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论回归童年的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中童年的消逝

1.“童年消逝”的界定

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或是大多数的学术领域,童年儿童的概念往往没有明显划分。实际上,儿童更多指涉的是处于特殊生命阶段的个体;童年更多指涉的是个体生命中的某个阶段[1]。童年具体指哪个年龄段难以有统一的说法,不同学科、不同国家对童年的定义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国际惯例是将18岁看作儿童年龄的上限。鉴于本文的研究对象大多数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因此本文的童年主要指小学这一阶段。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提出了“童年的消逝”这一概念,在商业广告和大众文化广泛传播的世界中,儿童与成人的信息来源趋同化,使儿童可以一览成人的秘密。于是,儿童的话语土壤和想象空间被侵蚀,儿童没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游戏和娱乐,儿童的形象也变得日益成人化。儿童已经不再是儿童儿童只是一个缩小版的成人。波兹曼是从传媒学的视角,提出传统印刷媒体被电子传媒所取代是造成西方现代童年消逝的原因。

在当下的中国,教育对儿童童年却有着另一种冲击。中国青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晓教授借“童年恐慌”这一概念表述道:“儿童因面临巨大压力而不能理解、不能承受所导致的一种较强烈较持久的焦虑心态。”这里的巨大压力主要是指学业压力。朱自强教授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认为:“给童年生态造成最为根本、最为巨大的破坏的是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中普遍奉行的功利主义(包括科学至上主义、知识至上主义、物质至上主义),孩子们生命的蓝天,却竟然被几本教科书给遮黑了。”[2]

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童年的消逝,前者关注儿童所处信息环境的变化,后者聚焦的是中国应试教育的层面。本文童年的消逝是指教育者忽视童年的本质特征,违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掠夺儿童的时空,给儿童的身体、心灵带来压迫,使儿童美好天性消失殆尽,造成儿童童年的消逝。笔者认为我国童年消逝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规训化的纪律要求和儿童心理的萎缩两个方面。

1988年,毕业后考入镇赉县法院工作的李青海风华正茂,由于工作努力,很快就崭露头角,先后在镇赉县团县委、县委组织部、县信访办、英华乡政府任职。2001年,李青海调到五棵树镇任党委副书记、镇长。2003年7月,李青海提任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此后直至2014年9月,他在乡镇一把手岗位上一共干了11年2个月。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当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同样是重中之重。为此,本文将对小学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2.童年消逝的症状

(1)规训化的纪律要求。此处的规训化纪律要求指的是教育者错把规训当作纪律教育的一种教学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把纪律教育变成一种知识的灌溉;第二,通过惩罚和制止,驯服学生的行为。纪律与规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成长的必要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纪律是知识传递和人格培养的必要手段。然而,我们看到在学校教育中还普遍存在以纪律教育为名号,甚至采用规训的方式强制束缚学生,以成人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强迫学生服从一致性要求。显然,这样的纪律教育演变成对学生的规训。纪律与规训仅一步之遥,以维持纪律为幌子的规训给儿童的独立人格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它扼杀儿童的自主之心。蒙台梭利说:“我们并不认为像哑巴一样默不作声、像瘫痪的人那样一动不动才是守纪律,那只不过是一个失去了自我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3]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指导观念,很多教师将纪律教育变成一种知识的灌输。在学生尚未对纪律、秩序和责任感形成正确认识之前,他们要求学生必须无条件地遵守纪律。在成人的威严下,学生只能被动服从,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失去自主之心,没有独立思考意识和批判意识,他们往往以成人的意识作为自己的意识。比如,教师全方位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使得学生没有自主支配的空间。教师自行建立各种规则体系,并宣称都是为了学生好,必须遵守。表面上,学生是遵守了纪律,而他们却失去了自我,并没有真正地认同和接纳这些规则。学校教育还通过不合理的体罚或者羞辱,驯服学生的行为。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往往会被贴上 “道德缺乏”“差生”“不良分子”等标签。很快因为这些标签, “顽固”学生就会被排斥出正常的学生群体,并且,他们还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当然,惩罚还不仅仅是制止受罚者,同时也借此给其他学生以警示。这样的教育行为给学生的心理带来的是极大的负面影响,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结果,学生遵守规则并不是缘于对守纪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而是出于对违反纪律所产生后果的恐惧。其实,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是由各种动机促成的,如有些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而在课上捣乱,有些学生因为跟不上课堂进度而做小动作。教师要体察他们的心理,并耐心地教育和指导他们,使他们正确认识纪律,改正不良行为。换言之,教育者要认识到,在对待学生“违纪”行为上,自己扮演的不仅仅是管理者的身份,还是一个教育者。由于规训化的纪律要求使儿童变得被动,对成人服从,儿童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他们童心中本有的自主之心、好奇之心、探索之心也就渐渐被抹杀。

(2)儿童心灵的萎缩。此处儿童心灵的萎缩表现为儿童缺乏自主能力、对学习的厌恶以及缺乏对生活的体验,使得儿童好奇心、想象力、探索欲丢失。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儿童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他们的精神、心灵在无形中遭受摧残。当随机调查一位孩子:如果让你安排你的周末,你最想做什么?答案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们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要干啥,在家里看电视吧”“除了写作业,随便干啥都可以”“实在无聊的话,就看电视,或者找同学玩”“睡懒觉,玩电脑游戏”……当儿童习惯了被安排、被束缚后,他们已不知道如何支配自己的时间。学习的时候是痛苦的,不学习的时候是空虚的,应试教育下的儿童,失去了儿童本该有的童趣。在高强度的学习中,书本知识遮蔽了儿童生活的丰富性,使得儿童对生活缺乏深刻的体验和思考,生活在他们眼中是单调而无趣的。当翻开小学生的作文,胡编乱造的作品不在少数。如有学生为了取得高分,编造父母双亡、离异、残疾;写母亲,不是写“生病背我去医院”,就是写“父母冒雨送伞”。是孩子太冷血还是没有创造力?他们童心中本有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欲去哪了?

二、小学教育中童年的意义

童年是人类个体共同的根,是每个人正在拥有的或曾经拥有过的。”[4]童年作为个体生命的最初发展阶段,具有他自身的独立存在价值。“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的,而是真正光彩夺目的一段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生活。”[5]历史与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童年对其成年后的成长具有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犹如蒙台梭利所说的“精神胚胎”,是童年孕育了成人精神的雏形。“我们生活的每一刻,包括我们的性格、我们的习惯、我们的情趣,实际上都在童年里有一种同构的素质潜含着,而且从童年那里开始成形。”一个人拥有一个纯真、快乐的童年是其日后对真理的探索、对精神愉悦追求的保证。一个人是否能获得健康成熟的人生与他在童年时期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幻想、游戏、探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特别强调童年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童年的人性压抑和心灵创伤是个体精神成长难以消除的阴影。一个人在童年时代的经历,往往会被根深蒂固地积累下来,继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由此可见,童年构成人一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并具有独特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个体发展的最初阶段,童年具有他独有的复杂性与规律性。教育应该重视儿童期,重视儿童现处的童年儿童的现在,把儿童看作儿童而不是未长大的成人。卢梭在《爱弥儿》中阐释了儿童的独特地位:“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4]因此,教育者必须充分地认识到童年发展的深刻性与厚重性,认识到童年的本质特征,尊重儿童的天赋秉性,善待儿童的纯真心灵,呵护儿童的幻想冲动。

三、小学教师的童年立场

上述对童年消逝现状的描述让我们看到,造成童年消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者没有充分认识到童年儿童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没有将教育与童年放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进行,使得教育背离童年、违背儿童的发展规律。因此,想解决当前教育中的问题,其中一个方面就需要教育向童年回归。为此,小学教育向童年回归时应该秉承以下的基本立场。

1.认识和尊重儿童

我们看到,人类的教育史上,从卢梭的儿童本位教育观到蒙台梭利创立的儿童之家,从杜威确立的儿童中心地位到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从皮亚杰对儿童发展规律的探索到当代建构主义对儿童自主学习的提出,无不是把探索和求解之谜伸向认识和发现儿童。教育者要努力去发现、认识儿童,应认识到儿童是区别于成人的独特个体,应该把儿童看作“儿童”,而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为此,教育者必须俯下身子去洞察儿童的世界,去了解儿童的需要、发现童年的本质;同时,我们必须把儿童作为“人”加以尊重,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我们要认识到儿童的童心具有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相信儿童拥有自主判断的能力、自由思想的能力、自主选择的能力,他们具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价值观念,即使他们的行为可能有错,但作为一个个体,教育者要加以尊重,尊重他们的思想、选择、判断与行动。

图书馆面向儿童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围绕阅读展开的,而阅读的基础是图书,如何将好的图书送到孩子们的手中是图书馆员的责任和义务。赫文斯认为阅读书目是将好的图书送到儿童手中的重要手段。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她出版了美国第一部儿童阅读书目,毕生致力于儿童文学评论事业,还开创了馆员撰写书评的先河,努力做好儿童图书的筛选和推荐工作。此外,她还认识到儿童图书馆员在童书选择和鉴别方面的优势,积极鼓励儿童图书馆员参与童书推荐和书评撰写工作,以专业人士的视角贡献馆员的一份力量。

2.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玩耍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生活。充分利用儿童游戏的天性,把儿童在自由时间内所做的事纳入学校课程中,这曾是杜威实验学校的主要课程内容。在杜威所提出的“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中,他十分强调教育与儿童经验以及儿童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他将儿童的主观经验视为教材的主要内容,将儿童的兴趣视作课程的导向。他认为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合于儿童天性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由此看来教育要在理解儿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儿童的本能和兴趣。如卢梭所指出的:自然对儿童的教育先于教师对儿童的教育,当教师施教时,大自然已经完成一半的教育工作[6]。因此小学教育作为后天的教育活动,需要充分珍视童年的生活价值,以儿童生活为基础,重视儿童游戏对儿童学习的价值。教育者要给予小学生时间,使他们能在游戏中体验学习,在活动中发挥自主性。

3.寻找童年中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从“教教材”到“用教材”。为此,笔者认为教师要尤其珍视童年资源,挖掘童年中的教育资源,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富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依据儿童的童心、童趣、童真设计出符合儿童的课程内容,根据儿童的爱好、兴趣来扩宽课程的外延、拓深课程的内涵。杜威曾指出:“在全部不确定的情况当中,有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即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7]可见,构建与儿童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课堂,既是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整合学生经验的体现,也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机会让儿童多接触自然,多体验生活,在自然中扩宽视野、学习知识、陶冶情操、获得经验;并且,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以开放性、生成性和创新性的课堂,激发儿童的灵感、激情和创造力,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

王老鼠要养鱼了(上)(龚祥根等) ............................................................................................................. 6-58

[参 考 文 献]

[1] 王友缘.走出迷思:童年概念的几种视角及其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4(1):68-71.

[2] 张建国.童年危机及其应对:重塑家庭在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21.

[3] 罗维军,蒙台梭利教育中“自由的纪律”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2(16):39.

[4] 刘晓东.童年资源与儿童本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4):16.

[5] 熊华生.童年消逝与教育责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4):26-29.

[6] 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

[7] 谢翌,邱霞燕.童年的味道:寻找田园中的课程资源[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7):37-45.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论回归童年的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词条  童年  童年词条  回归  回归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