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社会平均工资主要数据。2014年,全国平均工资为49969元。数据一公布,许多网民感叹又拖了后腿,以至于国家统计局相关官员通过媒体出面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拖后腿”。
“拖后腿”自然是因为工资的“偏态分布”,即少数人工资较高,多数人工资较低。这是平均数统计上必然出现的现象,没什么大惊小怪。值得注意的其实是行业比较,以及尤其应该引起重视的——行业性质之间的薪酬差异。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平均工资数据,金融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显然是令人羡慕的行业。如果你专业能力足够并且有幸进入这两个行业,那么恭喜你,你的薪酬会明显高出其他行业。
但是,恭喜你的时候还要追问一句:你进入的是什么性质的单位?是国营的还是私营的?按照统计局的术语,是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单位的性质,同样会让你的薪酬有很大差别。
从2008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开始将城镇私营单位纳入平均工资统计并定期发布。无论从统计角度还是从观察分析来说,分得越细就越容易看出问题。那么,从私营还是非私营的划分上能看出什么问题?以金融业为例,2014年,同样是搞金融的,如果是在非私营金融单位,你的平均工资将比在私营金融单位高出66720元。
这还不是最刺激人的。我们来看2013年,依然是金融业,非私营单位比私营单位平均工资高出62400元。显然在2014年,不仅单位性质导致的薪酬差距没有缩小,而且从绝对数量上,这种差距竟然还拉大了。
光入对行还不行,关键是还要入对什么性质的行。
我们依然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非私营单位、私营单位的标准划分,看看这两种性质的单位从2008年开始,在年度平均工资上有什么变化。鉴于统计数据极为枯燥,我就代劳做了简单的计算,结果如下:2008年,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比私营单位高12158元;2009年,高14537元;2010年,高16388元;2011年,高17223元;2012年,高18017元;2013年,高18768元;2014年,高19949元。
相对差距没有变,绝对差距却在逐年拉大。你觉得公平吗?你认为这种差距是因为能力上的差异导致的薪酬差距,还是就是入错了行、入错了不同性质的行导致的呢?
当然,如果要从积极点的角度,亮点也还是有的:从名义增长率上,这几年私营单位的薪酬增长速度,要高于非私营单位。假如机制制度上不做什么改革,二者差距缩小,也就只能指望私营单位的薪酬增长率要快于非私营单位,并且时间足够长。
这些年为什么考公务员这么热,为什么都愿意去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薪酬差距究竟差在哪儿,从国家统计局的薪酬统计上已经一目了然。【来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北京)】
更多精彩内容 ,下载MBA智库资讯APP或关注微信公众平台:mbalib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