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的人知道自己知道,99%的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前者的99%具备看懂事物的能力,后者额外的1%具备看破事物的能力。”
产品经理是一群“明白人”,他们需要理解用户、挖掘需求,他们也需要梳理逻辑、设计功能,他们还需要分析数据、优化策略。这些严谨而且细致的工作要求产品经理这个角色必须是一个“明白人”,是一个思路清晰、表达到位、具备同理心并且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在认知范围内,“知道自己知道”是大部分人的认知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也是大部分人的认知阶段。突破后者,就是常说的认知升级。
让“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通过认知升级变成“知道自己不知道”,从“不知道”到“知道”的升级,需要在理解(看懂)的基础上,实现洞察力的提升(看破)。
一、“看懂”是基础理解,“看破”是高级洞察
大部分具备基本知识框架和学习能力的人都比较容易做到“理解”,即对于一些常识或者逻辑正确的事物具备认知力和判断力,也就是能“看懂”。
小部分具备“看懂”能力的人可以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一种高级能力,他们能在事物表象之外获得额外认知,即通过表面看本质的洞察力,也就是能“看破”。
用例子来解释一下“看懂”和“看破”的区别。微信支付刚推出的时候,腾讯与当年春晚合作,推出摇一摇抢红包的活动,活动过程中补贴了一大笔钱,参与的用户也都抢到了红包。
到此,这是微信红包活动本身,相信每个人都能理解,获取这个理解的能力就是“看懂”。
若从这个活动表象去获取背后的目的:
腾讯借助春晚红包活动极大的普及了微信支付,完成了用户绑定银行卡这个动作。
微信支付的普及对腾讯来说是具备极强的战略意义,直接决定了后续一系列基于微信生态开展的业务以及与外部生态的结合——这就是微信红包活动本身之外的额外认知,获取这个认知的能力就是“看破”。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从下图1-1中,你看到了什么?
是不是看到了一个头戴帽子、脖戴项链、着装华贵的贵妇把头扭着看向远方?
看完这幅图后,你应该在脑子里面已经建立起来关于这幅图所有细节和描述的基础认知了。
接下来,我们接着看第二幅图。
从图1-2中,你又看到了什么?是不是还是图1-1中的贵妇,只不过换了一个带羽毛的帽子、项链换了款式、披肩换了款式,仍然扭头看着远方。
如果我告诉你,基于这两幅图和我的描述建立起来的基础认知是错误的,你会相信么?
实际上,这两幅图展示的都是一个老妇人——她眼角带着皱纹、鼻子比较大、嘴角很平,戴着一个老式头巾,同时眼光朝下看似乎没有什么精神。
现在你可以重新回过去基于我的描述再看一下这两幅图,是否看到了不一样的画面?
不过,我相信有人一开始就看出这两幅画都是一个老妇人——也有人看到的是一个年轻贵妇,也有人是一开始看到了贵妇然后又看到了老妇人;当然,也有人一开始看到的就是老妇人,然后又看到了贵妇。
这是一个认知建立的最好例子,第一眼很多人都能“看懂”,基于基础认知建立初步的理解,通过外部信息或者内部思考后,获取到了额外认知,能达到“看破”的状态。如果你能同时看到年轻贵妇和老妇人,说明你已经“看破”了。
同样,在产品设计中,面对同一个需求和设计,有的人看到的是“年轻贵妇”,有的人看到的是“老妇人”。优秀的产品经理能“看破”,能让不同的人都能看到他们原本没有看到的东西,从而实现认知的统一。
只有认知统一,事情才能顺利的往下开展,但凡有人仍然存在认知偏差,执行过程中就容易走样,结果就可想而知。很多在战略高度思考的老板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自我认知里描述的是一个“年轻贵妇”,但一线执行出来就成了“老妇人”。
优秀的产品经理能将这种认知鸿沟填平,他们能在“看懂”和“看破”之间建立桥梁,能让团队在这座桥之间自由通行。
二、所谓的产品力,就是“看破”的能力
做了几年产品的同学可能会纠结,需求、用户、功能、设计、运营、业务基本上都了解了,也对产品从想法到成品的全流程了然于心了,接下来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产品力呢?
从我不长的产品生涯来看这个问题,个人观点就是获取并提高“看破”的能力,即获取额外认知的能力。前面提到的都属于产品经理的基础能力,在这每一项基础能力之上,都可以延伸出额外认知。
获取额外认知,提升“看破”的能力,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去下功夫。第一,建立合纵连横的知识体系;第二,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如果是互联网行业从业者,从互联网历史、行业特点、领军企业、技术发展、产品形态等不同维度去扩充知识体系,这种横向知识体系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然后在自己的本职专业领域建立自己的独特认知和技能——这种纵向知识体系能让你成为领域专家。
建立合纵连横的知识体系,目的是培养全局思考和触类旁通的能力——这跟人类的思维模式相关。我们所说的灵感就是通过交叉知识和类比思考而来,优秀的计算机科学家本身也是一个顶尖的数学家。
只懂设计功能的产品经理成不了高阶产品人才,只会实现功能的工程师成不了架构师。
懂设计、懂技术、懂运营、懂战略的产品经理有机会成为高阶产品人才,因为他们借助完整的知识体系,具备了获取额外认知的能力,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得出的结论更接近本质,能确保持续做正确的事情。
其次,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浅尝辄止是满足于让自己“看懂”,抛开现象看本质是要求自己“看破”。
这里要强调的是——深度思考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能力。
每个人都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就像把“腾讯普及微信支付”告诉一个只看到“微信红包活动”的人一样,这个逻辑结论是都能理解的,差异就在于对于事物的出发点和目的地的探索。
深度思考就是探寻目的地的思考过程,微信红包活动不是做公益撒钱,也不是完全提升品牌知名度或者活跃新年气氛,目的在于结合微信支付的发展战略,通过红包活动来规划并实现到达目的地(普及微信支付)的路径。
开放型社交产品中都有“话题”这个功能,通过#主题#的方式让用户参与到某一个主题中去,将对某一话题感兴趣的人聚集到一起。
大部分产品经理能设计也能理解话题功能本身,既提升用户发布内容的参与感,也能让相似的人找到彼此。看懂这一点,已经解决了用户需求并且对话题功能本身的理解是到位的。
从另一个角度,从开放型社交产品定位本身,“互动”和“关系”是社交产品的核心,单个用户建立的关系越丰富,离开成本越高,用户之间互动更多,用户粘性和活跃度更高。
围绕建立关系和增加互动,社交型产品的功能设计应尽可能去达成这个目的。话题功能无疑能很好的满足,既能将原本没有关系的用户聚集到一起,也能通过话题本身引导和激发互动的产生。
所以,产品设计的方向选择,一种是从话题功能本身出发,解决的是点的问题。另一种是从盘活社交网络并丰富网络内关系和互动的角度触发,解决的是面的问题。从面的角度出发,能延伸出很多类似话题的设计。
认知不一样,角度不一样,效率自然就不一样。这就是“看懂”和“看破”的区别,也是Junior PM和Senior PM的区别。
深度思考是基于初步认知理解然后建立到达高级洞察的桥梁,深度思考既是过程,也是桥梁本身。既有能看到“年轻贵妇”和“老妇人”的能力,也具备看破图像背后的心理学认知的能力。
基于这两点去提升产品力,丰富产品相关的知识体系,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不轻易下结论,凡事多思考,逐渐会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看懂”是基础理解能力,“看破”是高级洞察能力,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里,区分普通和卓越的标准就是谁具备这种高级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