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叔的小侄女迷上了一种玩具,叫做盲盒。
她不是在买盲盒的路上,就是在拆盲盒。
甚至平时为了省钱去买,饭也不吃。
这盲盒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能让一个人痴迷至此?
有人说,它跟儿时小浣熊方便面里的水浒卡,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我原以为,这种刺激性只会让孩子沉迷。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事实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随手一搜,这样的新闻有很多:
有对夫妇为了抽盲盒,二人4个月花20万!
一位60多岁的玩具迷,一年的时间里花掉了70万元!
……
天猫发布的《剁手清单》显示:手办高居当代年轻人的烧钱爱好排行榜榜首;
闲鱼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盲盒市场已达千万级别;
近 20 万消费者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元!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盲盒,火了。
可它爆火的背后,是商家的手段。
盲盒本身单价不高,在39元到69元之间不等。
买一两个,很多人都不会犹豫。
可乍看不贵的盲盒,实则最为烧钱,因为有着层层套路在等你。
那些稀缺的隐藏款在网上被炒到几千块,超出本身价格几十倍。
它们和博彩相似,充分运用了“赌徒心理”。
有些款很稀缺,而抽到它们,是所有买家的梦想。
人们迷恋小概率事件,随机性更是能引起多巴胺的分泌,让你冲动。
当然,如果你有幸集齐了这个系列,下一个系列紧跟着来了。
买家们一刻不得闲,奔赴下一个战场。
可到最后你会发现,我们不过是商家赚钱路上,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
被限量、稀缺、集齐这些字眼给绑架了。
一旦入坑,再想出坑难上加难。
因为欲壑难填,当欲望之心开始扎根,不知足的人们便很难再停下脚步。
心理学上有一个墨菲定律:
只要在有人的地方挖个坑,一定会有人接二连三地掉进去。
盲盒是一个坑,球鞋亦是。
有些人为了买上一双限量款篮球鞋,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大把的时间。
更有人贪心不足,想借着炒鞋这股东风,把自己吹上枝头。
球鞋圈有个人,绰号“刘饼干”,22岁,大学生。
他从事的工作,叫炒鞋。
就是当有人买到限量款球鞋后,他们自己并不穿,而是再转手卖给别人,赚个差价。
刘饼干的生意本就做的足够大,可他不满足。
有一次,他想购入总价值1000万的鞋子。
按照预期,他能从这里赚个100万左右。
但是呢,手上没有那么多钱,就想了一个方法。
先提前收取客户的鞋款,然后再打给供货商。
可事与愿违,出事了。
到了约定的货期,市场价格上浮,1000万涨到了2000万。
刘饼干为了维护自己在鞋圈的名声,只能借钱填窟窿。
最终怎么也填不满,欠下1000万跑路,后被派出所拘留。
山叔知道这个新闻后,很唏嘘。
为了多赚100万,竟搭上了1000万。
刘饼干说以后再也不干这行了,并且劝告其他人:
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拿自己的青春去赌博。
为了一时的欲望,不值得。
其实,在我们身边,即使没有炒鞋,也从来不缺少,可以炒作的物件。
人人追捧的东西每天都在被制造出来,就像几个特定的牌子,几款特定的包包,几样特定的化妆品。
究竟根本,炒作能成功,不过是因为,人人都想从中获利,人人都有消费冲动。
金钱的诱惑,让商人游走在法律边缘,用尽手段炒作。
虚荣心教唆下的相互攀比,让众人心甘情愿,掏空钱包。
在正当热血的年纪,追逐潮流,紧跟风向,是情理之中。
可惜,贪心不足蛇吞象。
如果你把欲望当上帝,它就会像恶魔一样折磨你。
我不知道,“刘饼干”这1000万的欠款将要如何去还。
因为想要还清,恐怕不再是简单的“借”可以解决。
在这里,我想给你分享一个故事。
告诉你,一时的冲动真的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那些令你心动的瞬间,是往后日日夜夜缠绕的噩梦。
女孩叫小里,有一天下班的路上,她在地铁口遇见有人办信用卡。
推销员拦住了她,竭力地推销。
小里被赠品,一台美容仪迷惑了,不顾旁的条件,一股脑儿办了一张2万的卡。
结果不到两年时间滚到了17万的欠账。
她说办了信用卡后才发现,当初的条约里写着每个月必须消费满多少金额,就经常刷卡。
按小里的性子,一刷卡就收不住,那些账单,她前几个月还吃得消,后面就吃力了。
只能办更多信用卡以贷养贷然后网贷,窟窿越补越大。
其实这个故事里,冲动办卡和网贷不是最恐怖的。
恐怖的地方是改变你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慢慢进入骨血,直插心脏。
商家往往利用的正是这样的心理。
BBC曾拍了一部纪录片:《谁在引导我们消费》。
片头第一个问题,就直击人心:
我们为什么这么爱“买买买”?
或许很有道理,但归根到底是一种主动行为。
但事实远没有你想象地简单。
无节制地消费背后,是一场有计划、有预谋的操控!
纪录片中,指出其中的操控模式就是冲动、和恐惧被淘汰。
这些场景,你很熟悉吧:
20块一瓶的奶茶,网红低糖款需要加3块钱,加吗?
99块一件的T恤,限量版标价999,买吗?
手机又更新了,大家都在用,得买吧!
可1000块钱的鞋不能让你脚下生风,凭什么几十块的课程能让命运天翻地覆?
号称低糖的奶茶不能让你瘦身,凭什么限量版的T恤穿上就会更加好看?
商家的手段面前,我们唯有甘拜下风。
你自以为的理性消费,却不知早已踏进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山叔身边曾也有一个不顾消费能力,疯狂收集手办的人。
脱坑之后,他说:
恍然回过神才发现,到头来是一场空。
现在的很多时候,我们不知不觉被一些东西绑架了生活。
我们从不思考对错,受着外界一些声音的指引,一步步向前走,将别人的定义当作生活的准则。
可一个奢侈品包包不会让你得到更多认可;
一个限量版杯子不会让你收获更多目光……
也许有过短暂的光鲜亮丽,可背后,我只能看见名利与虚荣,唯独看不见真实的生活。
《一代宗师》里有这样一句话:
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
然而,面子再精致,一戳就破。
与其追着潮流吃力跟风,不如自己将生活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握在手中。
社会上,“镰刀”太多,我们就别当那片绿油油的“韭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