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我读过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以后,脑海里便有了一个关于扬州的遐想,总想着去看一看“烟花三月”的扬州到底有着怎样的风情。不得不说,扬州这座城市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单是一个名字,就能使人不自觉地深入对它的探寻。
实际上,扬州在历史上就是一个让无数人梦萦魂绕的地方,历代迁客骚人更是为它写下了不少传颂千古的诗篇。其中,杜牧应该是诗人中与扬州缘分最深的一个,他曾写下了几十首关于扬州的诗词,字字句句中都展现出他对扬州的喜爱与怀念。
古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是人生的最高理想,确实,扬州是一个可以让人醉生梦死的地方。
扬州,在隋唐以前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然而自隋唐开始便一跃成为了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历史上饱受争议的隋炀帝杨广。隋炀帝和他修建的大运河可以说是后来扬州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年,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全国统治,使富饶的江南地区更好地为中央政府掌控,毅然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开通后,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沟通与交流,也推动了沿岸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扬州便是其中一座“因运河而兴,倚运河而盛”的城市。
民间有传言,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实是为了方便自己去扬州看琼花美女,他也因此背负了千古骂名,成为后世人口中荒淫无道、不顾百姓疾苦的暴君。虽然这样的说法既不客观也不公正,但隋炀帝钟情于扬州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扬州是他建功立业、洒下青春热血的地方,是他的起家之地,所以他对这座城市始终存有一种“故土”情结。然而,最终落了个意外身死扬州的结局却是他从没有想过的,他同样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举全国之力修建的大运河最终却为李唐做了嫁衣。
唐朝建立以后,在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之下,扬州也顺势开启了它的繁华之路。
长江东岸,运河之畔,南来北往、络绎不绝的客商游人为扬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也带来了数之不尽的财富,到了唐朝后期,扬州甚至成为了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它凭着自身的魅力吸引着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人们,当金钱与货物在这里汇聚,才子与佳人在这里相遇,所有的迷惘与失意都被暂时抛去时,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放纵与狂欢,只有纸醉金迷。
历代文人才子到过扬州的不在少数,杜牧当属最广为人知的一个。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31岁的杜牧来到了扬州,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中做掌书记。身处繁华似锦的人间天堂,又恰在人生的最好年纪,既是风流才子又是多情诗人的杜牧自然展现出他“贵公子哥”的一面,所以每天下班之后,脱去官服的杜牧几乎都是在外宴游享乐、纵情声色。
杜牧对扬州的迷恋可以用他自己的一句诗来概括,“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在扬州任职期间的杜牧,可以说是把闲暇时光都献给了细腰美人、盈盈歌舞,以至于两年后离开时留下的都是对歌女舞妓依恋不舍的诗篇。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其一》
此诗一出,“春风十里”即成了扬州不可替代的形象,而杜牧自己定也不会想到他这一首离赠美人的诗篇竟会流传千古,成了后世争相模仿的佳作。如今,一句“春风十里不如你”依旧是最令人感动的赞美。
扬州的美是从里到外的,船行瘦西湖,依依杨柳岸,千灯照碧云,红袖客纷纷。
扬州的魅力是无法抵挡的,有人迷恋它的景,有人迷恋它的人,更有许多人爱它的浮华喧嚣、梦幻缥缈。
无数人前赴后继慕名而来,缱绻流连不舍离开,即使离去多年依然心心念念,难以忘怀。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本是思人,但徐凝却偏偏怀念起了扬州的月夜,天下明月三分亮,他竟把三分之二的光华都给誉了扬州。无论是人还是景,如若不是印刻在心底,绝不会有这般眷恋偏宠。
如果要问这云云过客中哪一个对扬州的迷恋最痴狂?唐代诗人张祜无疑应名列榜首。张祜这个名字,或许大部分人不熟悉,但他却是杜牧的好哥们。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与杜牧相知相交,自然是和杜牧志趣相投的人物。
家世显赫,时人称“张公子”的张祜生性喜好游玩,曾游览过许多地方,扬州便是其中之一。张祜对扬州到底有多喜爱?看看他写的那首诗就知道了: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纵游淮南》
长街、市井、月夜、二十四桥与神仙,所有的铺垫都只为了说出那一句:人活一世,要死就一定要死在扬州这里。张祜眼中的扬州,是个让人死也要埋葬其中的宝地,什么人间“仙境”、“天堂”,全都不及这一句的迷恋来得浓烈与极致。
扬州是一座诗城,它迷住了无数文人雅士,也因此收获了无尽充满爱意与美誉的诗篇。我们无法重现千百年前扬州的繁华,无法复制古代文人墨客的激烈情感,但今日有着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扬州,依旧令人心驰神往。
文┃拾月
图┃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