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刘洋:男,七年(1)班学生 。平常爱违反纪律,喜欢搞恶作剧,犯小错误,自控能力差,上课时总是管不住自己,坐姿不正。我发现他在学习上存在“等、靠、要”的坏毛病,等老师来教,靠别的同学来帮忙。甚至动歪脑筋,课间跟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勾肩搭背,搞关系。所以上课一拿到题目,不是想着我要快点想、快点做,而是磨磨蹭蹭的拖延时间,一到下课铃声响,连忙用眼睛看着别的同学,示意别人:快来教我。作业马马虎虎,潦潦草草,作业速度较慢,总是拖拖拉拉,经常不完成。
二、成因分析
(一)自身因素
没有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态度不够端正,缺少奋斗目标,但刘峰比较好动、倔强,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不错,主要原因是从小养成懒惰、散漫,对学习缺乏主动性,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家庭因素
家庭经济较好,在家是独生子,父母在外忙于生意,家中老人缺乏正确教导意识,过分溺爱,好习惯没有养成,坏习惯却愈演愈烈。父母有时对孩子过高的要求,过高的期望,又让孩子觉得遥不可及,致使其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有点自暴自弃。
三、转化措施
(一)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如果通过什么事能唤起他的自信,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并以此为起点,不断积累自信,挖掘潜在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等,同时,父母也能重新认识他,寄希望于他。那么他就有可能渐渐脱离学习困境,在学习上会有所进步的,因为他毕竟是智力正常的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公平地对待班中的每一位孩子,对孩子不忽视、不歧视、不疏远,关心他的学习、生活,经常性地与他沟通交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公平、公正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树立自信心。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放大镜去捕捉孩子的优点,用所小镜去看待孩子的缺点。努力架起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用一点点的爱、一滴滴的情,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作为教师应该做到。
(二) 激励法
“人生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差生不是定了型的砖,学生再差也有其“闪光点”。所以我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住学困生地闪光点及时的表扬、赞美和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发掘他们积极的潜力。学困生是因为缺少爱,缺少能理解他(她)的老师和同学,所以才在学习上变的冷淡、自信心不强、容易自暴自弃。针对刘峰同学,早先因为没有真正的了解他,所以对他的屡屡教育都无济于事,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同学们都向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眼睛里闪现出既兴奋又惊奇的神色。在那一瞬间,我的心情激动万分,我清楚地知道,对他的教育我找到了迈向成功的起点,剩下的只是时间的问题。当天的课后,我就趁热打铁,与他谈感想、谈生活。我问她:“你长大了想要干什么?”爽快地回答说要当医生。我很高兴地说:“好,有抱负。”接着我引导他:当医生也需要文化呀,这是干好每一件事的基础,如果不具备这些,就谈不上什么保家卫国了。他在感受了上次成功的喜悦和老师对他关爱的幸福之后,他变了,变的有自信心,也看到了自己的能量,看到了自己的光明,他开始努力的学习,在课堂上开始举手回答问题,敢向老师请教,也能和同学们在课下互相交流了。我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利用他同桌王洋的优势,随时给他以帮助。为了巩固他已有的成绩,我给他吃“小灶”,培养她的自信心,维护他的自尊心,锻炼他的意志,培养他形成一种“不攻克难题不罢休”的劲头。在不断的提问中,他受到了加倍的关注,注意力分散的机会少了,在布置作业时,对他要有所照顾,在作业的数量上适当减少,在难度上适当降低。让他通过努力,也能完成作业。随着他的不断进步,教师不断调整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重点教给孩子必要的方法。努力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三)课外辅导
认真分析孩子原有的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向家长传达现代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改变家长以往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多俯首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聊聊,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生活。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教育孩子要慎批评、多鼓励。
四、转化效果和反思
刚开始,该生还是不听讲,上课仍自己玩自己的,作业能动笔但相当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上课有时能集中注意力了,作业认真多了,基本能按时完成,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给学困生多一些爱,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成绩在逐渐地上升,虽然有小幅度的反复。,与别人没法比,但他自己比已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要知道这次毕业考可是历史上最难的一次啊,据说乡下一个班级不及格人数都有一半。 虽然使他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我付出的精力似乎还是不成比例的。我想这可能是我的辅导,缺少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因而缺少更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法。 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有七种智能:语文、数学、空间、音乐、运动等,每人在这七种智能的发展上不是平均的,而是有所侧重的。小洋是一个运动型智能占优势的学生,如果老师能利用他的这一特长来发展他的能力,并促使他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那要比单独地为他补单纯的课程效果要好得多,那老师的工作就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