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的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队伍建设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兴衰,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发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提倡“五心”教育,激发工作热情,开发教师潜力,立身树德,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合人才”。
一、“五心”概述。
“五心”教育,即忠诚之心、尚德之心、求知之心、仁爱之心、协作之心。
(一)忠诚之心。
忠诚指的是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教育事业。只有忠诚才能热爱,只有热爱才能执着,只有执着才能奉献,只有奉献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改进方法,全心全意把工作做到更好。
忠诚之心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教师肩负着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师的职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合格的人材,关乎于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关乎于国家的兴旺发达,因此些教师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并且把这种信念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理想。
一个90后的大学生在演讲中讲道:“总有一天,国家的各个岗位都是90后的人,到那时候,我们要想是给国家留下点什么?”这句话很有分量。做为一个老师,我们要让学生学习历史,了解国家的发展,了解社会动态,了解中国的世界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我们的祖国一定会不断进步,让世人瞩目。
(二)尚德之心。就是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做教师,就是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坚守社会公德,坚守职业道德底线,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成长,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
高尚的道德源于个人的品格,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中国是礼仪之邦,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到现在还在受到西方国家的推崇。做为华夏的传人,我们更要肩负起这个责任,以自身的建设去引领,以学生的进步去弘扬。
(三)求知之心。就是要不断学习。
毛主席说:“活到老,学到老”;陶行之也说:“出生即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学高为师”,教师更要不断学习。就象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子产品,只要你买到手就落后了。而做老师的,只要不学习,就会被社会甩掉。
增强求知之心,要学会学习。一是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深度,更要提高知识的广度,让我们自己成为知识的河流、湖泊,给学生以自由畅游的天地。二是要学习方法,以学生愿意接受、自觉学习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第三要传授给学生社会及生活的经验。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重授业与解惑的是经师,只有重视传道的老师,才是人师。让学生学会生存,更快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四)仁爱之心。核心是宽仁博爱,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与教育方法的探究。
仁爱之心的培养,要以学生为本。爱每一个孩子,用爱去感染他们,让所有人心中都充满爱。只有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只有能爱学生,才是真爱;只有付出爱,才能得到更多的爱。
爱学生,还要宽容与公平,让他们在公平的环境里接受公平的教育。公正对待学生,及时指出他们的问题。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要重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正面引导,注重团结,给每个孩子以角色,锻炼他们成长。
(五)协作之心。内涵是合作共赢,资源共享。
合作的目的是共同提高,资源共享是取长补短。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钻研教育教学方法,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是必不可少的路程。合作是最有效的研究方法,大家共同探讨问题,研究现象,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自的看法,再融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措施,即提高了认识,又提高效率。学习中也要不断的去接受新的事物,掌握社会发展的形式,新的经验与方法,看到自身不足,取长补短,不断的改进,形成新的经验,在实践中去验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不断的完善起来。
增强协作之心还要讲团结。团结是建设和谐环境的保障,杜绝人性中不好的一面,在和谐、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从而更大的激发工作的热情,提升生活质量。
二、培养措施
“五心”的培养,要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学习与教科研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融情、完善激励机制等几方面来实现。让全体教职工在学习工作中激发热情、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与文化素养、积极研究与探索,投身到“五心”建设当中,以思想为先导,加强自身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的提高,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五心”教育,是学校各个部门协作开展起来的。根据“五心”教育的总体布局下,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针对教师的某个方面,制定计划措施,采取有效办法,即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从思想、技能、研究与方法等方面形成合力,让“五心”教育贯穿始终,共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提高人力资源效率,明确职责,加强合作,相互配合。
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资源规划,就是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岗位的统筹安排,然后把对的老师,放到对的位置上,使效益达到最大化。学校建设如同一台机器,要让这个机器能正常的运转,不断的产出新的产品,首要的任务是让机器的各个部件搭配合理,把对的人,放到对的岗位,并使他们相关配合,共同工作;二是要不断提高,使部件不但不会随着运转而磨损,还要不断提高性能,始终以崭新的姿态、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这就需要通过对学校人力资源的规划来实现。
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学校的管理要整合、协调各种教育资源。因此要认真分析学校的现状,结合国家的要求,确定学校内部岗位及岗位的职责与使命,使学校教育能全面、有效的开展。还要对全体教师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对教师的专业、特长、性格特征、做事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把他们放在适合的岗位上去。这样才能使每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调动积极性,让他们有适合的空间与舞台,在学校的规划指导下,自主研究,制定计划,开展工作。
学校要做的是建立健全评价与考核机制,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全面细致与公正的评价,发现他们工作中的亮点与不足,及时指导他们,并做出调整,使工作以最优的方式前进。
在职工的考核中,岗位职责是基础,同时还要健全学校各项工作的制度,量化考核标准等。要健全考核机构,学校领导、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与社会监督委员会等,一起参与到老师工作的监督与指导之中,做到公正、公平,重在指导与引领。
学校的主体是人。学校管理者,更多要考虑的是如何去理解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个性特征,并激励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建立起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同事之谊。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表现欲,尊重他们对精神上、物质上的鼓励的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把创造还给教师,把责任还给教师,把空间还给教师,充分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的宽松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相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
(二)增强求知的欲望,断完善自身道德建设,树立奉献意识。
首先学校领导要做为表率,孟子说:“以德服人,心悦诚服也”。做为一个学校的领导,可以说是“老师的老师”,必须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全体职工做出表率。先要在领导及中层干部开展读书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设学习型组织,然后再在全体教职工中推广。
书是文化的载体,阅读就是一种文化的积累。在全校倡导阅读活动,领导引领,以传统美德、传统文化为基础,阅读孔子、陶行之等教育名家的言论,中国传统美德故事,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中国发展现状等,激发教师民族热情,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立身树德,以德为先,用高尚的品德引领社会道德,引领学生成长,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师重道,尊老爱幼,尊重传统,弘扬美德,初步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明确人生价值取向,逐步向“适合人才”成长。
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习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做学生的知识海洋,任他们畅游吸收;了解社会发展,为人处事,人际关系,生活生存的基本技能等,做孩子成人的引路者。教师要把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品质,增强自身素养,做道德高尚的人,有品味的人。学校在引领的同时要在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校园,促进人人读书、人人学习,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其次在学习中,要引导教师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做到知人善任;对教师主动关心,坦诚交心,通过谈心、交心,达到知人、知心,从而把教职工凝聚在领导群体周围。更要引导职工了解学校的发展与目标,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行为,树立起学校教书育人的正气形象。
第三引导教师学习学校历史、学校文化,了解学校的发展与现状,明确未来发展的愿景,增加教师的“归属感”、“使命感”,树立“校荣我荣”的观念;引导教师岗位技能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胜任度”,更好的完成工作;引导教育科研的学习,并不断研究,增强教师的“创新力”,把教师培养成专家型、探究型、创新型的新型人才。
(三)培养教师探索与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与突破。
教研与科研是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育方法与技巧的研究,不断改进与提高,探索新途径,全面推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营造校本研修环境,以学科为单位建设学术性教研团队,确定明确的教研科研目标,教研以学期为单位,科研以学年为单位,以小课题研究为目标,从小处着眼,以实效性为中心,小组配合,合作研究,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实现共赢。建立资源库,将研究成果收集成册,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力争在两年内初步建立分学年段资源库,,在校内实现共享,并在一个教学周期内使之完善。
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还要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充分调动科研主任、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完善教学制度与规范、教科研体系,提高教师积极性,让教师明确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主动投身到教科研当中。
推进“请进来,走出去”工程,加大教师培训与科研力度与投入,邀请教育科研的专家、优秀教师为全体教师讲课、作报告;派优秀教师到名校学习,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经验,从而更好的改进方法,提高教科研成果。
开展校内教科研验收与评比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教科研活动与竞寒,积累经验,并将成果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标准。
(四)推进以“爱”为主题,弘扬传统美德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管理的主体是人,是有不同思想的。要将管理方法、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都融于一定的文化之中,使教职工的价值观和学校的价值观相吻合,融为一体,才能更好的发挥管理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层面中,首要突出的就是凝聚人心,培养主人翁精神。其次应该定位到办特色学校上来,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学校办学特色,以“感恩与宽容”为载体,以培育“适合人才”为目标,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积极性,挖掘学生潜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家长认可,百姓认可,让社会认可,吸引学生回流。
要明确学校办学特色与办特色学校的这别。办学特色指我们在办学方向上所坚持的理念,是学校工作的总体走向,他包含了学校领导与职工的追求及价值取向,具有独特性。如“文明教育”就是以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为出发点,指导学生文明言行、文明礼仪,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人,并将这种传统传承下去。而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在这个前提指导下开展。而特色学校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以某一个项目为突破口,以此为引领,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技能与特长,增强社会认可度,扩大影响活动。他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项目。如射箭队、足球项目等等,这不是唯一的,别的学校也可以做。
培养仁爱之心,就是要加强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完善校风校训建设,形成明确的教风学风,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深入领会传统的精髓,掌握人间大爱,学会宽容,学会感恩,用爱来武装自己,用爱来形成师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还要注重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有机结合,让传统贯穿始终,让爱的土壤无处不在。
(五)活动融“心”。以活动为理念信仰和工作实践的中介。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让“五心”教育融入每个职工的心里。
恰当的创设便于沟通的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强化学校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又彰显学校的文化底蕴与特色,在学校文化发展的沃土上展示学校文化建设的精髓。同时还为教师个人才艺的展示提供的舞台,让教师在活动中去理解学校、理解领导的办学理念,增加同志之间的沟通,增进友谊,增进学校凝聚力,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形成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更成为维系、规范、凝聚全体教职工的纽带。
(六)健全激励机制,全面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
激励的主要目标是留住人才,使职工的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与认可,为其提供充分展示的舞台。同时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励其他人共同进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薪酬与福利是留住人才的重要保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老师也要生活,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使年轻的教师愿意到农村学校来,愿意扎根农村学校,为农村教育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