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安庆市教体局下发 《关于切实做好2018年寒假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寒假期间,要确保每名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每名中学生每天有1.5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除此之外,还特意要求,每名教师每天有2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12月27日中国青年报)
安庆市教体局在寒假工作的通知中向学生提出读书要求的同时,也给教师下达了读书任务,虽然带有一定的行政强制性,但出发点是好的,对学生和教师必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教师读书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读书。教师教育学生的效果好不好,与教师自身对所讲的道理做不做有关。一个天天对学生高喊读书重要但从不摸书本、学识浅薄的老师,学生对其所言恐怕很难从心理上真正认同和也很难在行动上认真执行。教师喜爱读书,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榜样的示范和引领。
其次,教师读书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读书。要让学生读好书,学校不仅要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和氛围,还要求教师为学生阅读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学生自由、盲目地阅读,事倍功半,效果一定难如人意。反之,在教师科学指导下的阅读,事半功倍,阅读对学生学习、成长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如果教师自己不读书,缺乏阅读活动经验积累,在指导学生读书上难免会显得肤浅,甚至形同盲人摸象,不能令学生们信服。
再次,教师读书能够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但更离不了个人主动学习、勤奋读书、刻苦钻研。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要在这些方面给予学生源源不断的“输出”,必然要先吸纳,而读书就是教师知识和智慧的“充电器”,是教师保有知识“长流水”的源头。从教学一线成长起来的教育家,如钱梦龙、魏书生、李希贵等都有长期坚持不懈读书的好习惯。
或许有人会说,读书是一种自觉自发的行为,怎可带有强制性?其实不然,毕竟人天然具有惰性,全民阅读还在起始阶段,特别是在人们对阅读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执行的自觉性还不够高的时候,以适当的外力推一推,强行入轨,或许更容易将阅读活动实施下去。
安庆市教体局也正是因为对教师读书有一定的硬性要求,并长期开展“阅读伴成长活动”,才造就了今天“阅读在部分教师中已蔚然成风,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都有制定读书计划、撰写阅读体会的习惯”的读书生态。如此看来,给教师下达读书任务也是推广阅读的一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