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职场、心理与财商
更有一群上进积极的小伙伴
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一起活出自信美丽的自己
♥
文|赵晓璃
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crystal_words)
♥
写在前面的话:
新年第一篇,我打算探讨下职业的本质。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话题呢?
经过这几年的咨询实践,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和规律,那就是随着互联网给传统职业带来的冲击和颠覆式的改变,很多职场人的焦虑、惶恐感一路飙升,他们每天担惊受怕,生怕哪一天自己的职业就会被汹涌的时代潮流所席卷,从而威胁到自身的生存。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看待问题,往往过分关注表面的技巧和套路,但实际上不论怎样的表现形式和千变万化的方法,都是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这部分被称为底层逻辑或本质;二是当时的环境。
毫无疑问,在现阶段,很多人的职业环境正面临或即将面临着重大的改变,因此,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什么才是职业真正的本质;也唯有把握住了本质,我们才能够在今天变幻莫测的职场环境中做到有备无患、处变不惊。
稳定的本质:品牌溢价
冬天来了,你想给自己添置一件羽绒服,面临两个选择:
一是花500元去街边小店买一件不知名的羽绒服,无法提供发票,也没有售后保修,号称里面填充的是极品鸭绒,材料及做工和大牌羽绒服基本没有差异;
二是花1000元去商场买一件品牌羽绒服,可以开具发票,有一定的售后保修服务。
请问你的选择是什么?
多数时候,我们依然会选择后者,那就是多花五百元买一件品牌羽绒服,虽然价格贵一些,但却能让我们感到有保障。
这中间差异的500元,在商业里被称为“品牌溢价”。
所谓品牌溢价,就是你为了防止自己买错,多出的钱相当于这个品牌给你提供的保障,你为了这份保障情愿花出这份担保费。
这是基于信任多支付的薪酬,属于“信任溢价”。
事实上,“信任”是“品牌”的基础,“品牌”反过来又能强化“信任”。
从这个角度而言,一毕业就想方设法寻求一份安稳职业的做法,就是这份溢价原理在背后起作用。
例如十多年前,一名会计系应届毕业生能进银行工作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即便工资待遇没有企业好或者发展空间没有那么多也在所不惜,因为我们“信任”银行这个“品牌”,相信它能给我们提供不错的保障——为了防止自己走错路或者走弯路,我们情愿为了这份保障承受等级森严的晋升机制与多年不涨工资的可能,我们为这份保障花出的担保费,是我们作为劳动者用来交换物质回报的劳动时间。
上述传统职业定位策略有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那就是信息不对称:就像前文羽绒服的例子那样,由于我们不知道那件500元的羽绒服到底如何,我们情愿多支付500元获得一份品牌保障。
曾几何时,我们的职业定位也多是这种路数:在对就业市场两眼一抹黑的前提下,我们的选择往往倾向于那些“品牌”单位,虽然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看到那块牌子就感觉有保障。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这种传统策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今天再去互联网上买羽绒服,很多以前无法获得的信息现在轻易就能获得,比如这件羽绒服到底怎么样,我们是可以通过很多购买者的商品评价进行分析和判断的。
如果这件500元的羽绒服好评不断,购买者普遍反馈保暖性好从不跑毛,款式也好看显瘦,并伴有清晰的买家秀图片,即便这件羽绒服不是什么品牌货,追求性价比的购买者就会因为这些好评下单购买。
这是互联网时代提供的巨大便利,它让很多信息变得公开了,我们能够随时搜集一个职业的真实信息以及雇员对一家单位的真实评价,这个时候“品牌”光环会随之淡化,而这种建立在“品牌”之上的所谓“信任”,会随着信息不对称的减弱或被消灭,变得越来越没有以前重要。
因此,对于今天的毕业生而言,TA面临的选择困难比过去有增无减:TA不得不搜集很多信息作为判断依据,但至关重要的是,TA必须学会自我重塑。
自我重塑的核心:
从现象到本质
如前文分析,如今的信息不对称正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逐渐被打破甚至消除,职业平台或正逐渐转变成一种媒介,如果你看不见职业背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你的职业困惑与迷茫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本加厉。
假如你是餐饮行业的员工,你能用一句话说出这个行业的本质是什么吗?
西贝的老板曾经说过他所理解的餐饮业本质,那就是“生菜变熟菜,五毛卖一块”。
了解了这个本质之后,如果你是一家餐厅的采购人员,你认为你的岗位最具价值的部分在哪里?
1、一个前提:五毛钱的采购成本只能减少不能增加;
2、价值核心:如何在五毛钱的成本范围内,采购到更优质的生菜;
3、任务部署:对现有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逐渐淘汰一些菜品差、供货不及时的供应商,重点发展一批菜品质量高、供货及时的供应商;进一步开发新供应商,并制定一系列激励或竞争策略不断引入新的优质供应商;提升公司的品牌溢价和用户口碑,积极配合后堂翻新菜品的要求,制定出新的BOM,并在实践中继续完善,等等;
4、需要用到的知识或能力有:对产品的熟悉程度、沟通谈判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协调整合能力等等。
如此一来,你的职业规划及工作战略部署才具有现实意义,你才会焕发出工作热情,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也明确地知道做好了手头工作对你的价值又在哪里,等等。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应这个职业进行自我重塑?
1、客观评估与分析自我。
如果一个很少体验过成就感的职场新人前来做采购这份工作,假如TA属于“被动型员工”,那么一开始TA所体验到的几乎都是这份职业的琐碎与枯燥,很少能发现这份工作中具有挑战性与价值感的工作内容。
如果这个人换一份工作,未来一定比现在好吗?
你不妨仔细回忆一下,有没有一件事情是让你体验到成就感的?
如果有,又到底是什么事情?
如果没有,你可能需要改变方法和策略了。
对于有成就体验的人而言,必须分析这种成就感到底源于哪里,这很重要;
对于缺乏成就体验的人而言,必须加把劲尽量做好眼前的工作,这很关键。
2、成就感、勤奋感是职业发展的两大基石。
假设前者的成就感源于在人群中获得存在感与认可,喜欢和人打交道,但对于数字没有感觉,试问这样的人适合做采购吗?
不一定,要看具体工作内容。
如果这个人从事采购,TA的工作重心或方向应该是怎样的呢?
显而易见,对于这种通过人群获得存在感的员工而言,更适合TA的应该是沟通协调谈判这些工作内容,而涉及到采购数据分析模块的工作内容,很可能就是TA的短板。
如果这名员工对自己认知不清,从事采购数据分析工作,TA的成就感越来越低,以至于陷入恶性循环。
对于缺乏成就体验的人而言,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失过重要的环节,也就意味着,如今的他们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弥补曾经的自己落下的“功课”。
埃里克森认为,勤奋感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如果一个人缺乏勤奋感或者很难真正付诸努力,有可能是青少年期的发展出现了障碍。
这个时候摆在这个人眼前的迫切任务,不是通过频繁换工作获得勤奋感,而是通过勤奋工作完成青少年期就应该完成的心理发展任务,在现有工作中努力获得认可,才可能具备一定的心理基础进行新的发展任务。
3、职业危机的真相:很多人终其一生只停留在“胜任期”阶段。
不论怎样的职业,都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探索期、新手期、胜任期、高手期和专家期。
很多人由于看不到职业的本质,不知道公司运作的链条是怎样的以及自己的岗位在整个链条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和作用,因此终日陷入在琐碎中和情绪斗争,在外界的压力下,比如要生存要赚钱要过得比别人好,他们也可以说服自己完成KPI,胜任一份工作并非难事。
当胜任之后,这些人突然松了一口气,再往后突然就失去了动力,不知道往后要怎么发展,感觉不论自己怎么努力工资就不见涨,干脆应付了事。
要知道,多数人在胜任期之前的动力来源都是源于外界——为了KPI、为了涨薪、为了看似体面的活法,很少有人真正进行学习与反思。
单靠个人热情产生的动力难以持久,这就是很多保险公司、传销组织等地方常常要给员工不断地打鸡血,事实上,很多人到最后依然身心疲惫,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
从胜任期往上,你将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困惑,因为你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局面,战略无人区。
跟随性战略终会失效,
最终拼的是主观能动性
在职场中,很多人采用的多为“跟随性战略”。
例如在职场中,我们总会倾向于找一个标杆人物,观摩他们的言行,进而找出差距进行提升努力。
这是被很多职场人公认的很好的方法,但它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这种方法得以存在与延续,与两个条件不无关联:
1、总有人走在我们前面;
2、这个领域有相对成熟完善的成功经验可以参照。
也就意味着,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是跟对人,因为我们默认自己是相对弱势的。
然而问题在于,当你所在的领域是全新的,或者你行进到了一定的程度,突然触碰到了职业天花板,这个时候你举目望去,很多人在后面观望着你,你的前面没有人,这就是任正非提及的一个概念,战略无人区。
这个时候拼的就不是技巧和方法,而是深层的东西。
在这个阶段,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的使命,同时结合多年养成的好习惯,最终你会穿越战略无人区,走出一条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特色成功之路。
我用一个故事说明这里面的逻辑。
1、使命
三个人都在做蛋糕,A说做蛋糕是自己养家糊口的工作;B说做蛋糕是自己长久以来的梦想,这是事业;C说自己想重新定义蛋糕,赋予蛋糕全新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使命。
2、坚毅
A在做蛋糕过程中遇到一些难缠的客户,也收到一些很不好的反馈,他们质疑A做蛋糕的水平,领导也把A批评了一顿甚至扣除了奖金,于是A开始陷入怀疑与思索:“我到底为何要来做蛋糕?我做蛋糕付出的代价对比我的收入成正比吗?我这么辛苦图什么呢?”
没有事业心更没有信仰只把这件事作为谋生手段的A,最终会选择离开这个行业,因为TA的想法很简单:“不过一碗饭,在哪里不是打工呢?与其在这里受这些节骨眼气,不如去一个更简单的环境做一件简单的工作好了。”
B在做蛋糕的时候遇到和A一样的困境与挫折,不过B想的是:“我花了那么长时间学做蛋糕到今天把做蛋糕变成了一份职业,其中经历的艰辛和困难比今天的要大多了,因为今天的小挫折就想让我甘拜下风自断梦想?哼,我不认输!”
B没有离开这家蛋糕房,相反,他会琢磨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自己做蛋糕的技术有待提高,而是遇到了特殊要求的客户,自己没有领会客户的要求因此呈现的蛋糕让客户不满意?
C在做蛋糕的过程中遇到了和A一样的困境与挫折,不过C像是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一般兴奋不已:“如何才能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呢?瞧啊,做蛋糕的反馈目前是滞后的,蛋糕目前的本质就是一份可食用的甜品,仅仅是一种结果。按照这种模式,客户的投诉风险永远存在。如果能让客户参与到制作过程中来,那么谁会对自己的作品感到不满意呢?”
C潜心钻研,希望能做成这么一件事情,那就是把蛋糕变成“一种具有某种意义的创作过程”,让客户全程体验,丰富蛋糕的内涵,重新定义“蛋糕”这件事物。
于是C像是找到了新的方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继续投入工作。
3、命运分水岭
多年后,A依然奔波于劳动市场,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找一份相对轻松且待遇理想的工作似乎越来越难了;
B不久就成功地晋升为蛋糕店的管理者,由于B擅于发现客户潜藏的需求,多年之后,B敏锐地发现了一处商机,结合自身的资源进行整合,自己投资做起了老板;
C被风险投资人看中,他们开始研发一款新颖的蛋糕APP,在这款APP里,客户可以自行设计蛋糕款式,自行选择蛋糕材料,同时还可以预约制作时间甚至参与其中,设定蛋糕送达地点、时间及特殊要求(例如女友生日送蛋糕,需要一名萨克斯手在旁边助兴等等),于是,一个全新的产业链就此诞生——蛋糕变成了综合个性化定制、制作、配送、物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全新概念,它的定价也突破了传统的成本定价模式,采用的是心理定价模式,一款蛋糕价值上万也不再是新闻。
C成为时代领军人物,成为了各大媒体争相采访的新生代创业家。
写在文末
我们要感谢这个时代。
因为环境要素的变化,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职业的本质,基于职业本质,我们会发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机会,不断寻求新的方法,直至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没有谁的成功可以复制。
这才是这个时代最酷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