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关于小编总结的文言文翻译、断句、词性变化等技巧的文章,一共有六篇,分别是:
1、文言文最高效的翻译方法——“三步走”法
3、文言文翻译技巧1:词性的转化
4、文言文翻译技巧2——词、成语联系法
5、文言文翻译技巧3——以、之、于、而的“神奇”记忆法
6、文言文“之”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法
在六篇之后,小编将从《二十四史》中挑选一些比较典型并有教育意义的篇章进行更为具体的文言文阅读介绍,来从零学习文言文。
如果您觉得读有所用,转发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
此文为第二篇。
上一篇给介绍了翻译文言文一个技巧——“三步走”法。
本篇针对“三步走”法中的第一步“断句”,为大家介绍一种特别的断句技巧——以词性断句。
为什么说特别?因为普通的断句方式主要是依照句子成分,而句子成分的分析则要依靠对字、词的意思。
依靠句子成分的文言文断句方式和英语的断句较为相似,能达到正确断句就必须对句子中大部分字、词和语法的意思熟悉掌握。初学者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特别说明:
字、词意思的掌握得依靠阅读的积累和平时的记忆,需要我们多读多查阅,是比较耗时费力的,但并不是说阅读和记忆不重要,相反,它们是学习文言文的重中之重。
举个例子说明,《晋书·列传第四·羊祜篇》中有:
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
《晋书·列传第四·羊祜篇》节选
这句话很难依照句子成分来断句。试试以字、词的词性断句,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
把句子中的介词或助词(一般为我们最先能确认词性的字、词,如介词、助词和动词)提取出来,作为划分断句时的第一层标准。
如提取句子中的“以”和“而”,即可初步断句为:
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
第二步
对于上面分断出来的小部分,将其中可以确认词性的字再提取出来,进行更深一层的断句。
如提取“以孟献营武牢”中的“武牢关”、提取“晏弱城东阳”中的“东阳城”、以及“郑人”、“莱子”,这些都是比较容易确定词性的,将它们作为断句划分的第二层标准。
虎牢关照片
有些读者对人物、地名和典故也不了解。那么,提取动词也是一种选择,如其中的“营”、“惧”、“服”。
即可断句为:
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
第三步
对比调整。依照主谓宾和词性的变化(这一点会在今后详细讲解),“营”和“城”都是意动用法,再结合目前的句子大意,还有前后句的对仗原则,进行最后的断句。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即为:
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
进行简化,即为:
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
这个过程没有用到翻译,只要求对介词和动词有个分辨能力。
也就是说这种断句方式,主要是以词性断句,不受字、词的意思的限制。优点在于“所提取词”的数量少且易区分,如名词,动词,介词,助词,用排除法即能一一试验出来。在复杂的句式中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羊祜征战图
最后,大家可以用下面这句练习一下:
故有当断不断,当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下一篇,我们将介绍一种关于字、词方面的翻译技巧——词性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