三个可行性预案。
这就是差距。一个是打工者心态,另一个是创业者心态。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公司,自己就是唯一的CEO,有很多知识要学习,很多工作有条不紊地完成。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认识的每一个人,学到的每一个信息,都是在搭建自己的人生大厦。
有人说,你就给我这么点工资,凭啥让我干打工者的活,操领导的心?这是典型的底层思维。
其实你不是给领导操心,你是需要为自己操心:这些技能自己会不会?以后有没有用?
当你开始为自己盘算的时候,对工作的很多细节就不会那么计较了。
3)尽可能多地扩大自己的圈子,见到更大的世界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迷茫和困顿,是因为现有的认知水平没办法解决现在的问题。
一旦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曾经的自己,就能发现,以前的问题,根本不叫问题。
所以,你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圈子,认识更多的人,见更大的世界。
很多同龄人甚至比我们小的人,看问题的角度更加犀利,堪称一针见血。没事多出去走走,多看看别人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就不会局限在自己狭隘的视野中。
见天地,见众生,最后才能真正见自己。
人生不是游戏,不会这局输了下局就能re-play(重玩)。所以,别动不动就跳槽了,人生禁不起这样的折腾。
跳槽上瘾,就像吸毒,最终你会一无所有。
作者:五块钱,领英专栏作者,多个平台签约作者。没有好看的外表,只想要有趣的灵魂。微信公众号:不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