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笔者看到作家毕淑敏写的《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一文,文中讲述了她小学时的一段亲身经历:音乐教师发现她唱歌跑调,把她从合唱团开除了。后来,老师迫于人数太少又把她召回来,却让她只张嘴不能真唱,结果是多年来她一直不敢开口唱歌。
后来,毕淑敏终于解开不敢唱歌这一心结,但彼时的她已过不惑之年,“当我把这一切想清楚之后,一个轻松畅快的我,从符咒之下解放了出来。从那一天开始,我原谅了我的长辫子老师,并把这段经历讲给其他老师听,希望他们谨慎小心地面对孩子稚弱的心灵”。的确,童心一旦被有意伤害,是难以简单用时间的橡皮轻易擦去的。求学路上,每个人都会接受老师的教诲,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假如为师者都能意识到自己是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对学生一生有着重要影响,那么无疑会有意识地校正自己的教育行为,多给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暗示,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重要他人其实是一个心理学概念,首先由美国学者米尔斯提出,意指在个体社会化和心理人格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一个人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可能是老师、同学、朋友,甚至可能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不认识的人。教师比起其他群体,成为重要他人的概率更高,有着怎样的教育观意义重大。有时候,一些老师出于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或自身的成长经历,做出了一些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的举动,却不自知。对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经常检视自己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多与学生沟通,坚持写教育反思。在日常教学中,时刻提醒自己,遵循教育规律,多鼓励学生,即使是批评与管教,最好多些和风细雨、语重心长,少些暴风骤雨、电闪雷鸣。当老师有意识地与学生互为参照,共同成长,学生一定感念于心。
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老师与学生接触时间长,此阶段父母的权威地位慢慢被老师所替代。也许小学老师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比不上名家、大师,但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无疑是极其特殊的,其教诲在学生心里意味深长。不少孩子上小学时,对启蒙老师敬佩得不得了,嘴上经常挂着“老师说……”因此,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给学生以积极影响,有意识地为童心打好底色。如果老师的每句话都耐心些,多加斟酌,每个动作都和缓些,每个眼神都温柔些,学生则能感受到更多关爱与期待,他们的学生时代自是非常难忘,未来想必也更精彩。
(作者张贵勇系中国教育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